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进科技成果“三权”改革

2016-07-21 16:33:0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林霜

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志宏

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邓强 王了 摄影 黄瑶)7月21日14:30,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德绵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在提问环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成都出台了科技创新的10条新政,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三权改革。我想了解一下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成都市政策的创新力度有大?另外在成都的很多高校是部属院校,有招生自主权,成都出台的政策对这些部属院校改革有多大作用?第二个问题,我们知道绵阳科技城在金融服务创新业绩做了一些探索,今年6月5号四川首届军民融合银企对接会在绵阳举行,绵阳在帮助企业输氧供血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志宏回答关于科技创新十条的提问:对于成都来讲,科技成果转化对我们来讲尤为重要。成都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资源密集,我们的科技机构有大量知识产权、大量科研成果没有得到有效转化。实际上,全国都在研究怎么打破这个体制机制的障碍。我们的科技创新10条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三权改革”,而“三权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所有权改革。我们和西南交大、西南财大、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都签署了共同推进所有权改革的协议。我们也积极争取相关部委支持,争取让地方的政策能够得到部属院校的支持,我们首先在西南交大取得了突破,现在我们有50多项成果在进行“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改革,突破了所有权的障碍。

朱志宏表示,成都还专门召开了“三权改革”现场会,也成立了一个联盟。改革就是要突破一些过去不能做的事情,看准了就要大胆试,首先在一个区域来做,试错了就改,试对了就推广。在科技创新方面成都已经有了一些突破发展。10条有很多,核心就是这一条。

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回答关于绵阳的提问时,他表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当中,金融资本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句话,产业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如果说在一些地方没有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很好地发挥金融资本的作用。

具体到绵阳的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体现在是否发挥军工资本的作用。绵阳对这个问题高度关注并在积极探索。2011年,绵阳以全国唯一的地级市的身份跻身全国首批16个“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近年来,我们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工作,以科技创新驱动金融创新,以金融创新催化科技创新,持续做好科技和金融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大文章。

绵阳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突破探索:一是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我们先后制定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信贷融资业务风险补偿办法》、《科技城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等支持政策,建立了总规模为1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和7000万元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累计向411家创新企业注入银行信贷资金92亿元。

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绵阳先后推出了“科创·税e贷”等40余种科技金融信贷产品。设立了12家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其中2家科技支行、7家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和3家军民融合金融服务中心,累计为科技企业贷款25.4亿元。主要集中投向了科技企业,特别是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另外,我们搭建了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服务网,相继推出了10个科技保险险种,降低投保科技企业的成本。

三是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绵阳将以往“撒胡椒面”的式财政直接投入,变为整合市场资源的“药引子”,推动银行、担保、创投机构形成合力。设立了6500万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亿元的威盛创投基金和2.5亿元的长虹创投基金,引进风投、创投机构60多家,为80多家科技型企业引进风险资本23亿元,推动28家企业在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挂牌。

刘超表示,下一步绵阳还会关注金融在科技成果转化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在这个领域持续探索和创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