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税改一年间

2017-09-05 06:54:44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攀枝花探索城市转型,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资源发展冬季康养产业。本报记者何海洋摄(资料图片)

  变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一字之差这个资源型城市、相关企业的命运因此发生巨变

  深阅读

  资源税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6年7月,攀枝花全面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这个因矿产资源而兴、后又受矿产资源所困的城市,由此迎来崭新的契机。

  资源税改革对于资源型企业、城市,以及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影响重大。

  □魏冯 本报记者 梁现瑞

  废渣之变

  过去资源税从量计征,低品位矿开发成本高,被当作渣土丢弃;改为从价计征,堆成大山的“渣土”重新变成资源

  攀枝花朱家包包铁矿,是当地的功勋矿山,其3亿多吨的矿石储量,为当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撑。

  8月22日上午10点过,记者从市中心出发,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颠簸,到了矿山。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漏斗形矿坑,坑口到坑底约有几十层楼高。从坑口往下看,正在坑底作业的几台挖掘机,就像玩具车一样大小。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如今坑底只有一个足球场大小了。面积还会继续缩小,意味着这个矿山的生命将走向终点。

  “终会有这一天的。”站在坑口,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近20年的矿山技术员钱永聪语气里透露着几分不舍和迷茫,“矿挖完的那一天,到哪里找饭吃?”

  距离矿坑几十米远的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表外矿作业区一片喧嚣,几台大型的选矿机正轰鸣着将成堆的矿石吸进机器,进行磨碎、筛选。

  表外矿,是指品位介于地质边界品位和最小工业品位之间的块段。攀枝花当地把含量在15%-20%之间的矿段认定为表外矿,品位低于15%的则被当成废石。

  说起这个作业区,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铁矿矿长张国兵感慨万端。

  这个作业区建成于5年前,初衷是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应对矿产资源枯竭。不巧的是,当年钢铁产业遭遇严冬,上下游产品价格暴跌,作业区刚建好就停了下来。

  攀枝花地税局积极向上汇报争取,提出的建议被部分采纳并写入资源税改革方案。

  2016年,资源税改革推开,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从量计征变为从价计征。“变化大得很。”说起这场改革,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财务部长蒋巧林体会很深,之前,无论矿石品位高低,市场价格的贵贱,资源税标准都是一样的;改革后,是按照销售额来征税的,市场价格高,税就多,反之,缴税就少。

  张国兵接过话头:“之前按重量征税,好的差的一个标准,我们肯定不愿去搞低品位矿,爱富弃贫。”

  现在是贫富俱爱。蒋巧林算了一笔账:朱家包包每年会有800万吨左右的表外矿,按从量计征,每吨5.7元,就是4560万元的税收。改革后,资源税税率为销售额的4%,800万吨表外矿大约能生产100万吨铁精矿,按每吨销售价300元计算,只需缴纳1200万元的税收。

  “按照现在的行情,我们用同样规模的表外矿,缴纳的税款只是改革前的三分之一。”蒋巧林说,正是这样,这处表外矿作业区被激活了。

  张国兵带记者来到距离矿坑几公里外的排土场。一条自动传输带正源源不断地将矿山里的矿渣运输过来,几十年日积月累,这里已经堆成了一座大山。据测算,这座弃土场超过4亿立方米,这些废土中其实含有10%左右的铁矿,之前没有开发价值,现在也准备开发利用了。

  企业之变

  资源税改革减负效果明显,经营状况大幅度改善,负担轻了,有能力搞技改、发展新产业

  46.5%,这是攀枝花今年1-7月比上年同期的企业资源税费平均降幅;9.3%,这是同期攀枝花地税局资源税入库数总体降幅。资源税改革以来,企业税负担大幅度降低了,但资源税总额却只有小幅缩减。

  为什么?攀枝花地税局副局长彭骏给出答案:资源税改革大幅度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企业通过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培育了全新产业,而这些新产业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源税的减收。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通过对表外矿的综合利用,一年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同时新增税收1200万元。

