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夏布之谜:他们为何如此痴迷不悔?

2018-03-31 05:42:09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

夏布画。

向生荣

覃霁月

王少农的夏布画作品。

王少农在夏布上绘山水画。

王少农的夏布画作品

夏布台灯

夏布香囊

夏布香囊

“新时代之蜀我传奇”

特别报道②

“洁白如雪,轻柔胜丝。”这是对一匹夏布的最好评价。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纺织品之一,在几千年的岁月沉浮中,夏布熬过了漫长的岁月,通过数代人的薪火相传,至今仍存留在人们可触摸到的范围内。但在现代纺织品的冲击下,夏布的处境一度十分艰难,甚至快要淡出人们的视线。

网上曾有一句流行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放在夏布的传承保护中,也同样适用。有那么一批人,一直坚忍地背负着夏布在前行,使得这个古老的手工艺不至于失传。

在他们中,有数十年如一日“只知织布”的夏布手艺传承人;也有颇具名气,苦钻科研的书画家;还有辟出一方院落,织出自己一方夏布世界的女性创业者。走近他们,聆听夏布在新时代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夏布传承者向生荣:积年累月只知道织布

向生荣,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隆昌夏布的手艺传承人。

1952年,向生荣出生在隆昌金河村,他的人生跟夏布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今后数十年的岁月中,夏布伴随他走过生命的每一个时刻,几乎成了他的代名词。

向生荣也记不得究竟是什么时候接触到夏布的了。那时的他,刚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

向生荣对夏布的记忆,最早来源于父亲。1950年代,父亲从当地的妇女手中购得麻线,回家将其纺织成布,作为一家的经济来源。“那个时候我还小,我和兄弟帮父亲挽芋子,就是将麻线挽成一个个大小相同的麻团,这样才能放进梭子里去织布。这也算是我最初了解夏布的时候吧!”

到了12岁,向生荣正式学习织夏布,父亲无疑是他最好的老师。那时的向生荣没有想到,所学的夏布会跟随自己一生,他只觉得辛苦异常,疲惫不堪。“那时又在读书,家里很穷,我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回家跟我爸织布。当时年龄小,贪耍不想学,但在父母的管制下,不得不学。”

向生荣这一织,就织了8年,一直到1972年去甘肃当兵后,才与夏布暂别。

5年后返乡,向生荣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夏布纺织的怀抱中。“1995年,我成立了夏布生产厂,当时是夏布生产的黄金时期。从1995年到1997年,我们织的夏布大多用于出口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韩国,当时几乎占到了出口的八九成。”

在向生荣的印象中,夏布历经了几起几落。

1997年后,受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下跌,夏布生产受到一定冲击。到2000年才开始好转,夏布生产渐渐恢复繁荣。

但坚持不到3年,夏布由盛转衰,一步步淡出人们的视线。向生荣回忆当时的场景:“不管怎样,我都还是一直坚持着,不过是多赚和少赚点钱的问题。”

2011年,视力每况愈下的向生荣,不得已关闭夏布生产厂。他织了数十年的夏布,倾尽了半生心血。

向生荣说,织布时,常常一坐就是十二三个小时。但他也没料到,他认为稀疏平常的织布工作,竟无意中推动了隆昌夏布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跟我说夏布怎样保护、传承啊,我想不出来。我能做的就是织布,我也只会织布。”

虽然说不知该如何保护夏布生产这一传统的手艺,但向生荣却用实际行动证明着一代朴实夏布人的坚守。在几十年的夏布纺织生涯中,向生荣培养出了不少徒弟。这些徒弟,成为活跃在夏布舞台上的主力军。

“我经常提醒他们,夏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手工艺。咱们的隆昌夏布,更是祖辈留下的遗产,少说也有上千年的历史。这个东西,丢不得。”向生荣说。

2009年,隆昌夏布编织工艺入选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向生荣成为这项工艺的传承者。

“就隆昌夏布来讲的话,最繁荣的时候,可能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人都在从事夏布的相关行当,养活了很多人。”作为地地道道的隆昌人,向生荣对这些历史信手拈来。

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向生荣的言语中,掩盖不住对隆昌夏布的自豪感:“当时老人们都说,要买隆昌的地,可能还买得完;但要买隆昌的夏布,肯定买不完!”

