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

2017-08-17 06:05:27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记者:昔兴琪

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

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内江篇

水稻是我们主要的粮食作物,鱼、虾为无数养殖户带来了不菲的收入,那么水稻与鱼、虾一起综合养殖将会是怎样的光景呢?

8月7日,记者来到内江市隆昌县圣灯镇,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水下尽是撒欢的鱼虾。“稻渔”共生形成了依靠鱼、虾粪养水稻的“稻渔”综合种养。

这种稻鱼、稻虾轮种的生态循环种养,隆昌县从去年开始起步,到现在以完成了适合稻渔的高标准农田改造3.65万亩,分布于隆昌北部、南北以及西北部三个方向。

眼下,随着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隆昌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时,将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中国鱼米之乡”,给予“稻渔”养殖者一定的支持和帮助,生产出更多绿色、安全、生态的优质农产品。

新模式

500亩稻田里 水稻鱼虾共生

在隆昌县圣灯镇,记者看到,一望无垠的稻田,绿油油的一片,煞是喜人。站在稻田边,往水中看,尽是嬉戏的鱼、虾。田上满青稻,水中尽鱼虾,这里形成了鱼、虾、水稻共生的“稻渔”共生新模式。稻田和鱼虾的结合,不仅能更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而且有利于生产出高品质的水稻和鱼、虾。

鱼、虾依靠稻田中的水自由成长,稻田中因有鱼、虾的存在,不能使用农药和化肥,仅以鱼虾的排泄物为养料自然成长。这种稻鱼、稻虾轮种的良性生态循环种养,充分发挥了物种间互利共生的作用,生产出了更多的绿色、有机水稻和水产品。

“今年小龙虾上市,预定电话接得手软。”隆昌县诚隆粮油专合社负责人刘小龙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他在圣灯镇承包了500亩稻田,全用做稻鱼共生,其中320亩用来养小龙虾,180亩养鲫鱼。在6月吃小龙虾的季节,圣灯镇的每个人都在与稻田的小龙虾做着“斗争”,由于圣灯镇“稻渔”共生中的小龙虾口碑好,成都、重庆的很多老板都打电话争相预订。

“今年我投入了一百多万,这是我卖房子的钱。第一批小龙虾我卖了一万多斤,种苗的成本一下就收回来了。”说起收入,刘小龙笑得合不拢嘴。

他告诉记者。目前,除去已经打捞的小龙虾,稻田中还有一万多斤小龙虾。

不放弃

两年探索耗尽存款终成功

刘小龙告诉记者,“稻渔”其实并非新鲜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但那时,人们养的稻鱼,仅仅够自己食用,谈不上为家里带来收入。“现在都大力提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种水果,步人后尘;养畜禽,市场难判,不如在稻田里面养鱼,做点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刘小龙说。

2014年,刘小龙开始做“稻渔”共生,他想“稻渔”共生无非就是在水稻田中放入鱼、虾一起养,很简单,可第一次的尝试让他赔得血本无归,但他没放弃。

5月份水稻投苗时间晚了,就尝试3月份投苗;水稻多了不利于鱼、虾生长就每次少种点……刘小龙就这样一步一步不断探索,每失败一次就积累一次的经验教训,做了两年,亏了两年,耗尽了他所有的积蓄。

终于,在他探索“稻渔”共生的第三个年头里,寻找到了水稻和鱼、虾在稻田中的平衡点,看到了希望。

“今年年初,我们还请来湖北的技术人员指导我们。”刘小龙说,通过自己两年的摸索,及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改良后的稻田,今年收获颇丰。

“我就想,我因为这个变富了,也想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刘小龙说,很多在家务农的村民他都请他们到稻田中帮忙,插秧、收割、喂龙虾等等都可以,一年下来,就工资成本都要上百万。

尝甜头

村民都想要试试“稻渔”养殖

无独有偶,隆昌县黄家镇施家村也靠着“稻渔”共生发展起来了。“最开始,大家都怕亏,所以只有几个村民愿意参与我们这个稻鱼合作社。”施家村支部书记舒字元告诉记者,2015年年底,黄家镇施家村开始进行第一批有规模性的“稻渔养殖”。

那时村上绝大部分人都不支持,无奈之下,他决定和其余几位合伙人一起,以每亩510的价格承包村民的土地,带头先探索。

“我们村旁边有条清水河,流动的干净水源对养殖稻鱼非常有利,所以“稻渔养殖”比较顺利,2016年就赚了钱。”舒字元书记说,看到他们尝到甜头后,不少村民都心动了,便陆陆续续开始一田两用。现在每亩土地赚取的利润都能达到2000元以上了。

新农民

大学生夫妇回乡创业种田养鱼

周丽、谢志君夫妇,大学毕业后,在湖南省娄底市开餐馆,每个月能够挣6000元。就在去年,周丽听在家乡隆昌县做小龙虾加工的父亲说,隆昌县正在做“稻渔”养殖,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可以回到家乡创业,父母是坚强的后盾,而且政府还会给予支持,于是毅然决然的关掉了在娄底的餐馆,和丈夫一起回来了。

今年过完年,周丽就签下了隆昌县普润镇黄龙村的120亩稻田,开始做准备。3月时,第一批鱼苗投入了稻田。

周丽夫妇租的稻田附近就是柏林寺水库,干净、流动的水源为二人养殖“稻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政府为了保证稻田用水,还为我们修建了提灌站”周丽说。

“稻渔”共生,迫使周丽他们在种植水稻时不能打农药,而鱼粪便则是水稻最好的肥料。没有农药,周丽家的鱼都生存的很好,而水稻也长的异常的好。周边的村名看到这一场景,都纷纷来向她讨问技巧,称“也想试试”。对于村民的问题,周丽也是倾囊相授,有问必答。

据了解,周丽不打算现在将鱼打捞起来卖掉,而是用来当种苗,“可能今年过年的时候,就会卖出第一批鱼”。

抓机遇

隆昌大力发展稻鱼共生产业

据了解,隆昌县这种鱼、虾、水稻共养的“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始于去年。

2016年,隆昌县被纳入四川省2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之一,以此为契机,隆昌县按照全省建设“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现代农业示范县的战略部署,在北部、东北部和南部大力实施稻鱼综合种养。

根据规划,隆昌县的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将发展到10万亩。如今,随着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隆昌县已完成了高标准土地改造3.65万亩,分布于隆昌北部、南北以及西北部三个方向。

为大力发展“稻渔”建设生态景观,隆昌县设置“稻渔”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稻鱼共生产业。

同时,将与内江市雨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起打造一个集“有机种植+线上线下共享上午平台+追随监控系统”为一体的智慧农业平台,打造智慧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和智能化水平。

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时,隆昌县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中国西部鱼米之乡”为目标,对“稻渔”养殖者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生产出更多绿色、安全、生态的优质农产品、农副产品。

华西城市读本实习记者昔兴琪图片由隆昌农林局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