  “情况好多了!”8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攀枝花盐边县的四川龙蟒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负责人张玺说起经营情况,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今年前7个月,公司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0%,利润也大幅度增长。

  两年前,记者来公司采访,张玺正谋划着拍卖公司的车辆呢。

  随着去产能深入推进,市场供需情况出现变化,加上龙蟒集团和河南佰利联并购完成,行业整合度进一步提升。去年,公司生产的钛白粉连续11次涨价,从每吨1.1万元涨到1.9万元。资源税改革又让企业少缴1600万元税,负担轻了,公司有能力投了4个技改项目。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也取消了近900万元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迄今已节约税费近6500万元,减负近43.98%。省下来的这些费用,准备用来发展康养旅游业。

  政府之变

  税收和企业经营联在一起,税务部门必须关注市场情况,企业与政府成为命运共同体

  8月30日,攀枝花市陆零壹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会计周丽斌通过市地税局的微信公众平台,查询仁和区国地税联合办税大厅办理业务的情况。“有了‘一键查’,我能自行安排时间就近办税。”

  “一键查”是攀枝花市地税局推出的“便民办税服务套餐”之一。地税国税合作,联合办税,建立3个同址办税服务厅和7个分类办税服务厅,还在车管所开通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办理车船税……

  “便民是政府的责任。”对于这些便民举措,彭骏有自己的视角。

  此前的资源税计税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简单粗放的,不管市场状况,不顾企业盈亏,该收多少收多少。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政府的税收和企业的经营状况、市场情况联系在一起,企业与政府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成为命运共同体。

  也有挑战。攀枝花市地税局第一直属税务分局副局长张晓梅对此深有体会。从量计征,税务部门只需要摸清企业的采矿数量,基本就万事大吉。改用从价计征,税务部门不仅要摸清量,还得摸清价,尤其是后者,是随市场变化的,极端情况下,一天几个价都可能,内部价和外部价不一样,春天价格和秋天价格不一样。这无疑增加了税务部门的工作量。

  如何应对挑战?在张晓梅看来,首要一点是必须加强和企业的联系。“我们会随时关注企业的经营情况。还会根据品位高低、期货市场等,综合考察市场价格。”

  现在,税务部门到企业的次数大大增加了,1个月就把过去1年的量都跑完了!

  “如果企业压低销售价格,少缴税款怎么办?”记者抛出疑问。

  今年上半年,当地一家企业就采取关联交易低价将产品销售给关联企业。

  税务部门堵住漏洞的办法是,加强部门联动,监控市场价格,加强数据比对核实销售数据。“部门联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不能埋头收税。对资源税实施精准征管,才能确保税收不流失。”张晓梅说,上述企业的低价销售行为,就是在监控市场行情时发现的。

  城市之变

  过去钢铁独大,现在第三产业加速崛起,税收贡献增加,钢城在向康养基地转变

  8月29日,攀枝花市区,一场“康养+医疗”项目推介会在某酒店举行,共推出项目15个,总金额117亿元。其中的天音医养产业园项目、中汇爱五福(攀枝花)康养中心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金额达52亿元。

  过去几年,攀枝花这样的康养项目推介活动比比皆是。这些推介活动显示了一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而资源税改革,正是城市产业升级、转型的推手之一。

  攀枝花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服务业投资已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62%。今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长7.4%,分别比一、二产业快3.3%、2.4%,GDP贡献率达31.4%,比去年同期提高16.8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

  税收的数据也可看出端倪。今年前7月,攀枝花第三产业税收同比增幅6.66%,远高于去年同期。

  “资源税改革像一把钥匙,一定程度上搅动了全市经济结构。”攀枝花市统计局副局长陈世军认为。以钢铁为主的工业经济一度占到攀枝花市GDP的90%。税改以来,全市生铁、粗钢产量下降,煤炭、钢铁等行业增速放缓,而第三产业加速崛起。

  2016年9月,攀钢集团正式进军康养旅游产业。陈世军认为,这或许是钢城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风向标。本报制图/朱濉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