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第二届蔬菜品赏会 4月27日在泸州江阳区举行

2017-04-25 06:10:52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记者:李华刚

鸟瞰董允坝。陈颖摄

小朋友们参观现代农业种植。刘学懿摄

董允坝。江阳区宣传部供图

董允坝的蔬菜工厂。周平摄

4月27日至5月2日,四川(泸州)第二届江之阳蔬菜品赏会将在泸州市江阳区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举行。继2016年四川省首届蔬菜品赏会在董允坝成功举办后,该蔬菜品赏会要办成大规模、可持续的农业知名品牌盛会,进一步提升地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泸州全市蔬菜产业转型升级。蔬菜品赏会在突出新品种、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注重新业态的展示。通过产品品尝、观赏,拓展产业功能,体现都市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打造蔬菜品赏会

推动泸州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4月27日至5月2日,四川(泸州)第二届江之阳蔬菜品赏会将在泸州市江阳区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举行。本届蔬菜品赏会由泸州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农业厅共同主办,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泸州市农业局共同承办,四川省休闲农业协会、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福建中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协办。本届蔬菜品赏会以“绿色江阳·品牌生活”为主题,全面展示泸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打造农业品牌、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的成果,开展农业投资促进合作。

据悉,本届蔬菜品赏会还设计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出实效的多项重大活动。如四川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论坛、优质品牌农产品展等,还有蔬菜万人彩绘、江之阳蔬菜音乐节、江之阳蔬菜迷你马拉松、一元一袋菜、寻宝江之阳等文体活动。

建设示范园区

董允坝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据悉,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集规模生产、研发展示、创业孵化、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泸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基地。园区位于江阳区东南部,享有董允封地、“伞王之乡”、“琼瑶雨巷”等美誉的分水岭、弥陀两镇,距主城区仅11公里,规划面积2万余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按照“八区一带”规划布局,集中打造种植推广区、环境涵养区、新村示范区、研发展示区、电商物流区、水生蔬菜区、创业孵化区、农庄体验区及名优水果带。园区按照“政府引导、龙头引领、大户参与”的模式,以“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为目标,以“川南第一、全省一流、全国知名”为发展定位,突出“优质、高效、生态、科技”四大主题特点,加快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如今,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5.8亿元,建成面积1.3万亩,引进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中绿集团、江苏省农科院等行业龙头,发展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50余户,打造了“江之阳”中高端农产品品牌。建成高标准农田7000亩、高效节水灌溉4000亩,发展露地蔬菜3000亩、科技大棚蔬菜300亩、“农民双创孵化园”300亩,稻蟹种养生态循环基地100亩,建设园区产业道路18公里,建立覆盖全区的物联网远程控制系统和农产品追溯体系。投资1.6亿元的新村综合体、占地500亩的现代园林景观基地、食用菌类生产基地、新型农民培训学校等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力争尽快建成投用。

目前,园区已成功创建为四川省“蔬式生活”主题公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正积极申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16年,园区实现总产值3000余万元,同比增长15%,带动了3000名农民就业,实现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

发展现代农业

江阳区重点抓体系化、规模化

江阳区作为泸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中心,是著名的“晚熟龙眼故乡”、“优质高粱酿酒基地”、早春蔬菜生产重点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建设示范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龙眼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强县、省级现代农业重点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

如今,江阳区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已初步形成。江阳区按照“发展都市农业,做优示范品牌”的思路,着力推动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成立全国资农业公司、引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设立近亿元的农业专项基金、建立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全省首个农旅特色小镇、注册“江之阳”农产品地域品牌,打造了乡村旅游示范点8个、全产业链农产品加工基地2个,形成了“一园五基地”的产业布局,基本构建了特色、科技、高效、绿色、安全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不仅如此,江阳区的现代农业,还实现了特色产业规模发展。江阳区大力发展优质粮油、早春蔬菜、特优水果、酿酒高粱四大特色产业,建成粮经复合基地3个、蔬菜万亩示范区10个、水果万亩示范区4个。2016年,粮食种植面积46.3万亩、产量21.2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23.6万亩、产量63.6万吨,水果种植面积14.9万亩、产量6.9万吨,高粱种植面积9万亩、产量2.7万吨。

另外,江阳区对现代农业的扶持政策也持续升级。江阳区不仅建立了现代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支农资金每年增长不低于10%,还依托区属2A级国资公司——兴阳投资集团,通过企业发债、项目收益债和银行贷款,争取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6亿元。成立兴阳农业担保公司,设立1500万元现代农业融资担保基金,有效解决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融资难题。出台《现代农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以奖代补项目资金实施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15个,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实施扶持。

