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打造“峨眉山茶”地标产业成效初显

2015-05-11 09:55:44来源:四川在线乐山频道编辑:金婵娟余建军

  四川在线乐山讯(记者 余建军) 乐山是我省茶产业的第一大市,面积、产量、产值和产业化都走在了全省前列。到2015年,全市茶园规模种植面积将超过100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将超过100亿,将带动超过100万农民增收致富,创建“全国峨眉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2016年4月前提出验收申请,接受专家考核组的验收。

  这是乐山在2014年11月“创建峨眉山茶产业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启动仪式上规划的总体目标。时过半年,创建进展如何?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日前,记者深入犍为、夹江、峨眉等标准化茶园建设基地,走进“峨眉山茶”发源地,亲眼目睹,亲耳听闻,亲身感受,“峨眉山茶”正步入产业发展快车道,乐山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孕育出的具有“扁平直滑、嫩绿油润、清香高长、鲜醇甘爽”的独特品质赋予了“峨眉山茶”旺盛的生命力。

  据介绍,峨眉山茶特指用乐山市范围内种植的中、小叶种茶树的鲜叶,在乐山市境内特定的地理环境栽培种植和以独特的加工方式,历经摊青、杀青、摊凉、理条、做形、提香等多道工序,形成的芽头重实饱满、外形扁平直滑、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香高长、滋味鲜醇甘爽、汤色嫩绿明亮的优质绿茶。

  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科科长刘晓林告诉记者,“峨眉山茶”是乐山市“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2009年底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总局2009年第141号公告)。目前已经核准35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2014年7月在中欧地标产品互认谈判中我省的5个产品(郫县豆瓣、蒲江雀舌、剑南春酒、峨眉山茶、南溪豆腐干),顺利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名单。在欧洲,地理标志是质量、特色和信誉的保证,中国产品若获得欧盟互认保护,当地的消费者也将其视为与欧洲各国地理标志一样的优质产品。这一互认给我们地理标志产品带来了很多出口的机会。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2014年4月30日,乐山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建设“全国峨眉山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要把乐山建成全国生态茶园种植基地,全扁型绿茶加工基地,全国名优绿茶贸易集散地,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使全市的创新、创造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促进“中国绿茶之都”转型升级。

  峨眉山茶产业带动茶企大发展 茶农大受益

  近年来,乐山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始终把茶产业作为农业第一产业,坚持发展信心不动摇、发展目标不动摇、发展路径不动摇,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截至目前,峨眉山茶种植面积117万亩,茶叶产量8.2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85亿元,茶叶规模企业达133家,形成品牌龙头企业28家,占全省的45%,“竹叶青”、“论道”、“峨眉雪芽”等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全市茶产业综合排名全省第一,跻身世界著名茶叶产地之列。竹叶青、仙芝竹尖、森林雪、峨眉雪芽、一枝春等龙头企业已成为峨眉山茶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打造峨眉山茶产业,是指茶叶形成的整个产业链的过程,包括种植、生产、加工、运输、营销。其中,种植茶业是产业链条中的第一链,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链,离不开当地村民。在“峨眉山茶”产业基地建设中,夹江峨眉产业带是乐山打造的第一条茶叶产业带,称为“茶叶长廊”。自夹江县界牌镇至峨眉山市悦连乡,涉及夹江县3个乡16个村,峨眉山市2个乡9个村,全长30公里。沿途茶林间作,天然生态,形成了“远看一片林,近看一片茶”的生态景观,是乐山市精心打造的20万亩峨眉山茶产业基地示范带。

  据介绍,在茶叶长廊中,夹江境内包括省级万亩亿元示范基地3个,农业部茶叶标准园1个,茶叶专业村16个。茶叶长廊沿途乡镇、村社,立足山高、坡绿、自然生态环境极佳,独特的高山气候和地理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生态茶园,在丛林与沟崖中开辟"致富路",在广阔的山野里描绘林茶间种的生态茶园图画,闯出了山区发展的新路子。采取“茶—林”、“茶—果”复合生态种植模式和“畜(禽)—沼—茶”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管理规范,标准化程度高,通过植树遮阴、防虫和沼液浇灌,促进茶园生态良性循环。全面实施绿色防控措施,大力推广黄板诱杀、太阳能杀虫灯、生物农药及生物综合防治,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坚持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子,推广“统防统治”,建立茶叶投入品管理制度和质量可追溯体制,实施订单茶业,建立了合作双赢的利益联结机制。

  “茶产业让村民有了奔头,村民人均纯收入从过去的300多元飙升到现在的1万多元。”龙沱乡乡长李勋兴奋地告诉记者。在茶叶专业村中,修文村是最典型的茶叶专业村,海拔700 - 1100米,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辖15个社1500多人,全村茶园面积5200余亩,人均茶园面积3亩多,是全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2000多元。修文村的茶叶发展,不仅吸纳了外出务工的村民回乡发展,每年还吸引毗邻区县1000多名劳动力前来采摘茶叶,修文也因此成为季节性的剩余劳动力吸纳村。该村先后被授予四川省卫生村、四川省生态文明村、四川省十大绿茶名乡、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乐山市“最美村庄”、四川省优美村庄和全国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成为山区发展的新典型。

  据悉,正在建设的五犍沐产业带,是乐山在成功打造夹江峨眉产业带之后的第二条茶叶产业带。规划从2012年到2016年沿五通—犍为—沐川建成20万亩现代农业茶叶(花)产业带,辐射带动50万亩现代农业茶叶(花)产业基地。产业带涉及15个乡(镇),54个村,2.51万农户,人均收入力争达万元。重点建设五个千亩标准园和五个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建立四川省茶树品种繁育推广中心和西南茉莉花产业中心,重点发展壮大两个龙头企业,培育三个专业合作社,推广茶园生态种植模式,加快地方性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最终形成视觉冲击力强,辐射带动面广,茶农增收显著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五大举措做大做强峨眉山茶产业

  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战略,走“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锁定“三百”目标,“峨眉山茶”已经步入乐山产业发展的快车道,乐山已把示范区创建作为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和“品牌乐山”战略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多措并举做大做强峨眉山茶产业。

  做响大品牌。彰显峨眉山独一无二的生态特色和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这张世界级名片,实施“峨眉山茶”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发展战略,将“峨眉山茶产业”打造成中外驰名的大品牌。

  建设大基地。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积极推广茶-林-草、畜(禽)-沼-茶生态种植模式。建成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茶叶基地强县5个,良种率达到80%,建成有机茶种植基地6万亩。

  培育大龙头。侧重培育“竹叶青、峨眉雪芽、仙芝竹尖、森林雪、一枝春”五朵金花,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2家、5亿元以上的3家,1亿元以上的5家。梯级培养“芽芝春、金星茶业、清溪茶业、三峨茶叶、千里云茶业”为五朵小花。

  拓展大市场。搭建批发市场、农超对接、连锁专卖、物联网、高端礼品等营销平台,拓宽茶叶销售渠道。建成世界最大的“中国绿茶博览中心”和改(扩)建双福大西南初级茶叶产品交易市场,“峨眉山茶”年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

  做强大产业。积极开展茶叶精深加工,发展茶文化旅游,新增茶产业附加值30亿元,茶产业带动全市农民人均增收2800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