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如何变“留量” ——突然爆红的村庄(下)

2024-03-26 23:36:2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杜馥利

四川在线记者 王成栋 李婷/文  华小峰/图

“来块菠萝还是来瓶饮料?”3月21日黄昏,见游客停住了脚步,马文进赶紧放下背篓。斑鸠咀段的骡马道,远比桐梓林段险峻得多,游客体能消耗也就更大。马文进把这里当做摆摊的“根据地”。

3月10日,听说古路村爆红后,“90后”马文进从成都赶回了家乡。与家人讨论了一夜后,马文进推迟了开民宿的计划。第二天,他用30元采购了一个新背篓,当起了卖货郎。

3月21日,马文进背着竹筐在售卖饮料和水果。华小峰 摄

在他前后回乡的十多位同龄人,有的收拾出了客房办起农家乐,有的搞起了直播。但更多的是和马文进一样,做起了投入更少的流动摊贩。

大部分年轻人面对超高流量的审慎选择,背后是关于古路村未来的疑惑。

古路村入口处的摊位上,几位游客正在等待取咖啡。3月12日,古路村开设了第一家咖啡馆。华小峰

疑惑:古路村还能“火”多久?

古路村的高客流量还能持续多长时间?

行业专家和汉源县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汉源县文体旅局局长王霞预计,随着天气转热、雨季的到来和峨汉高速的开始收费,预计迟至5月中下旬古路村就会“退烧”。

在省乡村旅游协会会长李君等人看来,在徒步等户外运动方兴未艾的当下,已经具备相当知名度的古路村仍会保持一定的热度。

村民们却没那么乐观。“现在投资,就是赌一把。”3月21日,一组村民兰绍明租下了一户闲置农房,准备开办餐馆。连同租金等一次性投入5万元。为了这次投资,兰绍明和小女儿兰若产生了分歧。

3月21日,兰绍明正在清理刚刚租下的民房。他打算把这里改造成餐馆。华小峰  摄

去年,兰若投资近60万元,开办了古路村第一家高端民宿“阿兰之若”。即便是眼下,民宿的收入还没办法保本。因此,兰若不想让父亲再去“冒险”。

马文进在为自己的选择庆幸:开办民宿和农家乐,一次性投入至少要20万元。

这笔钱回收的周期会很长。马文进对游客做过摸底:上山的游客中,一日游的团客超过九成,每天至多10余个人选择留宿,“只有每周五、周六全村留宿量会超过50人。”此外,大部分团客人均支出200元左右,扣除150元左右的往返路费,人均消费只有50多元,“吃一顿饭,再买点水果和饮料。”

在古路村“CBD”山下入口处摆摊的乐山人李小龙,也在谋划不久后“换个地方”。3月10日,他一次性交足了一年的摊位租金。还不到半个月,他就有点后悔:古路村旅游产品单一,距离汉源县九襄镇等成熟景区偏远且联动很少,“过去要个把小时,团客不愿去”。他说,单靠只适宜春秋两季的“爬山”,古路村很难“长红”下去。


古路村入口处的河滩上,集中着14家摊位,堪称古路村的“CBD”。 华小峰 摄

这样的“吐槽”,也发生在游客中。眉山游客杨庆说,自己最“扎心”的是,发到朋友圈的爬山视频,被眼尖的朋友评论:“你是在大西北么?”这让她反应过来,哪怕是已经3月底,古路村的山上,也只有枯黄的野草和正在萌芽的核桃,“油菜花、桃花、梨花这些春天的植物,都没得。”

“这些问题都存在。”古路村村委会副主任向成旭说,不能怪游客不愿意花钱,也不能怪村民犹豫,除了跑山猪制品和频率不高的民族歌舞表演,古路村确实没什么可消费的。但他认为,古路村眼下最麻烦的不是这些。

追问:诸多硬件短板如何补齐?

古路村停电了!

