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记者 王正元 实习记者 张婷)1981年,只有19岁的邝晓萍参加了税务工作,这一干就是35年。35年间,从初触税收的青涩陌生,到税收领域的沉着干练,邝晓萍逐渐蜕变成为泸州税务系统的业务能手。明年2月邝晓萍就将退休了,但现年54岁的她,却没有一点临近退休前的放松,还是一如既往保持“拼命三郎”的作风。原因无他,和身边的同事都在围绕“营改增”忙碌。
坚守 加班加点力推“营改增”
今年5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工作将全面推广开来。邝晓萍在这次“营改增”工作中,负责处理数据交换工作。由于要处理的数据过多,对数据进行筛选、比对、补漏对需要大量的时间,于是加班再次成为了邝晓萍的选择。
邝晓萍和同事就营改增问题讨论
“小樊,地税传递的‘营改增’资料没有纳税人销售收入和所得税税种登记信息,纳税情况及部分发票使用情况也不够清楚。”4月11日上午,泸州市龙马潭区国税局征收管理科科长邝晓萍联系龙马潭区地税征管服务股工作人员樊明武,协商完善“营改增”数据传递,落实国地税合作事项。4月12日晚23点,邝晓萍和樊明武克服注销户、非正常户、待清结算户、临时纳税户等数据提取量多、繁杂的困难,连夜整理并传递数据。4月13日上午,地税按需传递了2013年到现阶段的“营改增”有关信息近10万条;征管科及时整理出所得税税种登记信息1361条,纳税人发票使用情况4775户80452笔,纳税人申报信息近16000条,数据分门别类、系统完整,为金融业、建筑和房地产业、生活服务业的国税征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 “拼命三郎”35年如一日
邝晓萍从事税务工作的35年间,先后从事了税收票证、税收经费会计、税收会计、统计、税收计划、纳税服务、政策法规和税收征管等工作,亲历和见证了我国税收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每一次税收改革,邝晓萍都在一线岗位,对于她而言,加班算得上是“家常便饭”。“可以说是没有下班时间,中午就叫外卖,吃了之后又继续工作,有时候晚上十一、二点钟都会有纳税人打电话来问报表的问题,也得讲清楚,要对得起别人的信任。”邝晓萍说。
“我工作几十年,没有看见谁像你一样经常都在加班、都在忙。”邝晓萍的老公看到妻子没日没夜的加班又心疼但又没有办法。凭借着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工作素质,2010年,邝晓萍被四川省妇联和四川省国税局评委了“三八红旗手”。而她所在的办税服务厅,也先后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省级“先进集体”、市级“最佳文明办税服务厅”等荣誉称号。
随着“营改增”的推进,办税大厅“热闹非凡”
坚信 责任第一保持拼劲
邝晓萍的儿子在上幼儿园时,绝大多数都是由邝晓萍的老公负责接送,邝晓萍偶尔接一下还会出“问题”。要么是因为要赶手上的工作,要么是在和纳税人沟通解决事情,每次都要迟到,幼儿园老师一直照看着孩子等着她去。而孩子上了小学以后这种情况也没有改变,因为一门心思钻在工作上,她在自家楼下为孩子联系好餐馆,常年孩子在餐馆解决午饭。
“为什么别人的妈妈都在陪着他们玩,我的妈妈却每天都在加班呢,每次忘记带钥匙还要跑到妈妈的办公室去拿。”这是邝晓萍儿子小学时所写的作文,一次偶然的机会邝晓萍看到了这篇作文,这让邝晓萍感到有些内疚。
如今儿子长大了,考上了另一所城市的税务局,如今同样忙碌在“营改增”的工作中的他更能理解母亲,也继承了母亲“拼命三郎”的工作风格。“做一项工作就要做好、做精,要担得起这份责任,就要不断学习、保持拼劲。”邝晓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