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雷氏蛋壳画"申报非遗 方寸壳蛋间 绘出大世界

2017-11-03 06:23:40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

在内江市中区原内江棉纺织厂的职工宿舍里,住着一位“另类”的画家。小到鹌鹑蛋大到鸵鸟蛋都是他的“画纸”。在这小小的方寸之间,花鸟鱼虫、名山大川、人物肖像等皆可呈现。好似一个浓缩的世界,方寸间即为千里,咫尺亦可万变,小中亦见大,变化无穷!

这位“另类”画家就是内江“雷氏蛋壳画”第三代传人——雷文彬。

私塾先生创始

村民以5个鸡蛋换蛋壳画

10月26日,记者来到了雷文彬位于市中区的家里,一进门立刻就被客厅右侧画桌上形形色色的蛋壳画所吸引,这些蛋壳画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不仅有各种动物如马、鸡、牛、雄鹰等,也有著名人物的头像,表现国画意境的风景花鸟画,作品色彩斑斓,形神兼备。小空间展示出生动的大世界,给人一种独特、浓缩的艺术感受。

今年49岁的雷文彬向记者娓娓道来。雷氏蛋壳画要追溯到18世纪90年代,雷文彬爷爷雷时动那一代。雷时动是个普通的私塾先生,但却是个书画双绝的私塾老师,在当地可谓大有名气,然而书画的技艺并没有为雷时动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带来什么收入,仅仅作为一项技能或者爱好存在。

直到某一天,家里吃了一次鸡蛋,当雷时动看到扔在地上的白净鸡蛋壳时,觉得很可惜,突然产生了“蛋壳写字”的想法,而从这一刻开始,雷时动就在“蛋壳画”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一开始雷时动只是在上面写字,后来开始以画为主。雷时动精湛的画艺加上独特的鸡蛋壳,让他迅速出名。甚至在自己的私塾里,雷时动上起了蛋壳画的“兴趣班”。“后来那些孩子的家长都找上门来了告状,说他们的孩子一回家就把好不容易积攒的鸡蛋凿个洞把鸡蛋倒出来,在鸡蛋上写字画画。”雷文彬说起这段趣史仍大笑不止,而家长们在看过蛋壳画后,也被这新鲜的事物所征服,允许孩子们学习蛋壳画,同时一些村民甚至以5个生鸡蛋来换雷时动一个蛋壳画。

重拾“蛋壳”

父亲临终前让他传承下去

说起雷文彬的前半生可谓“履历丰富”,入过伍当过兵做过棉纺工人,还干了近10年的记者。然而,在周周转转几十年后,他依然选择拾起曾经的“雷氏蛋壳画”。“97年我父亲在临终前曾拉着我的手告诉我,一定要将雷氏蛋壳画传承下去!”雷文彬告诉记者。

2011年,离开媒体工作的雷文彬回到家乡,此时不过40多岁的他终于有时间有精力沉下来做自己喜欢的蛋壳画。雷文彬这一代有5个兄妹,但是他们对蛋壳画都不感兴趣,所以并没有跟随父亲雷代吉学习,而雷文彬则是从6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但一开始只是学习书法和绘画,在学习了很长时间后,他才得以在父亲画废了的蛋壳上“操作”,“当时为了满足父亲和我的画画需要,当时家里养了几十只鸡鸭,就为了下蛋。”

从此,蛋壳画伴随了雷文彬的整个童年,渐渐地他在家乡也开始出名。1985年高中毕业的雷文彬与许多青年一样,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四年的军营生活让我永生难忘。”四年里,雷文彬不仅是一名合格的军人,其文艺才华也展露出来,一枚以军营为题材的蛋壳画在沈阳军区空军举办的美术书法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几十年的时间里,虽然蛋壳画我画的很少,但并没有完全断绝,同时书法和绘画我都一直有坚持练习,也因此让我的技艺更进一步。”雷文彬坦言,雷氏蛋壳画一直是自己心里的一个执念,传承三代的传统技艺不能在自己这里断绝。

独特技艺

瓦片灰和香油都是绘画颜料

“蛋壳画的历史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雷文彬给记者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为了申报内江非遗,雷文彬在蛋壳画各方面文化历史上可谓下足了功夫,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今年雷文彬的雷氏蛋壳画成功申报内江市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么蛋壳画由来已久,雷氏蛋壳画又凭什么能作为独特技艺被传承下来呢?“雷氏蛋壳画最主要的特点是蛋壳处理和绘画颜料配置这两方面。”雷文彬介绍,在蛋壳上画画,一定要选土蛋。“而如何清洗、打整干净蛋壳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首先在蛋的底部用工具挖出一个小孔,倒出蛋液。接着,用细针把蛋壳里的那层膜轻轻钩出来,然后用清水反复清洗干净,不然时间一长会发臭。清洗干净蛋壳,放7天就可以了。”雷文彬说的很简单,但记者发现每一个步骤都一套自制的独特工具,这是雷家三代人通过不断总结制作出来的。

而另一点就是颜料,“我的颜料是结合唐卡、国画、油画颜料穿插配置而成,其中更具需要加入了50年时间以上的老瓦片粉末、纯香油、嫩竹笋汁液、多种植物中提取的色素按一定的比例配置而成,而这也是三代人总结来的。”雷文彬说,这样制作出来的蛋壳画基本可以实现永不退色,而这才是真正的雷氏蛋壳画的全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