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总书记报告丨四川政治建设:良政善治 凝聚力量

2017-10-17 09:18:43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我们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古至今,善治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当时光流转至今日中国,这一美好追求有了更贴切的注释,更明晰的指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以高度智慧和勇气行棋布子,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布下一盘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善治大棋局。在这盘时代的大棋局中,四川各级党组织紧紧对标党中央精神和要求,主动置身全局来审视和定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行好“关键棋”,走出一片气象万千:“帅”旗引领。高举旗帜,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具体到四川,省委切实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走过不平凡的奋斗历程,治蜀兴川事业在攻坚克难中迈上了新台阶。

协调并进。行棋需要“车”“马”“炮”各展其长,齐心协力,方能致远。扩大人民民主,既是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让政治生活活力迸发的重要一步棋。在四川,每逢省委重大决策,都提前广泛听取民意,尊重不同声音,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投身治蜀兴川的伟大事业中。无论是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依法履职,还是基层议事会里的讨论争论,大家都通过多种方式寻求最大的共识度,以民意的广度提高决策的准度。高招制胜。法治是治理现代化之重器。省委鲜明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通过出台《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四川省依法治省指标体系》等,系统构建全面依法治省“四梁八柱”;持之以恒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化解各类社会风险;抓住关键环节和薄弱区域持续用力,扎实推进藏区彝区依法治理常态化。

治,既是过程,也是结果。落子布局,妙棋频出,一幅治理现代化的棋局在四川大地初步显现。今天,在天府大地之上,各项公共事务治理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和制度化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今天,在巴山蜀水之间,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总体形成;法治、德治、共治、自治的协同治理局面,欣欣向荣。

今天,在各级党政部门,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推进“放管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已成为共同的理念。看眼前,谋长远,察局部,思全局。如何继续行好“治理现代化”这盘棋,四川正在奋勇争先。

根本保证

总揽全局

5年来,省委全会对标中央要求,陆续作出《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决定》等科学决策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省委始终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作为最重要的政治纪律,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十八大以来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举行中心组集体学习4万余次,省市县联动年均轮训党员干部150万余人次协调各方

切实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全国率先创建33个“四川统一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

外事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有力发挥,社会组织有序发展

活力迸发

依法履职

5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情况报告87个。2015年,首次对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进行评议并开展满意度测评

5年来,省政协共组织视察调研323次、提交报告286份,提交提案5755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9454篇;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提交提案2224件,其中40件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

行使权利

全省第九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我省首次将社区居民委员会直选比例调高至80%。全省第十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92.58%的居民委员会实行了直接选举

民族团结

累计建立了152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和10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选拔一大批优秀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到省直机关和内地担任领导职务,民族自治州、县和民族待遇县均按照规定配备了少数民族干部

大力支持散杂居少数民族发展,“民族待遇县”增至18个,在省级政策层面内与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同等优惠扶持政策

法治引领

科学立法

我省是全国新增地方立法主体最多的省份之一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和废止地方性法规69件,批准市州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条例单行条例99件严格执法用加强“两法衔接”、强化执法管理等推进严格执法;用完善执法程序、统一裁量基准等保障规范执法;用严格执法裁决,落实执法责任等深化公正执法;用规范执法行为,公开执法信息等强化文明执法我省是省级保留审批事项为全国最少的省份之一公正司法司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省遴选出11212名员额制法官检察官人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司法公正公开、效率作风的满意度从2013年的80%上升到2016年的90%全民守法出台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构建“关键少数”履职尽责工作制度深入开展“法律七进”,5年来,各地各部门组建普法讲师团和法律人才库1200多个,开展普法工作,使群众普遍受到法律浸润

聚智之道

重大行政决策要过﹃五道关﹄

【一段经历】

不久前,成都市与广元、广安、达州、巴中、凉山签订框架性协议,购买这5个贫困地区增减挂钩用地节余指标1万亩,这是《四川省进一步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改革助推脱贫攻坚意见》出台后,我省最大一笔增减挂钩指标交易。“在制定文件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公众意见,特别是充分吸纳了省政协的意见和建议。”10月11日,省国土资源厅扶贫办副主任杨登全告诉记者,此前,省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四川省国土政策助力精准脱贫的问题与建议》的联名提案,该提案被省政府办公厅确定为重点督办件,交省国土资源厅主办。收到提案后,杨登全和同事登门了解提案人的想法,与提案人随时电话沟通……在开诚布公地反复互动中,双方意见逐步趋同。对此,作为领衔提案人,省政协提案委副主任赵英给出了“非常满意”的评价,“办理单位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省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提案内容采纳得多、落实得好。”

