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从白招牌社区:“无”字招牌到“金”字招牌的蜕变

2020-04-07 17:51:4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彭焘

——江阳区南城街道白招牌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纪实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向丽)“白招牌”是因相传的一块“无”字招牌而得名。泸州市江阳区南城街道白招牌这片土地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泸顺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朱家山石园陈列馆,也是“奥运五金王”邹凯的体操启蒙地,这里还有提倡“百姓舞台、金字招牌”为党建品牌理念的白招牌社区……

多年来,白招牌社区以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着力的方向,搭建起“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平台,使得党组织向心力与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结对子共谋合

一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能踩出阳关道。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单靠社区“单打独斗”无法解决。白招牌社区党委也深知这个道理,如何能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成为了社区面临的一大难题。经过社区党委的深思熟虑,同辖区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进行结对共建的探索思路油然而生。此后,社区党委负责人以三顾茅庐的精神同驻区单位积极协商,终于在2018年3月,同辖区四个企、事业、学校单位基层党组织进行了结对共建,整合辖区内共建单位的组织、人才、场地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自从同辖区单位结对共建后,社区的活动多起来了,我们从这些活动中不仅感受到了快乐,也同邻里的关系相处得更加融洽。”社区居民黄烈本说。

通过开展一系列共建活动,把“社区家长学校”带进了学校,把如何正确认识金融诈骗等知识宣传到了楼院,将关爱残疾儿童和留守儿童落实到实处,通过同共建单位开展义诊活动,把科学的健康知识带进了千家万户……

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使社区面临着摸排任务重、社区人员少的困难。这时,社区充分发挥共建单位的力量,通过电话摸排的形式,摸清了重点地区外来人员的信息,为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社区党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同辖区所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进行结对共建,以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的,共同谋划区域发展的美好蓝图。”

拆柜台搭平台

“以前走进白招牌社区服务大厅就看到一排冰冷的柜台,社区干部坐在柜台内,总感觉隔了一层。如今服务大厅经过提升打造后,变得更加温馨和亲民了,进门就有首问接待,社区服务更加热情,使得我在隔壁买菜后经常都会来这里坐一坐。”社区居民周静说。

2019年10月,经过街道和社区的科学布局、精心设计,把白招牌社区打造成为泸州市第一个“开放式办公”、“亲民式服务”的社区。不仅把社区换成了明亮的、清新的、舒适的风格,在服务上也实现总体提升,让社区干部的思路从“事随人走”向“人随事走”转变。

近年来,社区紧紧聚焦聚力“一站式”服务,不断创新工作实践。一方面通过规划日常工作,实现便民服务事项“即来、即办、即时办结”,减轻居民办理业务来回奔波的负担、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办事群众的满意度。另一方面采取“帮传带”的方式,社区全体工作者做到“人人熟悉业务、人人会操作”。另外,社区通过加强工作人员作风管理,不定期开展督促自查工作,实时监督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及时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规范窗口服务,不断提高办事效率,保障居民的服务需求。

“以前,开展退休认证工作,像腿脚不便的老人都得到社区现场来进行认证。现在,家里的老人要认证,只要我扫下二维码加入社区退管群,将老人的身份证和照片传过来就可以认证了,这样既方便又快捷。社区工作人员还教会我在网上进行认证,让我足不出户就可以把事情办好,真正享受到了党的好政策。”居民张玉说。

抓资源显特色

白招牌社区拥有3000多平米的活动场地,体育广场上有一个专门为举办大型文艺演出而修建的“百姓舞台”,在这里无论是谁都可以把最拿手的经典节目展示给大家。

江阳区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也落户于此。常态化的组织和开展丰富有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着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的作用。

社区还以“党建+志愿服务”的模式,发动“社区+社会组织+志愿团体+社工+N”的志愿服务力量,组建了49支志愿服务队伍,拥有五大志愿服务项目,大力倡导和鼓励各志愿团体和志愿者发挥专长,以“生态环保”“孝老爱亲”“扶贫济困”“平安建设”等为主题,开展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逐渐形成社区服务的特色和优势,把温暖送入千家万户。

“以前我们团队要是遇上下雨天就无法排练,白招牌社区党委知道我们的难处后,主动让我们在党建活动室进行排练,这样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我们都不怕了,这要感谢社区党委,给了我们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岁月演艺团团长张玲玲说。

社区党委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社区党委积极探索,紧抓资源特色,以“4+2+N”的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而这些活动都依赖于我们社区各个文艺队伍的支持,当社区举办活动时,这些文艺团体都有很多很好的节目献上。截至目前,社区已举办了四场大型文艺汇演。”

通过和社区文艺队伍的通力合作,充实党建内容,搭建起为居民、辖区单位服务的空中桥梁,实现“双赢”,不仅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还为社区打造了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微治理促和谐

“我们小区坡度大,院坝坑洼不平,前后两道门,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社区党委知道后立即组织行动,为我们小区安装了监控,修整了路面,还安装了手扶栏杆等,使得我们小区面貌大变样。去年底还选举了新一届的自委会成员,真正的使我们小区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人防小区80多岁高龄的邓永秋表示。

近年来,白招牌社区积极推进“党建引领+小微治理”,把基层治理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地方经济发展的政治任务来抓好、抓实。深入推进小区治理,集中力量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

社区强化疏导稳控,及时掌握矛盾苗头,及时化解矛盾纠纷,2018年协调矛盾纠纷32起,化解矛盾纠纷32起;2019年协调矛盾纠纷38起,化解矛盾纠纷38起,化解率纷纷为100%。截至目前,已协调矛盾纠纷3起,特别是注重疫情期间的矛盾纠纷协调,有效地促进社区平安创建工作,消除了信访隐患,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多年来,白招牌社区获得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级“六无”平安社区、四川省示范家长学校、市级幸福美丽新社区文化院坝、市级文明社区、区级文明社区等荣誉。在这些荣誉背后离不开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以及居民的支持与肯定。这些荣誉也同时鞭策着白招牌社区党委继续积极探索、砥砺前行,把这块“无”字招牌变成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