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堤:孔明筑堤防洪灾

2015-07-04 08:20:04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彭焘肖茹丹

因整个大堤有九里长,所以称“九里堤”。为了记住诸葛亮亲自修堤的功德,大家又把九里堤叫“诸葛堤”。

从一环路北一段与府河相交处的西北桥向北,沿府河西侧,有一条南北向大街,就是九里堤路。

由于这条道路很长,所以又分为九里堤南路、九里堤中路、九里堤北路。著名的西南交通大学,就坐落在九里堤中路以西。如今的九里堤有繁华闹市之景,也有清静世外的雅致。在千年之前,这里是一处防洪堤,不过这座防洪堤不简单,相传是诸葛亮(字孔明)亲自主持修建的。

诸葛亮筑九里堤坝防洪

在《成都县志》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县西北十里,其地洼下,水势易趋,汉诸葛孔明筑堤九里捍之。宋太守刘熙古再加以重修。”这句话简要介绍了“九里堤”名字的来源,即成都西北方向地势低洼,容易积水,汉时诸葛亮修筑了九里长的堤坝来防洪,宋时太守刘熙古又巩固修复。

《大清一统志》卷293也有类似记载:“九里堤,在成都县西北。堤长九里,故名。相传诸葛亮所筑,以捍水势。宋乾德中,守官刘熙古重修,一号刘公堤。”顾名思义,之所以称为“九里堤”,是因为堤坝长约九里。

而关于诸葛亮修建“九里堤以捍水势”,《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刘备打下成都后,诸葛亮当了丞相。一日,诸葛亮出城办事,看到城郊西北角的庄稼长得稀 稀拉拉,苗色枯黄。他便问一个白胡子老头是怎么回事,老头说:“早先日子好,这条河是李冰开的,叫柏条河,两岸的土地肥得流油。这十来年,刘璋光晓得吃喝玩乐。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不治水,这条河就拿给泥沙堵起了。一下雨就遭淹,好些人都到外地逃荒去了。”

诸葛亮一听,便决定淘理河道,又修补了河岸,并在白胡子老头的“指点”下,修筑了一条九丈高、九尺宽、九里长的防洪大堤。因为整个大堤有九里长,所以称“九里堤”。为了记住诸葛亮亲自修堤的功德,大家又把九里堤叫“诸葛堤”。

秦汉时漂运木材修宫殿

除了防洪,著名学者罗开玉在其著作《四川通史·卷二》中提到了“九里堤”的另一个功能——漂运木材。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建堰后,在成都可“坐致材木”。那么,这些木材在什么地方上岸呢?经过仔细审查秦汉时成都城外江道,九里堤位置最佳,若在其下游便会影响成都城外航道。《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云:刘备“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

当时九里堤就在蜀汉宫旁边,而修建蜀汉宫又需要大量的木材,在此筑堤、建码头,既方便从皇宫取水路外出,又方便打捞木料等。

罗开玉指出,《三国志》云:“(建兴)十四年夏四月,后主至湔,登观阪,看汶水之流,旬日还成都。”观阪就是都江堰离堆。而古书中记载的后主外出,很可能取水路,从九里堤登船。

不过,对于“诸葛亮筑九里堤”一说,民俗学家袁庭栋认为有待商榷。“从宋代的文献来看,这种说法完全是出于成都人对诸葛亮的尊崇,”袁庭栋说,九里堤是唐代的高骈修建的,当时为了防范水患而实施的郫江改道的附属工程,本名糜枣堰。这一说法在白郎先生主编的《成都掌故》中也有提及:“唐乾符三年(876),西川剑南节度使高骈扩建成都筑罗城,将郫江改道筑九里长堤辟水,取名九里堤。”

保留九里堤28米遗址

在《成都市志》中曾提到,晚唐节度使高骈在成都城的西北九里堤开糜枣堰,使府河改道,由绕城西而东向流改为由西向东绕城北再折向南流,与南河在合江亭下汇合,形成“二江抱城”的城市格局以来,经宋元明清至民国,成都的这种城市格局一直保持不变。

如今,九里堤的防洪功能早已消失,在原来堤址的遗迹上逐渐形成了一条道路,后来逐渐分为九里堤南路、九里堤中路、九里堤北路。据袁庭栋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量过,九里堤竟然长达4950米,真的是九里。1985年,西南交通大学成都校区在原洞子口乡九里堤村和营门口乡前进村范围内大规模兴建,这一带逐渐成为闹市。1989年,九里堤路正式命名。

2013年8月,坐落于九里堤中路的九里堤遗址公园正式免费对外开放。整个公园占地2亩,包括九里堤遗址、诸葛庙和縻枣亭3个部分,并保留了原始九里堤的28米遗址,这段在风雨中飘摇了千年的堤坝终于在新城市建设中得以保存下来,九里堤遗址公园也是成都“北改”文态保护首个开放的项目。

华西都市报记者 肖茹丹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