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静:三双鞋子一路“采”出四川好故事

2017-10-16 08:48:3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田珊

【360°全景丨这里有你不知道的四川党代表故事】

四川在线记者 朱尉萍 摄影 王曦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许静

·人物名片:

许静,党的十九大代表,四川日报记者,曾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三次获得四川新闻奖一等奖,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人物故事:

10多年记者生涯,许静跑了四川21个市州的100多个县,采访领域涵盖农业、电力、科技、国土等多方面。在她的办公桌下常备三双鞋:一双高跟鞋,那是突然接到会议采访时穿的;一双是布鞋,那是随时准备下乡时穿的;还有一双拖鞋,那是写稿子写得腿脚肿胀时穿的。三双鞋子中,烂得最快的总是布鞋,不仅仅是因为它不结实,而是因为穿着布鞋行走在田间道路上的时间最多。

◎切片一·洞悉

“第一人” 为山区脱贫攻坚“鼓”与“呼”

2009年秋天,内江市威远县大冲村党支部书记吴金蓉请来石匠,买了一块大石板,叮叮当当地在上面凿起字来,文字来自四川日报的报道《是谁带领大冲人“冲出”贫困?》。

过去,大冲村无公路无桥梁,是三面环水的“孤岛”。每次过河,男人们要把裤子脱下来拴在脖子上,女人们只能绕行几公里路出村。将大冲村孤立起来的,不只有自然界的大山和河流。在当时的报刊网站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关于大冲村的消息。

2009年,许静沿着一条坎坷不平的机耕道来到大冲村,这是第一个走进大冲村的省级党报记者。她的到来以及随后发表的文章,让社会的目光聚焦大冲村。

如今,在大冲人“宁愿若干、不愿苦熬”的思想引领下,大冲村已成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大头菜年产值近千万的内江“第一村”。

◎切片二·敬业

“女汉子” 见证电力天路照亮“生命禁区”

“2011年6月12日12时28分,在海拔4700米的青海玉树州可可西里腹地,青藏联网工程直流线路第三标段线700-715号区段顺利完成放线作业,标志着该标段主体工程全面告捷,在整条电力“天路”的10个标段中率先实现全线贯通。”很多人不知道,这是许静带着剧烈的高原反应,昼夜难眠的情况下写出的通讯稿之一。

在为期十多天的采访中,许静始终坚持和电力工人在一起,翻山越岭,顶风冒雪,经过整天跋涉双脚冻得发紫。也是在那期间,一手带大许静的姥姥走了,回去尽孝,还是留在当地坚持工作?面对抉择,她朝着老家的方向长长地磕了3个头……有人透过她的文字感知到了电力天路的心跳和电力铁军的辛苦与光荣,却无人知晓她在坚守之时内心的挣扎与忧伤。

◎切片三·坚持

“传声筒” 关注种粮农民的“喜忧盼”

种粮农民,既是国家商品粮的主要提供者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柱石,又是关系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的最大群体。一年有200多天都奔走在乡镇田野间的许静,对这一群体有着更深的情结。

2013年9月21日,在四川日报的头版头条,《丰收稻谷堆成山 卖与不卖好着急》的稿件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这是许静在兴文县大坝苗族乡经过细致深入的采访后,为当地堆积成山的稻谷呼吁销售出路。稿子见报当日,种粮农民家的粮食就被拉到了县粮食局免费存放,省政府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方案。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许静又一鼓作气,带着千千万万“卢建文”的期盼,麻起胆子打通了国家发改委的“主任热线”。“你们反映的问题很重要,我们立刻研究解决。”几天后,最低收购价就启动了。仅仅当地一个乡的老百姓,就减少损失数百万元。

在那期间,在许静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四川日报先后发出13篇追踪报道,而这组报道,获得了当年中国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人物感言: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笔下才会有多少真情。好新闻永远在基层,在群众身边。”

“党代表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在五年的任期中,我将始终将责任扛在肩头、记在心间。用脚去‘采’出更多四川故事,用心去讲好四川故事,传播好四川声音。”

·Ta说党代表:

同事: “她实现了三个统一。柔软的话语和坚硬的原则相统一:尽管态度温和,神态柔弱,但在事关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立场鲜明,原则坚硬。党报记者和人民号手相统一:身为党报记者,随时行走在田间地头,巴山蜀水,写出大量反应百姓呼声的稿件,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爆发力和持久力的统一:遇到大事难事,能够一跃而起,倚马可待,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能够持续关注,久久为功。”

朋友:“她是每天坚持给孩子做营养早餐的好妈妈,再忙也要给老公熨烫衣服的好老婆,赤诚对待朋友的好姐妹。这位宇宙超级无敌女强人把一天过成了48小时,活成了我们心中最值得骄傲的样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