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携新作《一蓑烟雨》做客眉山 用地理诗歌致敬东坡

2024-04-26 17:28:4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裴蕾

四川在线记者 边钰 宋开文 文/图

4月26日,四川日报社、眉山市委宣传部、四川文艺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千载文脉·书香眉山”全民阅读活动之《一蓑烟雨》创作分享会在眉山市眉州文化村东坡书院举行。当天,诗人、作家梁平带着他的新诗集《一蓑烟雨》来到苏东坡的故乡,与读者分享诗集的创作心路。

《一蓑烟雨》收录了梁平近年来的百余首诗作,书写山川江河,寄托着诗人对历史、当下、自我的寻找。

地理里的诗歌

在中国文学里,地理书写并不常见。梁平却对这种形式情有独钟。在他的新作里,这种地理写作的特色尤为明显。《一蓑烟雨》的编选分别以嘉陵江和蜀道为发端和收尾。其开篇的《水经新注:嘉陵江》组诗里,他用一组诗来致敬嘉陵江:《嘉陵江》《昭化》《苍溪》《阆中》《南充》……

“对于写作者而言,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详实的地理写作是有难度的,比如写东坡,很少人会关注其门牌号这类。”梁平说,自己从重庆到成都搬了四次家,每次搬家,他都会饶有兴趣地将家周围与人文有关的东西摸清,这些东西,最终沉淀为他笔下的诗行,形成独特的“地理诗歌写作”。

他以杜甫安史之乱后到成都写的诗歌为例,“他的不少诗歌,都有具体的地点,现在除了提供地理意义,还有文学的意义和历史风云的意义。”在梁平看来,这样的地理写作让每一个地理位置生命长存,活在文学里,而不仅是字典词典中。

《一蓑烟雨》里也有很多跟成都的历史名人、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比如《与薛涛比邻》《李清照》《相如与文君》《韦庄在成都》《扬雄》《李白别传》等。梁平说,在这些作品里,他不是在为城市的街道、古人去写解说词,而是以他的身心,进入这个街道,走进这个人物,进入这种日常生活,在写当代人、诗人的一种感受。

提到这里,就离不开文学的当代性。梁平说,现实书写,有一个最重要的标尺就是,要观察、思考、解读、把握新时代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特质、新质和异质。面对这样的现实,不少诗人由于过分迷恋自己的惯性写作,或者对身边翻天覆地的变化置若罔闻,或者深陷于自己搭建的语言迷宫而不能自拔,已经缺失了辽阔的胸襟和视野,“我们书写新时代,让我们的写作与我们的时代发生关系,留下擦痕。”

深入、浅出淬炼好文

《一蓑烟雨》创作分享会像是一次回乡之旅。梁平解释,书名“一蓑烟雨”出自苏东坡《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里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把这个概念用作新诗集的书名,梁平有自己的思考:“苏东坡一生是被流放、颠沛流离的。他遇见风也遇见雨,但是他的那种豁达,他的乐观,他的平常心是怎么得来的?我觉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有一个自我调适的心理过程。”

很多评论家认为梁平的作品具有历史的厚重。诗歌的厚重与轻浅一直是问题。梁平也坦言,历史想象力和历史承载力,对于诗歌的厚重至关重要。对于不少写作者而言,现代诗歌与历史发生关系,一个事实摆在那里,总是很难找到关联历史、进入历史的路径,要么关联不搭,要么进入了出不来,诗歌一行接一行地在历史的幽深里捉迷藏。诗歌如何保持它揭示历史生存的分量,如何置身世俗的“生活流”,又不至于琐碎,如何在对个人经验的关注和表现中,实现诗歌话语与历史文脉的融汇,让诗歌不再飘忽如云?梁平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深入,浅出。在《一蓑烟雨》里,读者也可以体味到这一点。他通过资料的消化、节点的取舍、构架的设计等,让作品实现诗歌话语和历史文脉的融汇,抵达更多读者,带读者进入一个诗歌新世界。

诗人、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尚仲敏也参与了分享会。他评价,梁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写诗,其间二十多年做编辑,《红岩》三年,《星星》十五年,又《青年作家》《草堂》八年,至今。“梁平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人生,写一个地方,会把自己情感折射进,会让人读出这个感情。”

让尚仲敏觉得难得是,这么多年梁平一直在求变,每一个阶段的诗歌都不一样。

青年评论家、《星星》诗刊杂志社理论版编辑部主任任皓认为,《一蓑烟雨》里有历史、有远方、有地理,“它就像一本文化导航,会让人们从中获得启迪。”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