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李庆) 2016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6.17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世界主题为“包容性合作,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我国主题为“绿化荒漠,绿色惠民”。四川省林业厅17日表示,防治荒漠,美丽四川,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时代责任,同时呼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到沙化土地治理和生态保护的伟大事业中来。
现状:巴塘县是四川荒漠化面积最大县
据2015年完成的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四川全省沙化土地面积86.3万公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10.5万公顷。其中地处川西北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两州31个县沙化土地面积79.7万公顷,占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的92.4%。川西北沙化土地中,植被盖度小于25%的重度和极重度沙化3.87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县是石渠县,沙化土地面积达38.2万公顷,相当于2个深圳市的面积。而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沼泽湿地、最大的“天然水库”——若尔盖湿地的沙化,则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全省荒漠化土地47万公顷,其中重度荒漠化面积4.7万公顷,占比10%。全省荒漠化土地类型以水蚀为主,水蚀面积28.5万公顷,占荒漠化总面积的60.7%。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县是巴塘县,达到21.9万公顷,乡城、得荣荒漠化面积也超过10万公顷。
防控:川西北沙化土地处于可治阶段
省林业厅负责人称,在中央的关心支持下,我省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沙化治理工作,如大规模科学考察研究和动态监测、制定防沙治沙地方性法规和防沙治沙技术规范、编制防沙治沙工程规划并启动实施等。
从2007年开始,我省在若尔盖、红原、理塘、石渠等17个县先后开展了防沙治沙试点。通过营造防风固沙林、设置沙障、播种牧草、草地封育和灭鼠治虫等综合措施,积极治理沙化土地。截至目前,省级财政投入资金约3.4亿元,累计治理沙化土地23.9万亩,并积极开展了成果巩固。试点示范充分证明,我省川西北沙化土地尚处于可防可治阶段。治理区生态恢复成效明显,不仅明显提升了沙区林草植被盖度,而且有效阻滞了沙化蔓延。同时,试点示范还为全面推进沙化土地治理探索总结了治理模式和组织管理经验。
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沙化土地治理
2016年4月,中央下达预算内投资5.6亿元,启动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沙化土地治理“十三五”续建项目,省级财政将在2017年预算中配套治理资金4700万元,计划新治理沙化土地4.2万公顷。目前,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已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万公顷。
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的启动标志着四川省防沙治沙工作已进入整体推进、加快实施的新阶段。省委省政府启动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防治荒漠,美丽四川,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时代责任。省林业厅为此也呼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到沙化土地治理和生态保护的伟大事业中来,成为防治荒漠、美丽四川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共建绿色家园,共筑生态文明,让我们的家园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链接——
上世纪末以来,四川持续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自然生态整体持续改善,但局部区域仍然生态脆弱,一些地方生态退化形势十分严峻,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川西北草原、湿地退化造成土地沙化;二是川西南喀斯特岩溶地区土地植被破坏、基岩裸露石漠化;三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和生态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