夏布创新者王少农:让夏布与山水画相融合

如果说向生荣是夏布的传承者,无意中促使了纺织工艺的流传,那么,王少农就是夏布的改良人,有意地将夏布推向了另一个舞台。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多是将夏布做为布料,用来裁衣做蚊帐。但是,如果将夏布运用到绘画领域,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难以想象呢?

王少农,就是该领域的第一人。他不仅开创了中国夏布绘画艺术,更相继发明中国书画夏布以及中国夏布画、中国双面夏布画。在他手中,夏布焕发出了不一样的生命力。

“最早接触夏布的时候,就是在隆昌,做的一个关于夏布的讲座。”当时的王少农,心思并不全在夏布上。意气风发的他,已是颇有名气的书画家,他所研究的,是怎样改良中国书画的绘画载体,使其保存的时间能够更为长久。

没想到机缘巧合下,他遇见了夏布。

业内曾流传过“纸一千,绢八百”的说法,指的就是中国传统水墨画、书法在绢、宣纸上能保存的时间是有限的。

为延长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的寿命,王少农研究起了其使用的载体材料。“当时国人的研究,都是纵向研究,从几千年的历史中去找寻出路,结果始终挑不出用纸作画的局限。我呢,选择了横向研究,从全世界的范围去看不同地区所使用的绘画材料。”

很快,王少农有了发现。

“纵观世界美术史,美术与麻类一直有不解之缘。比如西方油画采用亚麻布,非洲美术采用剑麻织物,古埃及人书写、绘画采用莎草纸(一种麻类),并且用亚麻布包裹木乃伊,经历四五千年也不朽。”巧的是,当王少农考虑把中国的麻当做绘画材料的时候,夏布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

1990年代末,王少农开始了漫长的探寻之路。虽说想法易得,但实践之路总是充满坎坷。

王少农首先遇到的是科学技术上的难题:“为什么中国的古人不能直接在夏布上绘画,而西方的就可以呢?因为西方绘画以油画为主,油可以直接在麻织品上着色。但中国画以水墨画为主,苎麻中的脂和胶,使得夏布就像荷叶表面一般,水和颜色都进入不了,不能固色,也不能固墨。”

把传统的国画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夏布融为一体,开中国夏布画的先河——这个看似有些难以完成的目标,实实在在地在王少农心中扎了根。

想法一旦有了,就“刹不住脚”。王少农一头扎进对夏布画的研究领域中,这一进去就是20多年,直至如今。

搞科研、做实验,王少农靠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在这个领域不断摸索。

“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对麻进行脱脂、脱胶的处理,之后纤维孔才可以吸收水墨,固色和固墨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在历经无数次失败后,王少农调配出了一种固色剂,与颜料调和后,能打开苎麻的纤维孔,让颜料彻底进去。

王少农找到两种古老艺术的交汇点,同时也成为中国夏布画的创始人。“我的研究,其中包含了4项国家级的发明专利。”

20多年的不悔青春,换来得偿所愿。

其实,当初王少农开始这项研究时,身边不乏反对的声音。当时他已初具名气,两幅作品入选初高中语文教材,做一个悠闲自得的书画家,与埋头苦做科研、投身前途未卜的行业相比,明眼人谁不知哪个更好?

朋友中也有边鼓敲得响的,直接问他:“咱们的古人多聪明,他们几千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还轮得到你来研究?”

