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区“五自”宜居模式 乡村别墅美得让人羡慕

2017-03-28 11:30:2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何勇记者:丁宁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丁宁摄影报道)3月27日阳光明媚,在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八角水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现场,工人师傅们正在加紧铺设道路,“我爱成都”网络媒体走基层活动采访团感受到了新农村基层一线火热的发展热情。

在八角水寨,眼前,这一栋栋的房子用“别墅”形容一点不为过,每栋都有前庭后院,每个房间都带有卫生间……

与黄甲八角水寨一样的情景,在双流区还有8处,同时24个改造提升的幸福美丽新村也正在有序推进。 据了解,去年以来,双流区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着力探索创新发展了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幸福美丽新村综合体建设模式,该区坚持“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和“四态合一”,在城镇规划区外,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综合体,加快打造“升级版”新农村。新房全部由当地村民自主参与、自主设计、自主定资、自主控质、自主管理,成都双流区近年来创建了建设美丽新村的“五个自主”模式,让群众真参与、真做主、真受益,走出了一条组织引领、群众主体、富民增收的新村建设实践路径。

建与不建 群众说了算

据了解,这里的新村,居民们说了算一直贯穿新村建设的各个环节。“摒弃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最大限度发挥群众主体性,真正实现了群众事情‘群众定’。”双流区农发局相关负责人说,新村建设启动前,指导村(社区)以户为单位推选群众代表,分批组织到温江、崇州等邻近区县实地参观学习新村示范点位,直观地了解新村建设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显著变化,让群众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示范。围绕“建不建”进行大讨论,把决策权交给老百姓,真正实现了政府当“导演”,群众做“演员”的良好成效。

“小证”换“大证” 破解资金瓶颈

说起建幸福美丽新村,黄甲八角水寨居民陈先生总是抿不住嘴角的笑容。他说,自家不仅能住上新房,还有近20万的结余收入。今年62岁的游显贵一家共有6口人,还有两个孙子,经济来源主要以种田、打工为主,经过土地整理,扣除农民集中建房指标外,将结余不少面积的土地,这部分土地按照政策规定价格加上政府的奖励补贴资金,他家将就有了有不少的结余资金。他说,如今他和老婆每个月共领2600元的养老社保金,儿子也买了冷冻车拉货,现在的日子可比以前幸福多了。

“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不仅破解了资金瓶颈,并缩小了贫富差距。”双流区农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建聚居点位组建合作社以村民自愿入股的宅基地“小证”换取项目去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大证”,以“大证”向银行融资贷款,加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预拨专项资金,在满足建设资金的同时,还有一定数额的剩余,而结余的资金还可以用于社区的产业发展、公共配套等建设,实现大家共享。目前,通过这种方式2015年新村建设实现融资2.01258亿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难问题,打消了居民大量筹资的担忧。

“五个自主”实现了“五个转变”

是否参与自主选,实现群众由“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为避免以往新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说了算、群众被动干的突出问题,双流区新村建设工作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是否参与自主选”的前提原则,通过带村民实地观摩,让新村好处入“眼”。由村(社区)组织精干力量“一对一、面对面”帮助村民理好眼前账与长远账、经济账与生态账。

实施方案自主议,实现群众由“全包办”到“聚民智”的转变。紧扣新村如何建、建成什么样的问题,组建项目议事会、理事会和监委会,组织村民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资金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将新村建设所涉事项全交给群众自主谋划。将“四态合一”“小组微生”的理念作为原则,量身定制新村建设实施方案,支持村(社区)立足地域特色谋划确定产业发展方向。

资金安排自主定,实现群众由“等靠要”到“我负责”的转变。为充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最大限度节约支出,当地推行“资金安排自主定”工作法,认真梳理与控制各环节支出项目,做到资金账目公开透明。同时,用“小证换大证”方式,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向银行抵押融资,筹集资金自主实施新村建设项目。双流区财政还设立了“双1万”奖励政策,即新村建设农房外观风貌补贴(1万元/人)和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补贴(1万元/人)。

建设质量自主控,实现群众由“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转变。在控制建设质量方面,发动村民组建招标谈判小组、材料验收小组和质量监督小组“三支队伍”,在建设过程中大的环节和节点,有序组织建房农户代表入场对房屋建设质量进行监管,构建形成镇、村(社区)、农户纵向衔接的“三级监督网络”。

建好新村自主管,实现群众由“不关心”到“广参与”的转变。在管理方面,探索构建小区党组织领导、议事会决策、管委会执行、监委会监督,其他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完善“1+3+1+N”自治组织架构,开展新型社区自治管理。

据了解,截止去年年底双流区对新建项目的基础设施等每个点位补助资金100万元;对改造提升保护项目的基础设施等每个点位补助资金20万元。2015年新村建设共投入2.01258亿元,其中,农民自筹3034.3万元,财政投入1.0748亿元,融资到位6343.5万元。

产村相融生活美 宜居宜业

如果说,住房建设让幸福美丽新村有了“魂”,那么产业发展则让幸福美丽新村有了“根”。

通过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而产业发展、百姓增收才是根本。为此,双流区创新新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机制,让广大村民看到了对未来住上新房,生活全方位提升的美丽愿景。双流区农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幸福美丽新村规划建设中,立足地域特色发展产业,做到既保护好自然生态和文化传承,又依托优势强化特色,打造品牌,构建起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的格局,加快推进都市现代农业高端高效发展。

黄甲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产村相融、农旅互动的要求,黄甲街道将依托现有道路资源,双流主城区的区位优势和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建设契机,着力打造都市休闲、田园体验、特色餐饮配套服务区。 “,双流区在全市率先实施全域推进行动计划,2015年、2016年共实施新村项目70个,2017年将实现所有村和涉农社区全覆盖,提前3年完成全市目标。”双流区农发局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