达川迈向农业强区 描绘“三农”新画卷

2017-10-17 07:56:25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刘波

丰收田野。

龙会乡花石岩美丽新村。

达川区以改革为动力,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

不仅使农业增效,更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金秋时节,走进达川农村,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农民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作为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以农业农村为主的市辖区,达州市达川区牢牢抓住“三农”工作不放松,积极依靠科技支撑、充分释放改革活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推动达川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阔步前行,描绘出了一幅幅希望田野上“绿富美”的动人画卷,奏响了一曲绿色崛起的雄浑乐章。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加速农业提质增效

立足优势谋特色,遍地栽满摇钱树。达川区深度研究辖区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种植习惯、产业基础和气候条件等,确定了粮油、蔬菜、生猪、水果、乌梅五大主导产业和达川双椒、乌梅酒、米城大米、安仁柚、脆李五大品牌“5+5”农业产业体系。

秉承产业向示范带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资金向龙头集中的原则,以国省干线为轴心,以主题产业园区为依托,精心打造百公里覆盖21个乡镇既各具特色又成片发展的农业产业带,初步形成了水果、金银花、安仁柚3个3万亩和5万亩蔬菜、10万亩乌梅的特色产业基地。积极向企业大胆让权,让企业成为带动群众、发展产业、更新技术的“主体”。

整合交通、水利、以工代赈、林业、畜牧、农业等涉农项目资金8亿元,做大做强了一批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在涉农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下,一大批农民返乡务工,用工人数突破3000人。如今,特色农业产业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稳定而持续的动力。

积极推进农村改革 不断释放土地红利

达川区以改革为动力,向改革要红利,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按照“一二三互融、点线面共建、大中小并举、建管养齐抓”的工作思路,加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为打造农业强区增添了新的活力。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完成4.9万户,占应颁证户数的20.4%。借助土地确权,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注册专业合作社61家、家庭农场34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9户。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等改革试点,在百节镇宝林村采取“支部+合作+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改革试点,动员农民将土地以入股分红的方式交给合作社,统一规划发展经济作物和大田作物。目前,已有215户农户签订了入股协议,土地入股面积2538亩。

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不仅使农业增效,更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分散经营的土地流转集约了,一畦畦蔬菜绿意喜人;明月江水声潺潺,风轻鱼见;乌梅园树木葱茏,果香怡然;水泥路进村到户,农网升级改造如火如荼……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农民生活日新月异

走进达川区百节镇三牌村,映入笔者眼帘的是一条条水泥路直通农家,一幢幢新房错落有致,一片片产业长势喜人,这里山环水绕、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在林间小道漫步,仿佛进入人间仙境,顿时令人陶醉其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昔日陶渊明笔下如梦如幻的桃花源,如今星罗棋布于达川大地,旖旎风光,随处可见。今年以来,达川区投入以工代赈资金380万元,新修和维修公路8.8公里,新建便民桥一座,解决了3.2万多人行路难的问题。维修山坪塘8口,新增和改善灌面近500亩。完成易地扶贫搬迁计划2028户,6286人。

达川区坚持“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覆盖所有乡村组,实现了路边基本没有白色垃圾、水面基本没有漂浮垃圾、村边基本没有成堆垃圾、门前基本没有明显垃圾的效果。

以“十大乡村旅游景点”为依托,精心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环线,争创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品牌。通畅的康庄大道,阡陌纵横的农田水利渠网,干净漂亮的农家院落,处处荡漾着现代化和谐文明之风。

完善监测监管体制 狠抓粮食质量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达川区紧扣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在农产品基地建设、电商公司平台打造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上闯新路、下功夫,初步构建了区、乡、村、企业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打通了质量安全的“最后一公里”,有力确保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达川区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小农耕作模式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生产转变。新建和整治排灌渠系30公里,新建田间生产道25公里,建成绿色高产高效万亩示范片32个共32.6万亩,打造特色效益农业标准化基地2万亩。

只有管好了农业“药瓶子”、“肥袋子”,才能从源头降低农产品安全风险,让老百姓吃上放心农产品。达川区成立了土地托管服务中心,实行优良种子、施肥配方、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机具作业、优价收购、厂家加工“七个统一”,充分保障托管农民的利益,该做法被省供销社在全省宣传推广。

管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做优农业品牌是根本。达川区突出由“量”到“质”的思路,把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来抓,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详细制定人、财和技术帮扶措施,加大对米城贡米、达川乌梅等10件驰名(著名)商标或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推介力度,进一步提升“达”字号地方特色品牌市场竞争力。在全省率先成立电子商务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组织9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网上承诺亮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推广产品溯源系统,建立了农产品数据库,督促合作社完善生产档案,严格实行产品自检、产地准出等制度。制订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评价体系,对每个农产品建立二维码,保证从进厂、检测、加工均可全程追踪、信息采集,实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从生产、销售,再到食用,构建了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完备安全链条。2016年,达川区被认定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2017年3月又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

如今,建设高标准粮田、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稳产增产高产技术研发等一系列举措的纷纷落地,激发出了粮食生产内生动力,让达川这个“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熠熠生辉。伴随全区上下奏响农业兴、农村稳、农民富的时代强音,一幅生机勃发、生态秀美、生活富裕的壮阔画卷,正在达川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杨辉王小龙)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