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成渝铁路⑥丨70岁老站焕发新活力,“成都小枢纽”拉动大产业

2022-06-28 15:12:4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何勇

四川在线记者 雷倢 蒋君芳 摄影 向宇

历经70年风雨的成渝铁路,目前成都至内江段只开行货运列车。从成都站到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石板滩站,四川日报行走成渝铁路采访小分队驱车40多分钟到达,如果能登上成渝铁路的列车,只需要20多分钟。

每隔5分钟左右就会有列车路过石板滩站。

正午,烈日当头,明晃晃的太阳晒得人睁不开眼。这是一个并不大的车站,一栋3层楼白色房子就是站房。站台上,一块石板上白底黑字地写着“石板滩”三个字。

“这个站也有‘70岁’了。”当天值班的工作人员陈天一向记者介绍到,今年是他在石板滩站工作的第39个年头。说着,他疾步走出站房,忙着给停靠列车的司机送午饭。

石板滩站工作人员陈天一正在调度室里忙碌。

虽然是个老站,站内的设施也并不多,但是记者在站台上却能分明感受到车来车往的繁忙,几乎每五分钟便能听到列车呼啸而过的声音。

小站不小   给小镇带来活力

成都客家“五大场镇之首”的美誉,道出了石板滩镇(现石板滩街道)曾经的繁华。 “过去,镇上很多人都喜欢挑着菜坐火车到成都市区去卖。当时车票只要2毛钱。”陈天一回忆 ,“货运量也大,镇上变得更热闹,开铺子做生意的也多了很多。”

行走在石板滩街道,成渝铁路从场镇穿过,将场镇分成了两半,一边以正兴街为中心、一边以东风街为中心。涵洞之上,沪汉蓉铁路与成渝铁路并行,疾驰的动车与老街古巷交错。

记者来到一家名为“祖传石板滩李天鹅蛋”的店前,一口烧着滚油的大锅支在门口,几十个“天鹅蛋”倾泻进锅,翻滚出“滋滋啦啦”的清脆声响。“我们店开了几十年了,到我这儿已经是第六代了。以前石板滩站有客车的时候,生意更火爆。”老板笑着说。

2001年,石板滩站不再办理客运业务,主要负责接发列车,和将焊轨基地焊接的铁轨“打捆”外送。虽然少了客流,但却不影响小站的繁忙。

“做铁路运输的都知道石板滩站,这是个很重要的站。”成都北车站石板滩站长冯廷建介绍,“石板滩站处于沪蓉铁路与成渝铁路交汇处,我们衔接成都北、成都东、龙潭寺、洪安乡、淮口南五个方向,有‘成都小枢纽’的美誉。”

由于地理位置突出,石板滩站也几经改造。冯廷建介绍,“2010年,我们完成了站改施工,由最初的3股道扩建为8股道,也修了新的信号楼。”现在,石板滩站日均接发列车228列,是成都局集团公司管内接发旅客列车最为繁忙、密度最大、方向最多的中间站之一。

小站变化大,小镇也在变化。

石板滩街道党工委书记莫丹介绍,在老街道有机更新的基础上,石板滩镇正在建设悦动新城。目前,悦滩公园已经呈现,公园里融合了轨道交通的概念元素、野餐草地。“这就是未来新城的入口、功能区的封面、城市的地标。”

“我们已经和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结了对子,共同探索社区治理。”莫丹觉得,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加快推进,与重庆的互动会更多。

位置突出 拉动一个产业集群

从石板滩站驶出,穿过涵洞,从镇上绕行一段,记者来到西南地区(川渝黔三地)唯一的长轨生产供应基地——成都工务大修段石板滩焊轨基地。

与石板滩站紧邻的便是成都工务大修段石板滩焊轨基地。

一根根500米长钢轨铺在长轨车上,场面十分壮观,这些长钢轨将陆续发往各条新线的铺轨现场。基地党支部书记陈庆介绍,老成渝线无缝化改造和成遂渝铁路修建使用的钢轨,都出自这里。不仅如此,从这里运出的钢轨,还用在了成绵乐、贵广、沪昆、成渝高铁等线路上。

“以前坐火车,会听到‘哐当哐当’的声音,这是因为像成渝铁路这样的传统铁路线路,在修建时采用的是25米钢轨,用接头夹板连接而成,列车通过接头时会产生冲击振动,发出‘哐当’的声音。”陈庆介绍,这样的连接方式,不仅限制列车行驶速度,影响乘车舒适性,还会增加线路病害。

为改变这一弊端,包括成渝铁路在内的国内多条铁路都进行了无缝化改造,用长轨替代25米的钢轨。陈庆介绍:“长轨就是由焊轨基地采取固定式闪光焊实现的,钢轨放进焊机后,接头处被聚焦,最高温度可达1400摄氏度,在高温下迅速挤压,两根钢轨即可融合成一根。”可惜当天正逢设备检修期,记者没能看到这一场景。

焊轨基地布局在石板滩,看中的就是石板滩的货运能力。“我们的百米钢轨都是从攀枝花通过铁路运过来,在生产车间被焊接成500米的长轨后,再从石板滩站运往至西南区域内的铁路建设现场。包括成渝中线的钢轨也将从这里发出。”陈庆如是说。

石板滩站内的一面墙壁挂满了奖状。

同样因为成渝铁路经过石板滩形成了强大的货运能力,中车成都公司才落户于此,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现代交通产业园。

走进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园,中车成都公司、中车电机、新誉、今创集团等60余家轨道交通企业沿路一字排开。

“园区里不少企业都与重庆九龙坡的企业建立协作关系,主要集中在轨道交通零配件、铝材料和汽摩零部件等方面。”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两地将探索按照“大协作、细分工”的模式,持续聚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能源装备、数控机床等产业,强链补链,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行走成渝铁路系列报道

①丨505公里的成渝铁路是怎么建成的?

②丨多次扩能改造 成渝铁路不断“生长”

③丨一文带你读懂成渝铁路“珍贵档案”

④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今满“周岁”,它的航油供应来自这条“老”铁路

⑤丨成都站,不只是成都人的火车北站

⑥丨70岁老站焕发新活力,“成都小枢纽”拉动大产业

⑦丨服务城市建设 “养”出一座新城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