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国宝熊猫 领略治水兴蜀 全国40余家主流新媒体走进都江堰市

2017-05-04 22:20:3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波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张雪婵 邓童童 实习生 刘美希 张荣 摄影 华小峰 向宇)从成都市中心出发,往西北方向50公里,有一座共享发展和谐宜居的城市,都江堰市,这里有可爱呆萌的大熊猫,也有两千年润泽成都平原的伟大水利工程。

5月4日下午,全国40余家主流新媒体走进都江堰市熊猫谷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以采访、视频、直播、360度全景拍摄等方式,体验“双遗”城市都江堰在“西控”背景下,如何进行空间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此次活动主题为“天府新飞跃 ——‘瞰’成都新画卷 启五年新征程”,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网信办联合川报全媒体集群共同主办。5月5日,大型采访团队还将依次走进龙泉驿、天府国际基金小镇、白鹭湾,近距离感受成都的汽车整车生产制造、金融业、绿色生态发展的成果。

大熊猫“萌”翻众人

媒体记者点赞都江堰熊猫文化

5月4日14时,全国40余家主流新媒体来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简称“熊猫谷”)。

“挂”在树上睡午觉,坐在地上啃竹笋,倚靠树干挠痒痒,还有嬉戏打闹不停歇的,媒体记者们被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动作深深吸引,单反相机、数码相机、手机等工具齐上阵,丝毫不吝惜自己的快门。

熊猫谷位于都江堰市玉堂镇,距离成都市大约50公里,2011年12月,熊猫谷一期工程竣工建成。熊猫谷主要致力于大熊猫野放研究,搭建大熊猫回归之路,打造高端的大熊猫示范教育基地。根据功能划分为配套服务区、科研教育区、检疫及救护区、野化繁殖及饲养区、野化过渡区和野放实验区6个功能区,该基地是集大熊猫资源、科研、教育和旅游综合开发为一体的国际生态保护教育旅游示范区。

在熊猫谷不仅可以亲眼看到顽皮的熊猫在山野里嬉戏,还能了解熊猫养殖、繁育的故事。

2012年1月,6只圈养出生的大熊猫从成都动物园斧头山饲养场(即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前身),转移到都江堰熊猫谷。它们作为成都首批野化过渡研究大熊猫个体,率先回归它们的祖先曾经走出来的那片山野,踏上全球最大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的回家之路。一直致力于野生动物保护的NBA明星姚明当时也赶到熊猫谷,见证这6个“小朋友”的回家之路。

6只首批入驻“熊猫谷”的大熊猫中,“功仔”性格外向,与同龄大熊猫比更显强壮,是电影《功夫熊猫2》的创作原型,是名副其实的“功夫熊猫”。熊猫谷能容纳40只大熊猫,现已入驻大熊猫10余只,分别是星雅、阿宝、德德、毛毛以及毛毛1岁多的双胞胎宝宝毛哥、毛妹等。

早在1953年1月17日,一只野外大熊猫在都江堰市玉堂镇被发现,并救护至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该熊猫亦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只被救护的活体大熊猫,开启了我国野外大熊猫救护之路。

目前,全国最大的两个大熊猫保护研究基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在都江堰市建立,是在都江堰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上,都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及浓郁的大熊猫文化氛围。都江堰市也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江堰市是真正的“熊猫家园”。

“此次活动让我收获很大,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熊猫文化,这是世界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应该给一个大大的赞”。在熊猫谷,新华报业网的记者张宣特地在景区门口的礼品摊给儿子和外甥购买了大熊猫元素的小书包,他表示,“熊猫是成都特有的名片,用来做纪念再好不过了,有机会再带他们来成都旅游。”

“内蒙古鄂尔多斯也引进了两只熊猫,我们时常去看,但是这么近距离的观看还是第一次,很新鲜。”内蒙古新闻网的记者赵文萃也买了只熊猫玩偶,她高兴地从包里掏出来给同行的人展示,“这里空气好、植物多,到处都被绿色包围,我太羡慕在周围生活、工作的人了。”

西部网记者熊惠玲几年前曾参观过位于成都市区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这次来到都江堰的熊猫谷,多了些许感悟,“利用天然环境来打造大熊猫的居住场所,这种理念很好,既符合熊猫的生活习性,又带动周边旅游,简直就是双赢”。她表示,“全国很多地方都可以借鉴,将独有的特色文化加以放大,形成自己的文化脉络。”

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