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构筑国际化人才高地 ——锦江区出台“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2017-10-16 10:52:2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田珊记者:王玥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王玥)“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一切形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在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实施人才发展优先战略之际,锦江区抢抓机遇、主动发力,着眼勇担中优使命、建设“新经济高地 国际化城区”,把人才工作放眼全球谋划,制定出台《锦江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大力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奋力打造国际品位一流的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项目为王,人才为纲。未来五年,锦江区人才工作的思路是什么?将会有哪些创新举措?各路人才在锦江区成就发展、实现价值将迎哪些利好?《规划》一一作了回答。

“1+3+4”目标体系:以国际视野提升站位

作为中心城区,锦江区如何在全市人才发展战略布局中体现自身应有的格局和地位?《规划》给出了“1+3+4”明确坐标,即“1个发展目标、3个主动适应、4个显著改善”。

“1个发展目标”,主要是落实“中优”部署,全面提升锦江区人才发展的首位度。“3个主动适应”,主要是人才布局与“新经济、国际化、高品位”的功能定位相适应、与“1+1+3”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相适应、与社会民生建设相适应。“4个显著改善”,即人才规模显著提升,到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6.5万人,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比例达到36%;受过高等教育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达到40%,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达到300名。人才结构显著改善,到2020年初步形成一支和商贸、金融等主导产业契合度明显提高的人才队伍,主导优势产业人才占全区人才总量的比例超过90%。三是人才效能显著提高,到2020年人才贡献率达到42%,建设载体实现税收2亿元。四是人才环境更加优化,更加强化人才服务与保障,构建人才绿色服务体系。实现人才支持政策更加开放,人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才投入保障更加有力,政府监督等作用更好发挥。

“《规划》所有指标均达到或高于全市‘十三五’规划目标值,在很多领域明确提出要走在前列。”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解读。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区人才机制将更加灵活,人才规模更加壮大、素质全面提升、结构趋向合理、作用日益凸显,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综合竞争力将明显增强。

“5+4+X”任务工程:打造立体联动“人才引擎”

怎样实现上述目标?《规划》围绕“新经济高地,国际化城区”做文章,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勾勒了“5+4+X”任务工程线路图,旨在实现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谁拥有高端人才,抢占了人才的先机,谁就能创造一个企业或是引领一个产业的发展。《规划》围绕打造高品质产业生态圈目标,以产业生态圈圈出人才聚集新高地,着力建设总部经济、新经济、商务商贸、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五大人才高地。到2020年,全区商务服务人才总量将达8.5万人,金融服务人才达3.2万人,文创产业人才达4.5万人,每年定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100名,确保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人才来了要发展,怎样才能让人才留得住,并发挥好他的作用。俗话说“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因此《规划》提出了更有力、更全面的“全球金才引进计划”、“人才小高地培育计划”、“本土英才开发计划”和“锦创未来创客计划”四项重大人才专项。到2020年计划引进并重点支持5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建设扶持各类“人才小高地”50个,在高等院校、职业学校、重点企业建立30个产业人才实训基地,建成创新创业载体40家,新增创新型中小微企业3000家,创新创业人员突破6000人。

此外,《规划》全面贯彻省、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突出实现若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即:党政人才队伍持续优化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升级工程、高素质教育人才推优培育工程、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优先保障工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业培育工程等等,做到产业布局到哪里、人才规划就跟进到哪里,推进产业人才协同发展到哪里。

4大平台:为人才发展“保驾护航”

《规划》强调,“十三五”期间,锦江区将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积极搭建并完善构建四大人才平台,让天下英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留得动。

深化人才引进集聚平台。制定实施更具竞争力的引才政策,完善更为开放的柔性引才机制,吸引高端人才在锦江区集聚。以锦江区“知联会”“海联会”为载体,积极参与“海科会”“海创荟”“‘蓉漂’人才荟”等活动,依托四川省人才之家、成都人才发展促进会、友好行业协会、华美半导体协会等平台推进引资与引智深度融合,使锦江区成为国际一流的人才汇聚之地。

深化人才管理服务平台。营造一流的人才服务环境,让锦江区成为各类人才乐商乐业乐活的首选地。落实“4F”服务专员制度,定期开展人才走访活动,畅通优秀人才联系渠道。设立服务职能更广、服务事项更实、服务效率更高的“新型人才工作站”,构建全方位、开放式、精细化的服务体系。优化青年人才落户、加强人才住房保障、推进青年人才驿站建设。发放“TF品位锦江卡”,在创业扶持、住房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向高层次人才倾斜,增强人才服务工作的“弹性”和“活力”。

深化人才培养培育平台。加强产业人才实训平台建设,改进“订单式”企业实训和“定向式”人才培养方式,实行“人才+项目+资金”的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依托高校及培训机构,提升创新创业培训质量,定期组织青年(大学生)开展各种技术及政策培训,促进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全方位扩大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知名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战略合作,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高校在锦江区设立分支机构、研发机构、技术转移中心,做好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纵深推进校地、院地合作。开展“校地汇智联盟计划”,加快西部金融人才中心、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环川师成果转化基地建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