只是,当时王少农已看出夏布有淡出人们视野和边缘化之势。以夏布画的形式将文人的视线转移其上,多少能对促进夏布的传承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刚开始研究夏布的时候,都还是别人送的。但现在夏布价格年年都在涨,现在最高一匹达到3000多块钱了,我也算是见证了夏布这个行业从日渐衰微到现在愈发繁荣的过程。”王少农说。

夏布传递者覃霁月:倾尽心血织出一方世界

在内江市内的一方院落,种满了制作夏布的原料——苎麻。

晶莹剔透的玻璃房内,织布机静静摆放在正中。阳光透过缠绕其上的经线、纬线,仿若在讲述一段关于夏布的悠长故事。

四五年前,覃霁月入驻此地,开始编织她心中的夏布世界。在这里,覃霁月亲手打造出了一座夏布博物馆,把制作夏布的12道工艺一一展示出来。

覃霁月刚接触夏布时,印象还只停留在童年时期,外婆家的夏布蚊帐。

“我对这个东西并不了解,只是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才接触到了夏布。”覃霁月与夏布的相遇,可以说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夏布成为改变覃霁月人生的拐点。

为能用自己的方式将夏布传递到更多人的眼前,覃霁月辞去工作,单枪匹马地开始了奋斗历程。

覃霁月将公司起名为“夏月”,看似浪漫诗意的名字背后,蕴含着十足的深意:“我希望夏布这一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流入天空的明月,最终照亮大地。”

也许在很多人心中,夏布作为中国几千年的苎麻纺织工艺的载体,应该被束之高阁,供世人敬仰赞叹。但覃霁月偏偏不这样认为,她将夏布做成香囊、台灯、卷轴、台屏等生活化用品,以再亲民不过的形式,融入当代人的生活中。

“大家都觉得,夏布这个东西,好高大上呀!但夏布在古代,就是一种布料,拿来做衣服、做蚊帐,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夏布是应用品,所以就应该将它应用到生活中去。”覃霁月说。

不管是用夏布做成观赏性屏风,还是兼备实用性的夏布台灯,抑或小巧精致的夏布香囊,每一个产品中,都有着覃霁月对夏布的拳拳真心。

将夏布打造为极具风格的伴手礼,是覃霁月正在做的事情之一。“我是内江人,内江现在很出名的是大头菜和花生酥,伴手礼都喜欢这些东西。但不要忘了,内江是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作为张大千的故里,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昌夏布的发源地,我希望用更有文化性的伴手礼,来丰富人们的选择。”

不仅如此,除去有实物的载体,覃霁月也愿在潜移默化中,让夏布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覃霁月的小院中,她将餐饮、茶艺以及民宿跟夏布结合在一起。客人们在馥郁芬芳的茶香中,也许会不经意看到用夏布做成的装饰品摆放在手边。“他们觉得好看,随时可以买走,这也推动了夏布的外销。”

覃霁月的院落中有一台织布机,手工艺体验,是她传递夏布文化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在这儿,人们可以体验到夏布的纺织过程。他们能自己织一个小的布包和香囊,直接带走。”

覃霁月还经常带着这台织布机走进校园,举办与夏布相关的公益性讲座。

家境优越,毕业于国内知名大学,并有着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工作经历,覃霁月有着足够出彩的身家背景和高的起点。但在投身夏布事业时,却并非一帆风顺。

“在这条路上,我也经历过失败啊!我从小到大没怎么考虑过钱的事情,但为了做夏布,我卖掉了房子。而且,我也才晓得,原来几十万在很短的时间内是可以分毫不剩的。”覃霁月说。

前路虽然坎坷不平,但覃霁月仍然保持对夏布的赤诚之心。“我只是想为夏布做点事情,我是真正热爱这个东西。我不是夏布的传承者,但我想成为夏布的传递者。”

覃霁月觉得未来可期:“我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但在做夏布的过程中,我愈发感受到了其中的魅力。我身边有200多个夏布的忠实粉丝,说明这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事物。”

千年夏布,历久弥新。除上述3人外,还有许许多多为夏布无私奉献的人。

2017年3月,内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隆昌夏布等部分濒危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口述史拍摄,进行抢救性记录。

“我们的做法是,通过传承人对从事非遗项目的主要事迹、专业成就、目前处境等进行实录讲述,全面、系统、真实地记录非遗项目传承情况,激发人们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关注,更好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内江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曹永胜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