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中区:春节回家找记忆

2017-01-25 17:06:14来源:四川在线乐山频道编辑:彭焘高懿

  时常在梦里回到儿时的故乡:清澈的河流,河畔的百年老屋,河上的小桥……好想再次走在厚重的石板桥上,看鱼鹰追鱼逐浪……还记得小时候那座桥、那间屋吗?

  以“春节回家找记忆”为题,1月24日,乐山市市中区组织摄影爱好者和媒体寻访古建筑里的故事与美,挖掘市中区历史文化,以飨大众的“乡愁情结”。

龙灯鱼灯彩排

  春节是一个亲人团聚的日子,宗族祠堂也自然成为传统民俗文化集中展现的地方之一。位于罗汉镇龙窝村的宋氏祠堂,不仅是当地人引以为豪的建筑,也是村民们休闲聚会的场所。已经是农历腊月二十七,一大早,村里组织的龙灯、牛灯、鱼灯表演队就在院子里抓紧进行节前的排练,进入农闲和返乡过年的村民也来凑热闹。摄影采风团队首站选择了这里。

牛灯表演

  龙窝村党支部书记宋德玖骄傲地介绍,宋氏祠堂是四川省保存较为完整的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一座二进四合院建筑。祠堂东西向布局,占地面积225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由戏楼、回楼、祖堂、寝堂、横堂、穿厅组成。抬梁穿斗相结合的木构体系,歇山式、悬山式相结合的屋面形式,小青瓦屋面,南、西、北三面青砖围砌。

  告别热情的村民们,采风团队来到峨眉河畔声誉日隆的苏稽古镇。乐山美食之一“跷脚牛肉”发源于此,大家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一番饕鬄后,乘兴踱步峨眉河边,采撷半边街桥和木舟鱼鹰的光影。

  半边街桥修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 , 南北走向,横跨峨眉河,连接苏稽镇半边街和桂花路,为条石砌成的十六孔平梁桥。桥面用119块雅石铺成,每块长5.5米、宽0.54米;桥长73.5米,宽4米,高2米。这座素朴而又古韵的石桥,也是苏稽的地标名片之一。

  石桥旁,几叶扁舟正在峨眉河上轻盈飘动,一群鸬鹚水中竞技,争先恐后叼起水中的鱼儿。摄影爱好者们自然是忙坏了,河岸两旁的观众也不住地为鱼鹰们的精彩表演喝彩。

鱼鹰捕鱼好精彩

  不远处,是苏稽另外一个寻幽访古的好去处——杨码头。这里的陈氏宅、梁氏宅、谢氏宅等古建筑民居,不仅富有明清四川宅院的特点,还见证着古镇的兴衰。晏和平先生在苏稽土生土长,对古镇颇有研究,摆起这些民居和古镇的龙门阵,如数家珍。

杨码头上捕捉历史光影

  晏和平说,苏稽古镇的历史可追溯隋朝,发展壮大靠水路运输。在乐西公路1941年通车前,峨眉坝子上的八乡五镇的商品都是通过峨眉河进出,当年的峨眉河上也是热闹非凡,称的上是百舸争流,木船竹筏穿梭往返。到了“湖广填四川”的时候,算是一个高峰……

  讲到兴浓处,晏和平吟起了黄炎培留下的诗文《苏稽四首》:

  雅河西去是铜河,交游处轻摇一舸。三十里康庄,笑笑坡陀。竹影生波,桑老修柯。采摘连科,问今春农事如何?却下峨眉山色,日下云多……

  市中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敏介绍,为深入挖掘乐山市中区历史文化底蕴,借寻访乡愁,探寻文旅资源,推广特色小镇、特色村落,把脉市中区旅游规划和发展方向,所以组织了这次“春节回家找记忆”采风活动,也欢迎市民和游客来到市中区的美丽乡镇村落“寻找记忆”。

  春节来乐山找记忆吧,拜佛祈福,逛嘉州大庙会,看龙灯飞舞;

  春节来乐山找记忆吧,四合院里沏一壶茶,懒洋洋地烤着太阳,听居民侃小镇的古往今来;

  春节来乐山找记忆吧,尝一碗跷脚牛肉吃一块米花糖,细细品味醇厚浓郁的鲜香;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