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西充 66岁“机长”成摄影潮男

2016-09-30 06:50:18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陈乐

蒲南平航拍祭孔。

蒲南平航拍的西充县城。

骑摩托,挎上两个摄影包,头上还有无人机盘旋,到处寻找拍摄的角度和景点。南充西充县一名66岁退休老人,是一名摄影发烧友,爱上摄影爱上生活。

祭孔大典他从西充带来无人机

9 月 15 日,初秋,小雨。清晨6点半,天刚蒙蒙亮,家住西充县城的蒲南平出门了,骑摩托,挎上两个摄影包,他要去南充城里的文庙拍摄祭孔大典。西充县城到南充,不像他平时跑的那些山路,一路平坦,一个小时就到达南充南门坝的文庙。看热闹的市民来了很多,文庙前一块空地上,蒲南平正低头摆弄自己的航拍飞机和专用镜头,同时用身体挡着随意飘下来的雨滴。为即将开始的祭孔大典做拍摄的准备工作。

大典开始,无人机起飞,在文庙上空低回盘旋,通过遥控器,蒲南平操控着无人机的高度,调整机上的镜头和角度。在众多摄影爱好者中显得那么独特和另类。

须发花白,骑摩托到城里“赶会”,而且用上了时髦的无人机。66岁的“机长”有着怎样的人生?

免费拍摄西充航拍第一人

1969 年,19 岁的蒲南平“上山下乡”当知青,萌生了拍照的想法,两年后,买了一部装胶卷的相机,开始摄影。“那时候就是拍着玩,拍劳动场面,拍过年过节,拍老人祝寿,都是免费的。”师范毕业后,蒲南平在西充晋城中学当老师。“开过相馆,免费为学校师生拍毕业照,证件照,后来就七寸的照片只收五块钱。”之后又开过婚纱影楼,拍摄婚庆照片。

60 岁那年,他从学校退休,摄影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6年时间获得26项大奖。“退休工资4000元,每个月只有1000多元用于家庭开销,剩余的全部用于摄影。”妻子有糖尿病,每次出去拍摄,蒲南平要做好早饭,把妻子的药熬好,才骑摩托车去乡下。

2015年国庆,蒲南平翻看相机里的照片,总觉得照片缺了点什么,他萌生了学习“航拍”的想法。网上联系厂家,买了所需的航拍飞机等器材,总共花费两万多。“刚买来也不会操作,刚好侄儿在南充代售无人机,侄儿知道后就主动到家来现场教学。”蒲南平自个儿反复琢磨,练习。“升高、下降、向左、靠右……”,在西充晋城中学足球场,从早到晚都练,一个多月后,就带着器材走乡串户,检验练习成果去了。

“航拍,能够展现大场景,看到大视野,拍出来的照片有立体的效果。”在蒲南平的照片里,地球真正成了圆的。蒲南平已经出版了《西充民间文化传统》等三本画册,都是关于西充本土的人文、自然风光,用镜头更好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平时也去乡下为哪家祝寿的老人、结婚的年轻人免费航拍,做好照片又送到人家家里。早出晚归,夏天的时候早上6点出发,晚上10点才回来处理照片,照片已经装满了3个硬盘,8个U盘。西充摄影圈里,蒲南平成了航拍第一人。

信号不好第一架飞机坠落

在航拍过程中会遇到过哪些困难呢?“航拍主要是掌握即时的风向和风速,以免飞机偏离轨道,还有就是信号的问题。”蒲南平说,有一次,因为航空指南信号不好,飞机升到空中10米时失控,眼睁睁看着飞机摇摆着坠落了下来。“幸好只是坏了一些部件,花了几千块钱换零件。”

有时候为了拍西充的古迹需要深入到地势偏远、没有人烟的地方,有一次去了仙林镇贾大滩半山腰的石窟里拍摄石刻、木雕。“很高,没有梯子,找不到路,就在上面放下绳子拉着,赤脚爬到半山腰。胳膊、腿多处都划伤了。

有一次去去仁和镇的金华寺拍,等夕阳到晚上7点,大雷大雨,路边的柏树都折断了,最后拍到了一组照片,影响很大,金华寺入选了四川一百个景点之一。

蒲南平现在用的是大江无人机,理论飞行高度1200米,实际操作中最多二三十米。每次拍摄他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但只要把控得好,顺利拍摄不成问题。

用双脚丈量这方热土,蒲南平几乎走遍家乡的山山水水,而那个无人机,为他的镜头插上翅膀,让画面更出彩。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苏定伟 实习生 范乙女(受访者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