【一组经验】

我省通过系列举措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重大决策前听取各方意见,已成为四川各级党委政府的惯例

施行《四川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必须要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五道关”

出台《四川省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不依法决策的行政首长和领导人员追究责任

积极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法律顾问参与行政法规、规章的起草和修改,参与政府重大决策的制定

法治之规

﹃四梁八柱﹄支撑法治四川建设

【一段经历】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威远县公安局副局长倪俊非常忙碌,除了局里的日常工作,他参与准备了两起行政诉讼上诉案的出庭应诉工作。自2015年5月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代表单位出庭应诉,已成为他的主要工作之一。重视出庭应诉的不仅仅是倪俊。近年来,威远县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逐年提升,今年达到了100%。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威远县构建起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相关制度。该县出台《威远县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工作规定》《威远县行政机关与审判机关工作联系制度》等,将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工作列入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对行政首长应出庭应诉而未出庭的,将给予通报批评;对不重视出庭应诉工作,不积极认真出庭应诉,造成重大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还将按相关规定追究行政首长的过错责任。

【一组经验】

省委鲜明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把依法治省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关键性工程来抓

省委作出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成为四川落实中央依法治国方略的行动指南

出台《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勾勒出依法治省的总体规划

出台依法治省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估办法,成为检验依法治省落地落实的度量衡

从《决定》,到依法治省纲要、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估办法,“一个主导,四个配套”的法治四川建设评价体系初步建立,逐步构建起依法治省的“四梁八柱”,推动依法治省始终在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上不断深入推进

简政之效

若干﹃率先﹄放管服改革驶上快车道

【一段经历】

经过近一年的考察和比较,近期,外商黄先生决定在成都市武侯区投资开一家公司。9月28日一早,身在北京的他登录商务部外商投资综合管理应用平台提交了相关材料。当天下午3点,该审批就在网上通过。为何这么快?10月12日,武侯区行政审批局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道出缘由:“新办外商投资企业属于审批备案事项,可在审批局审批内网上,远程审批。”2008年12月,武侯区在全国率先成立武侯区行政审批局,开启了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为核心,以“审管分离”为特色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过多次改革,去年,该区22个职能部门的128项许可事项和45项其他行政权力集中到审批局办理,集中度87%,实现了只需要审批局的“一枚印章管审批”。

【一组经验】

近年来我省始终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全面清理取消行政审批项目前置条件807项、许可限额30项。目前,省自行设立的许可事项仅5项

我省着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成为全国第一个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并通过验收的省份

我省制定了全国第一部规范政务服务的地方性法规《四川省政务服务条例》

率先全面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创建了全国第一个行政审批局

先于全国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创新之为

所有行政村制订完善村规民约

【一段经历】

2017年国庆中秋假期,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游客如织。“服务特别好,价格也公道。”从成都自驾前来的游客严斌称赞。在村民张兰坪看来,之所以能够赢得游客的赞誉,在于“全村一起搞旅游,提前就定好了规矩”。“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管。”灾后重建启动之后,当地创新机制,发挥基层群众力量,建起“自建委”,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制订完善村规民约,自主决定新房怎么建、新村怎么发展。新村建成后,“自建委”变更为“自管委”,纠纷调解、环境整治、安全巡查等诸多事务,都由村民在“自管委”的组织下互相配合完成。今年,青龙场村通过“自管委”自主管理日常事务的基层创新,通过地方立法被确立了下来——年初,雅安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于7月20日起施行。

【一组经验】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制度创新,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和创新社区治理的通知》,建立了议事协商、评议、民情恳谈、小区院落自治、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等十大制度

在全省全面开展学习推广“中江经验”,制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活动。目前,全省所有行政村全面完成村规民约的制订与完善,激发了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村务管理的热情

芦山群众“自建”“自管”的探索,也在“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