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描绘乡村振兴画卷

2017-11-28 14:50:01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田珊

  B着眼长远奔康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到广元利州城区50公里外的三堆镇小河村,萧索的山林显出冬日的寒意,但村道边白色薄膜撑起的一个个大棚,里面却温暖如春。掀开软软的塑料薄膜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一排排人字形木架上,一丛丛金黄的“花朵”惹人爱,走近细看,“花朵”是称为金耳的高级木耳,市场价干货达到120-150元/斤,比普通木耳高出3倍。小河村深居大山,祖祖辈辈有种植木耳的传统,但过去基本上是传统种植,产量低,收入低,还毁林。帮扶部门利州区委宣传部、区供销社、湖泊管理局等积极协调农业、水务等部门,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搭设钢棚、支立木架、铺设水管,给予恒定温度、湿度,请来农业技术人员现场教学,当地农民不但学到了技术,还通过园区务工增加了收入。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程中,如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州区委主要领导提出,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为此,利州区在推进农业结构转型、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过程中,全区一盘棋,抓点、连线、成面,点线面结合,圈定10个乡镇(街道)56个村,打造5条示范带,即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带、三园(现代农业园、特色产业示范园、微田园)共建示范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脱贫奔康示范带、脱贫摘帽示范带、库区脱贫攻坚示范带。同时,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新农村建设聚居点规划建设与特色产业相结合,推广新技术,培育新业态。

  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目前全区基本形成每个村有1-2个新型主导产业,每一户有1个特色产业的“产业新天地”,“香菇村”“木耳村”“金耳村”“石斛村”“灵芝村”“核桃村”“旅游村”“蔬菜村”等一批产业新村和产业大户不断涌现出来。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