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悬崖村(姜曦 摄)
天府新飞跃,新瞰悬崖村(姜曦 摄)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丁宁 杨琴 摄影 华小峰)2016年5月,因进出村要借助藤梯攀爬落差达800米的山崖,阿土勒尔村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因此被称为“悬崖村”。它折射出大凉山扶贫的急与难,也由此成为观察四川精准脱贫的一扇窗。
短短一年间,“悬崖村”变化巨大。2000多阶钢梯取代了破旧的藤梯,3亿旅游产业投资落地签约,3个助农取款金融服务点上下呼应,村民们从“满山找信号”到“家家有光纤”,地里的农作物都新添了高经济价值的油橄榄和三七……
山下的标语
5月8日,“喜迎党代会 天府新飞跃”全国主流媒体瞰四川大型采访活动的A组30余名记者编辑来到位于大凉山腹地的被称为“悬崖村”——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山脚下,见证这里的变化。
鸟瞰悬崖村 先过天梯关
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有3个村民小组——牛觉组、勒尔组、特土组。牛觉组位于山脚,海拔500米左右,相比海拔2200米的县城,它几乎是昭觉的最低点;勒尔组位于半山腰的坡地大平台,住着52户人家,海拔在1200米—1600米之间,看似与牛觉组垂直落差不大,但两者间最近的一条路隔着十几处峭壁,出行难可想而知。特土组,还在更高的地方。
钢铁天梯铺设攀登悬崖村的道路
下午4时,采访团抵达牛觉组时,山坡一侧正在修建的小学校区工地吸引了众多记者的眼球。支尔莫乡勒尔小学就在这里。“从上学期开始,学校实施全寄宿制,寒暑假和重大节假日学生才回家。现在正在扩建校区宿舍”村民莫色拉博说。
沿着羊肠小道上山时,当地政府人员为记者编辑们分发了手套,以免在攀登钢梯时手打滑。
一个月时间,悬崖村勒尔小学从打地基到教学楼钢架建成。
还未见钢梯,记者编辑们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有些路段镶嵌在岩石上,要抓住石头、树枝、草根才能上去,可在村民眼中,这些还算坦途。
钢梯映入眼帘了。远远看,像是用钢管在峭壁上堆出的直角三角形几何体,斜面即是梯步。与原来的藤梯路相重合的部分,像是穿上了“铁甲”,更多的钢梯经过的地方,是村民优化出的省时新线路。
钢管直径5厘米,焊入悬崖,每两根并在一起,成为台阶,且设有扶手。记者现场统计,钢梯共修建大大小小21处、台阶767级,最长的一段105级,最短的4级,集中在20级—40级之间的达8段。
左边图是拆除了不安全因素的钢梯,移动电信4G光缆已经牵到山顶的悬崖村。右边图是一个月前这里还铺设了成连续W形的钢梯。
相比贴着岩面、垂直上下的藤梯路,斜面进出的钢梯路无疑更安全。但有些坡面还是有七八十度之陡,人走着走着就变成手脚并用地爬。
在断崖式的山峰包裹中,山东大众网记者尹海洋心怀敬畏地抬头仰望,刀削般的悬崖拔地而起,上顶云天。杂草中若隐若现的钢梯斜挂下来,他万万没想到让他两腿瑟瑟发抖的钢梯已是悬崖村村民的高速公路。
他试着攀爬了几步,临近才真正的感受到天梯的险峻,钢梯悬空,依石而建,再走数步,往下看便是几十丈深渊,尹海洋觉得有些眩晕,脚手架式的钢梯,让他不能正常地往上爬,手脚并用之外,每走一步都要扣紧脚下钢管,因为两根钢管构成的阶梯中间有空隙,得提防踩空。
尹海洋手脚不自觉地颤抖,他咬紧牙关,握稳了栏杆,努力不往下看,以防内心被恐惧捣乱,迈不出前进的步子。
2166阶的钢梯断断续续在崖壁出没,连接钢梯的,是一条条看不见的路,路的构成是悬崖大石头的棱角,每探索出一个踩踏的支点,砂石就会随之滑落,唯一能依赖的,仅是旁边的树干杂草和晃荡的绳索。
由于时间的关系,为了保护采访团记者编辑们的安全,“悬崖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建议他们攀登至第一个平台处进行采访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