塑造区域品牌

“江之阳”构建立体供销体系

据了解,“江之阳”是江阳区国有独资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泸州绿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于2016年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品牌定位为有机、环保、绿色、品质,业务涵盖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全程冷链配送物流、电子商务、农业营销等。“江之阳”以“公司+基地+品牌形象店”与“互联网+”相结合为模式,致力为城市中高端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美味、便捷”的个性化餐桌解决方案,采用自建和联营的方式建设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平台,通过官方网站、移动终端APP和连锁社区店构建立体化的供销体系,打造社区O2O生活,引领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

目前,“江之阳”以董允坝国家农业示范园区为起点,耗资5亿元完成了万亩优质农产品基地的自建,正在积极与全区乃至云贵川等地区高品质农业产业基地和供应商进行深度对接,认证并联合营运有机、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将构建以泸州为核心,兼顾云贵川等地区的多气候带优质农产品供应布局。同时,“江之阳”今年准备发展10-20家品牌形象店,为全泸州人民提供“安全、健康、美味、便捷”的农产品服务。

泸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点击

以“三调”为抓手 泸州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泸州大力推进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建设,深入实施农村改革和产业融合,现代农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2016年,泸州全市农业总产值298.6亿元,增加值实现180.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450元,通过农业产业脱贫减贫5.33万人。

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泸州以“三调”为抓手,正在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一是调优产品结构,提升供给质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农业供给体系,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种植结构,积极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的新型种养融合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绿色蔬菜、精品水果、现代养殖业等八大优势产业,计划今年经饲作物面积占种植业比重提高1%,优质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80万亩以上,酿酒高梁面积稳定在70万亩以上,绿色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18万亩,精品水果面积达到129万亩,茶叶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新改建林竹18万亩,年出栏生猪390万头、牛羊66.7万头(只)、林下鸡1680万只,水产品产量达到8.3万吨。

二是调好生产方式,推动绿色发展。着力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产方式。全面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控制农业用水的总量,有效提升利用系数;保持主要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27%以上,主要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37%以上,确保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6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3%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提高2%,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全力推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创建工作,确保无重大农产品安全事件、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三是调顺产业体系,推动三产融合。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推动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加快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以发展龙头企业为抓手,高标准打造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今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160亿元。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15个。推进董允坝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泸州柑橘文化博览园、温氏集团泸州100万头优质生猪一体化等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75.16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31.61亿元。着力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川蔬菜产业发展点击

抓住优势特色 四川着力打造2000亿蔬菜大产业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和冬春蔬菜生产基地,生产的蔬菜以天然、生态、优质享誉全国,备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四川将抓住优势特色,加快结构调整,补齐发展短板,着力打造2000亿的蔬菜大产业。

建设特色蔬菜优势区。四川将重点打造蔬菜的四大优势区,一是以稻菜轮作为主的600万亩冬春外销蔬菜生产区,巩固“南菜北运”蔬菜基地地位。二是针对我省春秋淡季蔬菜供应缺口,分别在攀西、盆周山区建设2个100万亩淡季保供蔬菜生产区。三是围绕蔬菜加工企业聚集区,建设300万亩蔬菜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四是做大做强莴笋、辣椒、大蒜、魔芋、黄花、羊肚菌、毛木耳、银耳等400万亩特色优势蔬菜基地。

提高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四川将加大低产低效蔬菜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五网”配套。建设一批区域性和县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提高集约化育苗水平和优良品种覆盖率。组装、集成、示范、推广一批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实用栽培技术,引进、研发适合我省产业需求的农机具,探索全程机械化发展模式。建设高效节能的大中小棚,探索形成利用棚架设施发展蔬菜生产的好模式。

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川将大力推广应用肥水一体、避雨栽培、绿色防控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菜-稻”水旱轮作、粮经复合栽培,积极发展种养循环农业。加强投入品监管,建立蔬菜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制度。以农业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和园艺作物绿色高产创建活动为契机,推进全省蔬菜绿色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四川将加快建设采后产地商品化处理设施及冷链运输,提高产品档次,扩大销售半径,增加产品效益。巩固提升以四川泡菜为重点的蔬菜加工业,积极发展脱水蔬菜,蔬菜汁、酱、罐头、饮料等加工产品,丰富蔬菜产品种类,提高产业附加值。开发“三品一标”中高端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因地制宜依托产业基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四川还将深入挖掘我省莴笋、芹菜、辣椒、大蒜等蔬菜产品特色,培育打造知名品牌。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两条途径,拓展四川蔬菜外销渠道。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支持电商、微商发展,促进产销对接。继续办好菜博会、品赏会,借助各种博览会、展销会等平台,开展四川蔬菜产品宣传推介,展示四川蔬菜品牌形象。

本版采写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李华刚摄影刘学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