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观庙宇林立 江安也有“武侯祠”

2016-05-20 09:13:07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林霜记者:张勇

井口武侯祠山门正面

大庙戏楼正面

璁珉宫全景照片

璁珉宫雕花石柱础

璁珉宫侧面大门及楹联

井口毗卢寺前山门

井口毗卢寺正殿正面

井口武侯祠山门后侧面

宜宾市江安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该县境内有很多古代遗留下来的宫观、庙宇、祠堂等建筑。这些建筑,见证了古代文明的历史进程,顺着建筑风格、图案雕刻的脉络,就能感受到古代文化的久远及厚重。井口武侯祠雕刻细腻的撑弓

保存不易的璁珉宫

据民国十二年版《江安县志》记载,江安县境内在明代,道教的宫观多于佛教的寺庙。但到了清朝中期,佛教的寺庙则多于道教的宫观,好多宫观被改作了寺庙,因此才有至今保留的宫观是少之又少的现象。而在蟠龙乡联合村先锋组庙儿坝,尚保存着一座完整的宫观——璁珉宫。

璁珉宫始建于明,清咸丰八年培修,坐东北向西南,四合院布局。正殿条石基础,素面台基二步道高0.8米,木结构三穿九檩用四柱,抬梁式梁架,悬山式屋顶,面阔3间7.2米,进深3间5.5米,通高6米。素面台基高0.78米;前殿与正殿结构相同,但无台基,面阔3间7.2米,进深3间3.5米,通高5米。天井宽1.3米。

新中国成立后,璁珉宫被分给了一户邵姓村民作居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邵姓村民搬迁了出去,宫观才基本恢复了原貌。1987年,璁珉宫被列入文物保护,2010年,江安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文物保护点。

不可多得的井口毗卢寺

井口镇是江安最东端的一个古老乡镇,其主街是在明永乐年间重新建造的街道,故名“永乐街”。场镇上至今尚保存着两座寺庙,毗卢就是其中之一。

毗卢寺,位于江安县井口镇井口社区永乐街59号西侧。始建于明洪武年间,重建于清道光时期。坐北朝南,前低后高,建在几个台基上,呈三进院落布局排列。山门(戏楼)、前殿、正殿分别建在同一纵轴线上。北面最高台基上建正殿,其殿为三柱九檩,单檐歇山抬梁式风格,面阔三间13米,进深12.6米,通高15米。正殿前下面台基上左右分别建钟楼与鼓楼,正中建前殿。前殿与山门(戏楼)之间为看戏的院坝,但在院坝中后增加建造了一栋坐北向南的砖混小青瓦建筑。山门(戏楼)为寺院的第一进建筑,山门的戏楼下为吊脚楼并作通道。整座建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用料粗壮,做工考究。

据了解,毗卢寺正殿的左后金柱的石柱下是空的,有一洞穴直通百米外的长江河。当夜深人静时,人待在殿内,就能听到石柱下传来如雷贯耳的波涛声。很久以前,有好事者将洞穴挖开,捉了一只活泼爱跳的鸭子放入洞穴中,结果那只鸭子却从寺前百米外的长江河中逃离了出来,大家才知晓洞穴通往何处。

古朴典雅的大庙戏楼

戏楼,又叫戏台,是供演戏使用的建筑。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时,县境内的场镇、庙宇、大户人家等几乎都建有或大或小、或繁或简的戏楼。戏楼就是中国人的剧场。中国戏曲可称为“戏楼文化”。形态各异的戏楼构成了传统戏曲演出空间,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戏楼戏剧观演场所,也是普及文化与宣传教育的所在。

江安县有座大庙戏楼,位于大妙乡大妙社区九龙街。该建筑坐西北向东南,占地80平方米。条石基础,石作素面台基高0.2米。木结构,三穿用四柱,抬梁式梁架,单檐歇山式屋顶,面阔3间7.1米,进深3间7.6米,通高8米。瓦当上有兽纹,滴水为水波纹。无纪年题记,其断代依据为建筑形制与碑记,但已经毁坏。

大庙戏楼是原大庙庙宇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庙始称九龙山庙,因其规模大而被人们称作大庙。几年前在大妙乡中学校内,尚矗立着几通关于重建大庙的题记与捐资人姓名的功德石碑,遗憾的是因年代久远多数字迹模糊不能辨识。

珍贵的井口武侯祠

井口武侯祠位于井口镇武侯村黄泥塝组,是江安县境内唯一供奉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该祠始建于清代,1946年重建,距长江北岸60米,坐东向西。主体建筑为正殿,左右配有厢房,素面台基,明间左右各施12级踏道,双向而上,前带廊,青砖为柱。正殿系抬梁式砖木结构,三架梁,单檐歇山顶,施小青瓦,正脊灰塑吉祥图案,中间置如意宝顶,翼角上仰,灰塑草龙图案。明间施三关六扇门,左右次间施槛间槛墙,前檐置撑弓圆雕人物故事图案。正殿面阔三间17.2米,进深三间15.2米,通高15米。左右厢房形制一致,均与正殿呈纵向排列,穿斗式砖木结构,小青瓦,硬山顶建筑,面阔三间14.9米,进深两间7米。祠堂前置重檐式门洞山门,总建筑面积 262 平方米。

据了解,上世纪四十年代,金义洲到井口武侯祠出家,因他的面貌长得天圆地方,形态像菩萨,世人称金大菩萨,他见祠宇破旧不堪,于1946年主持重新修建。

1994年,江安县人民政府将井口武侯祠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