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友:身残志坚带领乡亲致富奔小康

2018-05-25 11:21:10来源:四川科技报编辑:田珊廖梅

20180525B1_副本.jpg

李武友给梨树修枝

  “创业成就梦想,奋斗致富奔康。”在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乡光辉村,提起李武友,十里八乡的乡亲无人不知。其中,不少村民还通过他的帮助走上了致富路。

  李武友是马边建设乡武友优质果、苗协会理事长,一直从事优质水果种植和果苗繁育工作。他身残志坚,靠种植果树脱贫致富,并以大爱之心助人为乐,帮助周围的贫困村民和残疾人脱贫致富。在今年初举行的四川省第二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李武友凭着突出的成绩荣获脱贫攻坚特别奖。

  近日,记者一行走进光辉村,实地探访李武友创业致富路。记者见到李武友时,他正在地里为村民讲解果树栽培技术。

  坎坷人生

  面对困难不退缩

  李武友6个月大时,因不慎摔倒,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致使右手肩膀脱臼未还原、手腕成90度弯曲,落下了残疾。“右手不能自主活动,也用不上力,干活全靠左手。”李武友说,做什么事都需要比别人多花几倍的时间。

  李武友高中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放弃了继续升学的机会,回到农村帮家里打理简单的农活。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种地和养猪,经济十分拮据。他曾有过外出务工的念头,也因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然而,2002年,妻子不幸患上间歇性精神病,为给妻子治病,他花尽了积蓄,还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家当。

  妻子患病后,李武友既要照顾两个女儿,又要照顾病妻,家里家外全靠他一人撑着。面对坎坷的生活,李武友没有退缩,克服种种困难,尽职尽责,把两个女儿扶养长大,16年如一日细心照顾着病妻。

  艰辛创业

  种植果树脱贫致富

  穷则思变。出路在何方?外出务工不适合自己,重体力活更不适合自己,思来想去,李武友觉得种水果、卖果苗或许是条路子。

  1997年,他尝试着种了少量的果树,虽然有了一些收入,但规模小,达不到致富的目标。“有困难就找政府、找组织。”李武友说,2002年,他找县科协给予支持,县科协送了他一批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黄金梨苗和红心猕猴桃苗。为了让李武友尽快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县科协多次出资送他到乐山、夹江、峨眉山、成都等地,实地学习梨树和猕猴桃树栽培技术,并邀请果树专家到基地现场指导。除了认真向专家学习技术外,李武友还买来《梨树高产栽培》等农技图书,边学边干。通过勤学苦练,李武友逐渐掌握了梨树、猕猴桃树育苗、嫁接、栽培等技术。在县科协等单位帮助和支持下,李武友率先在本村建起了10多亩的水果基地,种植黄金梨、丰水梨、红心猕猴桃。

  “土地不够,我就找村民流转;资金不足,就向银行贷款;人手不够,就花钱请民工;果树得了‘病’,就请教县农业局植保站专家。”李武友述说着在创业中克服困难的办法。

  在各级科协、残联和科技局的大力帮扶以及自身的不断努力下,几年时间,李武友的水果基地初见成效。如今,李武友的水果基地已达53亩,黄金梨、丰水梨、红心猕猴桃等产品远销四川、天津等地,年产值达12余万元。李武友介绍说,目前正在对基地的果树实施改良,已完成2/3,改良结束后,年产值可达20万元以上。

  通过种植果树,李武友顺利脱贫致富。“近年来,家里还清了欠账,还有了积蓄,修建了住房,购买了摩托车、三轮车,添置了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日子越过越红火。”李武友高兴地说。

  引领带动

  扩大水果种植规模

  一花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人独富不算富,共同富裕才能奔小康。李武友说,“党和政府帮助我富裕起来了,但我不能忘了身边的困难群众,要带领他们共同致富,才对得起党和政府对我的关怀。”为此,李武友在自己发展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发动本村邻里发展水果种植业。

20180525B2_副本.jpg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带头人。看到李武友的水果产业收入可观,当地群众在他的指引下开始种植果树。

  为了带动更多的人发展水果种植业,2008年,李武友牵头成立了马边建设乡武友优质果、苗协会,2016年,成立了马边武友水果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公司负责对外销售;协会负责统筹协调,提供种苗和技术;基地搞生产;农户齐参与。

  据李武友介绍,在基地建设上,统一建设标准与规格,走“绿色、天然、生态、有机”的路子;在创建品牌上,创立了“武友”牌产品;在种苗上,主推丰水梨、黄金梨、红心猕猴桃3个品种,并不断推陈出新,改良新品种;在技术上,通过院坝会、农民夜校进行讲解,印发宣传资料,利用短信、QQ群、微信群培训等方式,讲授种植、嫁接、修剪、梳果、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在销售上,以市场保护价统一回收,统一外销。经过不断探索,协会在该村走出了一条“建基地、创品牌、占市场、保增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路子。

  经过10年的发展,协会现有正式会员1084人,带动农户3240户,发展优质水果种植面积1250亩。2017年,因水果质量好、盒装份量足、价格合理等原因,产品供不应求,产值达3200万元,会员人均年纯收入达6420元,高出当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2%。

  近年来,协会带动了该县建设、劳动、下溪、荣丁等15个乡镇34个行政村的农户发展水果种植业,水果已成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同时,果苗还辐射到乐山、眉山、广元3个市的马边、沐川、犍为、五通桥、仁寿、苍溪等6个县(区)。

  精准扶贫

  助贫困户致富奔康

  马边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作为先富裕起来的致富带头人,李武友始终把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己任。

  为了帮助残疾人和困难群众发展产业,协会为其赠送果苗,免费提供技术服务等。李武友介绍,协会为柳吉元家赠送了300株黄金梨苗,见效后年收入达8000元左右;为余本强家赠送猕猴桃苗600株,见效后年收入达1万元以上。

  为了帮助贫困户就业,协会聘请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基地务工,让他们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每人每天能赚80~100元的劳务费,年人均劳务收入可达4000余元。

  以前,建档立卡贫困户不懂技术,果树要么不结果,要么遭受病虫害;不懂包装和营销,水果卖不出去,甚至烂在树上。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缺乏种植技术、管理技术和营销知识,李武友经常到贫困户家中或田间地头,通过培训讲授种植、管理技术和销售知识,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熟练掌握水果育苗、果树嫁接、梨园套种、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改变贫困户销售理念。

  此外,协会还通过不断引进和推广名优特新产品等,增强水果产业发展后劲,努力提高贫困户水果种植效益。“通过协会帮扶带动的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10多户,在水果种植上,户均年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李武友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8年,协会种植基地被乐山市人事局、市残联授予“乐山市残疾人就业扶贫先进基地”;2014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李武友也荣获“乐山市残疾人致富带头人”“四川省科协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对于今后的打算,李武友表示,将扩大规模,改良品种,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水果产业,让“武友”牌水果走出马边、走遍全国,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奔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