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追花逐蜜养蜂人 带“百万大军”辗转全国追花期

2018-04-13 18:54:4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彭焘庞开

  四川在线消息(周娟 记者 庞开)追赶花期、居无定所、起早摸黑……是广安市岳池县嘉陵乡养蜂人何华东夫妻俩16年来生活的真实写照。一年四季,他们追赶着起伏的花期跋山涉水,成群的蜜蜂是他们形影不离的忠实伙伴。

  对于何华东两口子来说,老家岳池仅仅是他们的一个驿站。他们带着蜜蜂追赶春天,追赶花香,哪儿有花,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一年12个月至少有7个月在外面度过。

  百万“蜂军”年产2吨蜂蜜

  4月11日,记者走进岳池县酉溪镇恐龙乡道路边空地上的何氏蜜蜂园,上百个蜂箱整齐并列排开,蜂箱周围围满了蜜蜂,何华东和妻子、儿子,头戴网状的安全帽盔正忙着清理蜂巢,把蜜蜂们带回来的蜜一点点收集起来。

  “这里有156个蜜蜂箱,每个蜂箱中约有2万-3万只蜜蜂。”何华东说,春天是采蜜旺季,但秋天同样也有花采。8月到9月,他就带着蜂场里的百万“蜂军”到陕北、宁夏采集荞麦花,每群蜜蜂4-6天就能酿出约7斤至10斤的蜂蜜,一年下来能够生产2吨蜂蜜。

  “蜜蜂用嘴将花蜜吸进蜜囊后回到蜂箱中,把蜂蜜吐在蜂巢脾上酿蜜。”戴上特制的面网,何华东走进树下的一个蜂箱,利索地抽出其中一块蜂巢脾,蜂巢脾的两面布满了正在酿蜜的蜜蜂,他一边轻轻翻转,一边查看它们酿蜜的情况:“每天我都要查看这些蜂巢脾,看蜂蜜成熟了没有,如达到收成标准,就用摇蜜机把蜂蜜摇出来。”

  何华东用力将蜂巢脾上的蜜蜂抖落,随后拿起一把割蜜刀,轻轻地将蜂巢脾两面白色的蜂蜡盖割下、切开,一股蜂蜜的清香随之扑鼻而来。接着,他打开放在一旁的桶状摇蜜机,把装满蜂蜜的蜂巢脾放在机内悬着的网状铁框上,盖上盖子,然后沿同一方向摇动摇蜜机上的手柄,借助离心力的作用,蜂巢板上的蜂蜜自动流淌出来,聚到摇蜜机底部。

  采集蜂蜜看似不复杂,但何华东强调过程虽简单,但里面藏着不少学问,如蜂蜜要达到一定甜度才能采集,否则水分太大就会影响蜂蜜的质量。

  追花逐蜜半年跑遍大半个中国

  漂泊是养蜂人生活的主旋律,为追赶各地花期,他们到处流动,过着居无定所的迁徙生活。何华东两口子也不例外,1月到3月是蜜蜂的繁殖季节,3月到8月是采集蜂蜜的黄金季节,靠着10多年的摸索、总结,何华东有了自己的采蜜“路线图”。

  最好采的蜜是油菜花蜜,何华东老家所在的岳池县,就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可是这里留给赶蜂人的时间只有十来天。

  3月中下旬,在纬度更北的秦岭下,还能找到丰富的油菜花。此时,何华东一家就会带着他们的蜂箱,一路向北途径南充、广元追赶着花期。

  4月,洋槐花相继开放,在老家岳池短暂的停留后,何华东一家人就将前往陕西等地;5月初,来到榆林子洲,这里盛产中国最优质的纯洋槐蜜,他们要待到6月,因为这里还有山花。

  7月,蜜蜂前往青海,取油菜花粉。8月过后,陕北、宁夏一带的荞麦花迎来盛开期,在这里采蜜后,劳累了半年的蜜蜂需要休息。何华东一行则南下回到岳池,把最好的收获带回家乡。一年下来,至少要去7个地方。

