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980  重写川中南心脏外科名片

2021-04-07 17:02:3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覃贻花

四川在线乐山讯(汪菲) “从四川省重点专科挂牌到摘牌,从地市级最早开展心脏外科手术的医院到年心脏手术量为零,2004年-2014年,是乐山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发展停滞甚至后退的十年。”4月2日,在乐山市人民医院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与处置技术研讨会上,该院胸心外科副主任周洋的一席话让同事们感慨万千。

0”和“98%” 乐医心外科的两个关键数字

“2016年27台,17年116台,18年376台,19年614台,2020年980台。”每年开展了多少手术,周洋都烂熟于心。同样念念不忘的还有两个数字:0和98%。“0是2014年心外科开展的手术量为0;98%是截至目前手术成功率为98%。”

2016年10月,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心血管外科学博士周洋加入了乐山市人民医院。此后近五年时间里,他带领乐山唯一一家心脏大血管外科组开展了孙氏全弓置换、bentall及全胸腔镜微创等十余种心脏手术。2020年率先在川中南地区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乐山有发展专业、权威心外科的基础。”进驻乐山前,周洋也了解过其他市州该学科的情况,“都不如乐山。”

1986年乐山市人民医院就组建了心胸外科并开展了首例手术,是川内第二家有心胸外科的医院,截至到2003年时,就已进行了各类心脏手术386例。由于核心医师流失,04年后乐山的心外科发展进入了停滞期,到2014年,该科室一年里没有开展过一台心脏手术。

“在几乎空白的科室开展精密的心脏手术,困难不小。”提及刚接手时的情景,他难得面露难色,“但也意味着拥有极高的自主权,医院也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平均用时6小时的心脏手术每天3台及以上;周末、节假日到国内一流心脏中心学习最先进的心脏外科手术方法和团队管理经验;指导不断加入的年轻医师做手术、搞学术……”同事赵飞口中的他似乎不用休息,每天都在连轴转。

苍天不负有心人。4年多来,心外科不仅手术量逐年递增,在病人中的口碑也越来越好。周洋介绍,从3公斤的婴儿到84岁的老人,科室收治患者中,高龄、高危、复杂占70%以上,但手术成功率却高达98%。

放手不放眼 一个人的连轴转到全员操刀

“这个情况问护士长娟姐,她什么都知道;我们团队最小的医生也是贵州的,他老婆也在乐山工作;你看我们的麻醉医生,憨憨的,但技术特别好,他爱人也在我们医院工作……”不到4小时的采访中,周洋提到团队成员的次数不下十次。

在他心中,心外科考验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团队。超声、麻醉、护理等多个学科构成了这样一个团队,成长和配合默契才是最重要的。

团队的成长首先是医生的技术提升,达到全员操刀。赵飞2011年8月来到市人民医院,“那时候不像现在,科室一年也没几次手术。”在周洋来之前他机会没有机会能够进手术室。2016年后手术量多了起来,看得多了练得熟了,2018年年底他终于独立做了从业以来的第一台手术。

“我们科室5个医生,除了去年年底刚来的那个年轻医生,大家都能独立开展手术。”赵飞说,特别有意思的是,每个医生独立开展第一台或较难的手术时,总能在手术室门前或旁边休息区看到周医生,这大概就是他总说的“放手不放眼”吧。

周洋(右)和患者在一起

其次是打开眼界、丰富理论知识。为此,周洋只要一有空便带着或安排年轻医生到广州、上海、北京的医院参观学习,有的医生一去就是半年。此外,他们还注重对学术知识的探索、运用。2017年,心外科组申报了乐山市重点研究项目《术中高氧分压对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影响》,大家克服了条件与经验的不足,使课题研究按期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发表相关论文。

团队间的交流、默契也必不可少。与超声科合作,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团队辗转峨边、马边、金口河等地,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工作;与身心医学科合作组建了“双心”医学,坚持“双心”共同查房,率先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结合起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牵头组建心脏大血管外科-体外循环组-超声影像科-重症医学科四维一体的团队,就临床出现的病理情况组织团队开展讨论学习……

“光是3月份我们就做了近百台手术。”周洋说,别说乐山,眉山、雅安、自贡、宜宾、凉山州这些地方,寻着“乐山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名片而来的病人也不在少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