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百姓共享文化成果

2015-02-21 06:36:39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陈乐记者:张良娟

  “反弹琵琶”乐民 传统文化富民

  本报讯 (记者 张良娟)2月13日,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炉城南路的甘孜电视台里,甘孜州文化馆的杨英来往穿梭,指导工作人员剪辑刚录制完不久的“圣洁甘孜、幸福家园”2015木羊新春群众文艺汇演视频,制作成电视晚会。
  “这是甘孜州的首台群众‘春晚’,演员们有的来自高山牧场,有的来自田间地头。”作为晚会的总导演,杨英告诉记者。2月19日,晚会将在甘孜电视台和甘孜新媒体平台“甘孜网视”“掌上甘孜”客户端同步播出。“为了让群众观看更方便,这台群众‘春晚’还将被制作成光盘,发放到甘孜最边远的村镇,让边远乡村的群众也能欣赏节目。”
  让边远地区的群众也能分享文化带来的快乐,不仅是杨英在思考的问题。我省民族地区地域广阔,如何为当地群众提供便捷、均等的文化服务,让他们也能平等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我省进行探索,“创新思路,反弹琵琶,不断推动文化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
  2014年,仅省文化厅就向我省民族地区文化(文物)建设投入资金4.16亿元,推进“五馆一站”免费开放、农村文化建设和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与此同时,“春雨工程”、四川文化志愿者进藏区等系列公共文化品牌活动,也通过“大讲堂”“大舞台”“大展台”等方式走进民族地区的学校、图书室、村寨,有效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而广播电视“户户通”“村村响”致力于把覆盖面延伸到最边远的民族地区,惠及藏区240多万群众的四川康巴卫视频道使用康巴藏语播出电视节目,开通近5年已经打造了《康巴卫视新闻》《拉姆报天气》《康巴欢乐汇》等一批在藏区极具人气的品牌栏目。
  在“反弹琵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针对民族地区地广人稀的地域特点,我省大力发展“一馆一团一车”、“大篷车流动博物馆”、乌兰牧骑演出队等流动文化服务方式,多样、丰富、便捷的文化服务受到民族地区群众的欢迎。
  送文化的同时,把文艺精品“种”在民族地区,也成为2014年民族地区文艺工作的关键词。“《彝红》面向全国招聘演员。”1月29日,凉山州歌舞团向全国发出召集令,为民族歌剧《彝红》招聘新演员。去年,请来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的导演,凉山州歌舞团自主创排了《彝红》,不仅在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上摘获大奖,也为凉山当地留下了一台精品剧目。
  像《彝红》一样被“种”在民族地区的文艺精品还有话剧《雪域忠魂》和歌舞诗《故乡·多彩阿坝》。而用好当地非遗宝贝,助推更多的文艺精品“种”到民族地区,也正成为我省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有效尝试。羌绣国家级非遗传人杨华珍组建藏羌织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培训基地建到汶川、九寨沟等地,绣品每年销售额约500万元,累计为1200多位少数民族妇女提供就业。2014年,该公司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样的“国家级”,全国只有7个,四川的民族地区就占了4个。
  如今,传统文化的杠杆效益已经显现。九寨沟演艺群以差异化拓展市场,2014年总票房收入达到1.69亿元,同比增长65%。2014年彝历新年,凉山州共接待游客118.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超3亿元。文化加创意,也让杨华珍的设计登上了植村秀、欧莱雅的限量版产品。而根据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整体规划》,我省已规划了42个项目,其中“跑马溜溜的城”等8个项目被纳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库,占到全国总量的22.2%。站在2015眺望,这条“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将牵起甘孜、阿坝、凉山等地的文化富民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