  放蜂的日子里,156只蜂箱,随时可以拆卸的帐篷,一张简易的折叠床,还有一些衣物以及必备的生活用品,成了他们“家”的标配。在这顶六七平方米的帐篷里,不仅要解决吃、喝、睡,更要完成摇蜂蜜、起皇浆、移幼虫等工作,光床铺就占一半,在里面几乎转不开身。

  每次外出放蜂,都得提前半个月做准备。没有花期的冬天,何华东夫妇会照看着蜜蜂,查看它们的生长状况。在一只只蜂巢上,寻找死亡和没有用的蜜蜂。何华东说,如果蜜蜂筑的蜂巢孔大了,就会产生雄蜂,雄蜂除了交配繁殖后代外,不会采花酿蜜。一个蜂箱内,根据蜂王的数量,留取一定的雄蜂就可以了。“多余的雄蜂会浪费粮食。”在检查蜂箱时,何华东会把多余的雄蜂除去。

  靠天吃饭 逐渐老龄化的“甜蜜”事业

  养蜂看似自由,实则很苦。“为了追赶花期,不得不四处安营扎寨。”何华东指着自己临时搭建的小屋苦笑。在何华东看来,养蜂这么多年来,感受最深的是寂寞。

  相较于精神上的寂寞,养蜂的辛劳和疼痛对何华东这样的养蜂人则再正常不过。每天检查蜂群,他必须赶在蜜蜂活动之前的清晨进行,每天喂蜂必须等到晚上蜜蜂休息后进行,否则会引起蜂群起哄抢食,“伺候”蜂群的过程中,总少不了被蜜蜂蛰,最多时一天被蛰了不下百次。

  在十多年的赶蜂生涯中,最让何华东担心的并非被蜂蛰,而是天气。种庄稼靠天吃饭,养蜂同样如此,在行内就有“好天、好花、好蜜”的顺口溜,一旦下雨和刮北风,蜜蜂就采不到蜂蜜。“如果这个月一直没下雨,至少可以生产1000多斤蜂蜜,下雨就不好说了。”当天的一场春雨,打落了不少的洋槐花,看着满地的花瓣,何华东若有所思的说道。

  除此之外,何华东还对养蜂行业的前景感到担忧。“我认识的养蜂人,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很少看到年轻人的面孔。”何华东说,这两年,虽然蜂产业处于上升的状态,但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是年轻人。尽管去年年初,在成都工作的儿子辞掉了工作回来一同经营养蜂事业,但这依旧无法减少何华东对这个行业的担忧。

  原因一方面是蜂箱占地方,现在能大量存放符合条件的地方越来越少,不少养蜂人都转行了,另一方面是采蜜需要全国各地去赶花期,生活单调且辛苦。

  目前,何华东生产的蜂蜜主要在老家岳池销售,多年的养蜂经历,何华东积攒了不少老顾客,年收入能达到15万左右。但对于蜂蜜的销售,儿子何林松则有自己的思考。

  在成都的学习和工作的经历让何林松认识到蜂蜜的潜在价值。2017年初,何林松遂辞去成都的工作回来跟随父母一同学习养蜂技术,经过一年的学习,何林松如今已经掌握了养蜂的要诀。下一步,何林松将主攻销售,“传统的销售利润低下,且蜂蜜产量受天气影响较大,遇上好天气能赚到钱,但一旦遇上下雨天,经常要亏本。”5月初,何林松即将返回成都,学习电商知识,何林松希望依托电商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家产的蜂蜜。

  同时,在何林松看来,蜂蜜的销售还应该抱团发展。目前,蜂蜜的养殖主要是以家庭为主产量有限,何林松最大的梦想是通过搭建蜂蜜销售平台,将当地蜂农联合起来,共同发展,将产业做大最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