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高新区邦立中级汽车制造。
牟 科摄
不久前,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计局、公安厅和民政厅核实认定:泸州成为四川5个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之一。
2016年3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泸州定位为成渝城市群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200万。
立足国家规划,泸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围绕“山水绿色、宜居宜业、区域中心、中国酒城”的城市发展理念,做大城市骨架、做强城市产业、做优城市功能,加快建成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成渝城市群南部区域中心城市。
当前的酒城泸州,辐射能力、集聚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宛如一个大磁场,正成为川南、黔北、滇东、渝西等周边地区6000万人的吸睛之地。
规划引领:
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大格局
规划是城市的“成长坐标”。
如何加快建成成渝城市群南部区域中心城市?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说,规划必须先行,尤其要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和统筹性。
泸州中心城区,长江、沱江交汇于此。按照“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和“沿江组团、北进南拓、东接西延、拥江发展”思路,该市规划蓝图愈发丰富多彩——
以“到2020年,中心城区要形成建成区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200万的大城市骨架”为龙头,沿长江、沱江两岸进行城市规划建设,不“摊大饼”,多“蒸小笼”。
同时,科学布局沿江区域产业和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文化等配套设施,加快老城区改造提升和新城建设,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的管控。
泸州强化“多规合一”,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各类规划统筹起来,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以规划为统领,泸州城市一天一个新模样: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和谐宜居、生态空间显山露水。融山水于城市之中,嵌城市于山水之间,该市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更是超40%,形成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格局。
正因如此,近年来,泸州中心城区每年以8万至10万人、8至1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容”。该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已由2012年底的101.1平方公里增加到135平方公里、人口由101万增加到136.2万。目前,在中心城区购房的外地人占10%,在泸州就读的外地学生有5万多人。
泸州构建起了“一主、四副、多点”的新型城镇体系,中心城区、4个县城、重点镇竞相发展。在功能互补、梯次衔接的底色下,全市城镇化率已达47.5%。
“随着沱江新城、长江生态湿地新城、泸川新城三大组团拔地而起,我市‘一核、两城、三园、多点’的区域中心城市空间格局正加速呈现。”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强说。
集聚产业:
产城一体,筑牢发展根基
2月27日,泸州市主城区至泸县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动工。
除了能让泸县更好更快地融入中心城区“怀抱”,开建这个计划总投资超66.4亿元的项目,泸州的另一目的是为调整产业结构做准备:加快建设有轨电车,将带动轨道交通、机车维修、机车核心零部件等关联产业发展。未来,这是该市现代制造业的接续产业。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工业又是城市经济的重中之重。”蒋辅义强调,要大力发展高端城市业态,加快产城一体融合发展。
在该市中心城区周边,泸州国家高新区、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三足鼎立”,白酒、化工、能源、机械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智能电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日前,在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深圳市赛博宇华电子科技集团旗下的深圳市友信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万平方米厂房装修火热。
“今年4月投产后,公司主要生产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在泸州投巨资打造智能手机配套生产基地和出口生产基地,信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谢磊有底气,“泸州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未来公司产品可直接南下进入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每年产值预计将达8亿元”。
泸州还统筹完善园区承载功能、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同步推进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商贸、旅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以及都市农业等现代农业跨越发展。
目前,泸州三大园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78.5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以上企业超500家,占全市的75%以上。在此基础上,2016年,三大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50亿元,同比增长19.5%。
强大的产业平台推着泸州经济社会发展一路高歌:近年来,该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和川滇黔渝结合部9个城市前列。
泸州在三大园区基础上“裂变”出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和空港产业园茁壮成长,信息技术服务、精细化工、通用航空、含能材料、北斗导航等新的城市经济支柱产业纷至沓来。
强化服务:
环境优先,提升城市软实力
3月1日,川南城际铁路泸州部分强势推进。过几年,该铁路将在泸州北站与渝昆铁路并站,共同拉近泸州与周边城市的距离。
泸州不断强化功能建设,提升在区域中的辐射、集聚和服务能力。
泸州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医疗健康中心和文旅会展中心,丰富区域中心城市内涵。
撸起袖子加油干,泸州人拼出了成绩:目前已构建“水、公、铁、空”立体交通网络,城市交通真正快了起来;普通高等院校数量居全省第三位,医疗卫生资源居全省第二位;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形成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中国(泸州) 西南商品博览会、泸州市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三大展会……
3月18日,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将启幕,看中的还是泸州的区位优势和区域服务能力,目前已有36个国家、地区约300位嘉宾报名参会,参展的境外进出口经销商也达到300多家。
向着目标强劲发力,泸州更是不断刷新长江六桥、沱江六桥等跨江通道项目,云龙机场、隆黄铁路叙镇段等交通项目,西南医疗康健中心、万达广场等重大功能性项目的建设速度。
增强泸州加快建成成渝城市群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底气的,不只是城市项目的精准建设,更在于一大批项目的接踵而至——
翻开泸州的规划本子,渝昆铁路项目、沿江铁路项目、高铁枢纽站项目、轨道交通项目、泸州至永川高速公路项目、三区四县三甲医院项目等格外抢眼。
泸州还抢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契机,把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推进海绵城市、绿色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
每到节假日,挂着川滇黔渝各地牌照的车辆从泸州93公里绕城高速公路8个入口进入市区。外地人到泸州陪家人、过周末,已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