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寿宴“不收礼”之风席卷七星村 不为赚钱只尽孝道

2016-02-16 06:33:54来源:成都商报编辑:陈乐记者:汤小均 罗思章

苍溪人罗先生,在绵阳生活了十多年,今年春节回家,从正月初二开始,他应邀每天吃了村里不少老人的寿宴,直到正月初八,平均每天至少两台。其间,让罗先生感到奇怪的是,每家每户办寿宴,全部不收礼,只有关系特别好的,才送点鞭炮、牛奶等物品。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在罗先生老家探访发现,这种“不收礼”的风俗已经持续两年多,最初从当地几家人开始,认为寿宴应该单纯一些,不然就是“借老爹老娘敛财”,随后全村都逐渐接受了这种不成文的风气:但凡寿宴,全部不收礼。

邻居办寿宴 大家伙“甩着空手”去

罗先生今年34岁,广元市苍溪县石门乡七星村人,现在是绵阳工作。今年春节,他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回到老家过年。让罗先生没想到的是,从正月初二开始,他就不停地接到周围邻居办寿宴的邀请,寿宴主角从60岁到80岁不等。“从正月初二到初八,每天少的时候一台寿宴,多的时候三、四台,平均每天至少有两台,经常搞都搞不赢。”罗先生说,起初他很疑惑,春节为啥会有这么多寿宴。通过向父亲了解到,很多人将寿宴提前到春节,是因为在春节时,大部分人都在家,这时候贺寿,显得更为热闹。

更让罗先生疑惑的是,邻居们请客时都会明确表示:从头天晚上开始,吃到第二天中午,只去人吃饭贺寿,不收礼。据罗先生观察,大家伙去贺寿时,真的都是“甩着空手”。在绵阳生活了十几年的罗先生,对于参加寿宴不送礼,感到颇不习惯。因为以前在老家时,参加红白喜事是要送礼的,包括罗先生在绵阳也是同样的习俗。

“吃了两台寿宴后,我专门观察和询问了一下,发现不收礼已成为我们当地的风俗,邻居如果非要送礼,主人家只会接受鞭炮、牛奶等简单的物品。”罗先生说,除此之外,老人的晚辈会根据自己情况,给老人一点钱,以表孝心,但邻居、村民都不送礼。

寿宴几乎家家办 全都不收礼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来到罗先生老家七星村。在村口,记者见到了与罗先生同村的何田飞(化名),现年30出头的何田飞和妻子在南方务工。

“我明天就要离开老家了,就在大年初六给老爷子办了生日宴。”何田飞说,他父亲今年满60岁了,按照当地的习俗,年满花甲的老人是要隆重庆祝的,“我们一年四季就春节前后几天时间在老家陪伴父母,刚好利用这个机会把亲戚朋友召集过来热闹热闹,让老人高兴一下。”

据了解,七星村共400余户1119口人。当地的老人凡是年满60岁、70岁、80岁、90岁等节点时,儿女都要为其筹办寿宴。“档次不能太低,抽烟都是22块一包的。”何田飞说,该村的寿宴规模普遍在8桌至20桌之间。按照当地每桌普遍四五百元的成本计算,办一场寿宴,成本总共在几千到万元不等。但是,没有人想过要收回这个成本。

“自2012年以来,我们这儿最先兴起办寿宴不收礼金。”同村一位罗姓大爷回忆说,2013年他儿子为他筹办寿宴时,当地已经有数家人兴起了只请客不收礼的风俗,于是他们也就没有收礼,“当时说了不收礼,来的人有的就只买一箱酸奶。”据了解,直到现在,除了至亲的晚辈在寿宴日送来金钱或者礼物外,一般的邻居和朋友均不再送礼。

成都商报记者 汤小均 罗思章

风气起源

十年前曾出现 难推行致夭折

那么,这样的习俗是如何形成的呢?

现年59岁的罗星钊是七星村的代理村主任。据他介绍,当地寿宴不收礼金的习俗并非一朝一夕兴盛起来,而是“经历了复杂的斗争。”罗星钊说,“大约十年前,就有我们罗姓本家一户人家办寿宴决定不收礼。”最初决定不收礼的这家人的经济条件在当地算是出类拔萃。因此,不需要靠收礼金来收回寿宴成本。

但是,在这家的寿宴没有收礼之后,同村其他的寿宴回到原样,“该请的请,该送(礼)的送(礼)。”罗星钊分析称,办寿宴的都在盘算,自己不收礼,在别人的寿宴上送出去的礼怎么收得回来呢?因此,收礼送礼依然如往常,没有变化。

风气再兴

收礼金被“说闲话” 全村日渐接受

2012年,恰逢罗星钊母亲60岁寿辰。“我当时很坚决地告诉所有的亲戚朋友,欢迎来贺寿,但绝不收礼。”罗星钊说,寿宴时送礼物多为牛奶、水果,他勉强收下了,而送钱的则被他一一退还了。

罗星钊称,通过他和同村其他几家人再次陆续办寿宴不收礼金后,当地村民逐渐效仿。对于风气能够再兴的原因,罗星钊分析,“我觉得还是和这几年家家户户经济条件的改变和村民思想转变有关。”

何田飞说,以他自身的感受,办寿宴本质上是体现孝道的方式之一,随着经济条件不断提升,加上“不收礼”的规矩日渐普及开后,没人愿意靠寿宴收礼。“现在家家户户攀比的不是谁家收的礼多,而是攀比谁家办的寿宴档次好。”何田飞说,随着这些年的潜移默化,这种看不见的不成文的规矩,反而对当地居民形成了很好的引导,“办寿宴要是还收礼,会被人说闲话,‘咋能拿父母的生日赚钱呢’。”

说法

寿宴体现孝道 请与被请者均不尴尬

太阳西斜,记者离开七星村时,不时有全国各地牌照的小轿车陆续进入七星村,这些都是在外乡发展的本地人回来拜年。按照当地习俗,过了元宵节,春节才算过完。

据当地一村民介绍,现在几乎不需要提前打招呼,谈论收礼不收礼的话题了,“大家已经完全接受这个风气了”。寿宴席间,村民们更为津津乐道的,是常年在家的和在外乡发展的他们,各自以怎样的方式来操办这场寿宴。

这让离家多年的罗先生很是感叹:“办寿宴不收礼的风气值得提倡,请客的不再尴尬,被请的人也不为难,互相来往全凭感情。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很好地推动了一种争相尽孝的风气。”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