3月24日傍晚,刚办好入住手续的成都游客顾娟,调试了几次电闸后,房间里依然漆黑一片。无奈,她拨通了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郑望春的电话求助。

郑望春正在督战村里的应急供水管网工程。由于水压不足,3月21日下午,古路村停水五个小时,全村的旅游厕所全部停用、大部分自来水停摆。

“很影响游客体验。”同样经营农家乐的古路村党支部副书记骆云莲说,“硬件不行”是村民们面对流量审慎的原因之一。

骆云莲解释,古路村的供水、供电网络,是脱贫攻坚期间修建的,当时更多考虑的是满足全村500余人口需要。显然,并不能应对动辄数千人的日接待游客量。

3月24日,古路村自来水管网抢修现场。郑望春供图

不过,在其他人眼里,古路村的硬件缺失还不只这些。

三公里的骡马道旁,到3月21日只有8个垃圾桶。“不少游客嫌手里拿着麻烦,会把空瓶子、塑料袋随手扔掉,飘得悬崖上都是。”汉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卫所所长余夏军说,3月21日这天,他和同事们在野外清理各类垃圾2吨左右,是古路村过去两个月的垃圾转运量。

最尴尬的是如厕难。从火把广场到斑鸠咀的骡马道,沿途没有人家,也没有旅游厕所。3月21日,汉源县应急订购的12座旅游厕所刚刚运到村里。但安装后有多大作用,还要看村里的供水系统够不够给力。

最大的短板是安全。“快下山,上面又掉石头了。”3月21日16时,向成旭拿着喇叭在斑鸠咀下方的骡马道上劝阻游客。见有人狂奔,一旁的永利乡副乡长曹远兴补了一句,“大家慢点哈。”因为,眼前这段骡马道,至少有五分之一的路段没有安全护栏。

曹远兴说,古路村原名“咕噜村”,就是因为山上滚下的石头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眼下,古路村还是汉源县地质灾害和山洪灾害隐患点。往年入汛后,当地往往要限流乃至关闭景区。

王霞透露,2021年前后,汉源县曾打算为古路村申报国家AAA级景区,最后因安全问题而未能成功。

探索:从“小众”到“大众”,古路村“路”还有多远?

“哈喽大家好,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古路村的索道……”3月23日清晨,杜鲜明刚坐上斑鸠咀发往古路村五组的索道车,就打开了自拍杆。

杜鲜明是著名乡村旅游自媒体博主“阿杜走乡村”的主创人员,此番受郑望春邀请来为古路村作推介。

邀请网红助阵,是古路村想要长红的众多尝试之一。汉源县政府党组成员李树敏说,过去半个月来,汉源县已经为古路村筹划了诸多“长红”的措施。

当务之急,是管控安全隐患,补齐基础设施。

李树敏介绍,汉源县正在编制古路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现在最紧要的,是解决供水供电不稳定问题和对地质灾害及山洪灾害隐患点再排查,以制定景区除险避险方案预案。

3月22日,工作人员正在给骡马道加固安全护栏。自从爆红以来,部分危险路段安装护栏已经迫在眉睫。华小峰 摄

新业态开发等也在谋划之中。在农业农村厅宜居乡村建设协调处处长李劲看来,直到目前,古路村仍然是户外徒步、登山的小众景区。而新业态,是古路村能否实现从“小众”变成“大众”的关键。他说,浙江“千万工程”中发力乡村旅游的余村,能够长红二十多年,靠的是“年年都有新变化”。例如,在余村,无论是户外爬山赏景还是研学、农事体验等业态,可谓应有尽有。

汉源县专门聘请的古路村“乡村设计师”、省地调院规划设计师李锋对此充满期待。他说,只要布局科学合理,建立既有的国家级古村落、彝族民族特色文化和户外运动场地基础上的新业态,一定能够让古路村真正把“流量”变成“留量”。

作为村两委最年轻的一个,向成旭找来了国内外著名乡村旅游案例材料,“日本的民宿,成都的农家乐,还有东北的雪乡,我都在看。”

“这需要有实力的大企业入驻。”永利乡党委书记顾涛说,古路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只有16.8万元,而且村民多数没有接受过文创产品开发等相关训练,只能靠招引方式来解难题。

王霞透露,目前,已有不少文旅企业表达了投资意向,“还在接洽过程中。”

李君等人建议,考虑到地处凉山州甘洛县、乐山市金口河区与汉源县交界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古路村的进一步开发,应该以大渡河峡谷风景带打造为纽带,整合周边的资源的同时,也能尽量释放古路村的流量效益。

3月25日上午,导游王建又一次在旅游大巴上创建了微信群,这次,他取的群名称是:“古路村,今天要玩得开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