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成都6大区域将构筑地下空间

2016-01-27 09:18:46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林霜

华西都市报记者罗琴赖芳杰

你能想象得到么?未来的成都人,将会有两张地图。一张描绘着我们熟悉的地上空间,视野可及的建筑、桥梁、道路和公交车站。而另一张地图,描述的则是略带神秘色彩的地下空间。这个空间重叠且平行于地上空间,包括地下交通、停车、商业、文化、仓储、管线(综合管廊)、人防及相关配套设施等。

按照规划,未来成都将构筑起由6大区域、38个节点组合而成的六三八城市地下空间体系,形成地上、地下互联互通的城市集约发展新格局。

如此掘地三尺,看似有点大费周章,不过这却是应对交通拥堵、土地紧张、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病”的“对症良药”。然而,在城市构筑地下空间绝非一蹴而就,仍面临不少亟待解决和梳理的难题。

来自政协委员的建议:城市规划要有全局意识

“成都市现有地下空间利用率不高,且缺乏全面系统的专项规划和建设标准,造成现有地下空间小、散、乱,给今后的开发利用制造了障碍。”2016年1月,在成都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员会的发言,直击成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引起与会者共鸣。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我们的城市道路反复开挖、长期施工,自来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天然气管道、供电电缆、通信电缆、广播电视电缆等施工单位挖了建、建了挖,地下城市管线基本上是各建设单位各自为政、多头敷设,而且每个施工部门都有挖路的齐备手续,这些施工单位都是在合法地挖路。尤其是北上广最为典型,值得我省引以为戒。”参与这份提案调研的九三学社社员、麓湖生态城给排水高级工程师张小平介绍。

来自九三学社的成都市政协委员徐勇认为,在治理“拉链马路”和减少“乱开挖”问题上,本质上暴露的是城市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科学决策的实质。城市规划决策要有全局意识,城市规划设计要有前瞻性,各部门间应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以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象。

事实上,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需求。当地面上的土地资源日益紧俏,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是水到渠成的事。通常城市化程度更高的城市,需求更高。

四川地下空间规划试点南充首个“吃螃蟹”

那么,如何立体化开发成都的地下空间?这份来自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员会的集体发言认为,成都应按照国际先进水平进行规划设计,规划建设地下室、地下街、地下铁道、复合型地下市政设施。功能上要包括供电、供水、供热、天然气、污水、电信、垃圾处理和共同沟等,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地下空间。

记者从成都相关部门了解到,早在2013年底,成都即初步编制完成了《成都地下空间利用规划》。这一版本的规划提出远景展望,成都的地下空间将随着地铁线路和重要交通节点的不断延伸被全新利用。按照规划,未来成都将构筑起由6大区域、38个节点组合而成的六三八城市地下空间体系,形成地上、地下互联互通的城市集约发展新格局。

随着地上空间资源的紧缺,我省也将城市的未来发展向地下空间转移。在国家层面尚无顶层设计的情况下,去年8月,我省正式出台《四川省城镇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编织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从有序利用城镇地下空间资源,规范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角度出发,对相关工作提出技术指导。

随着导则出台,省住建厅选择了部分市州率先试点地下空间规划工作。其中,南充是我省首个“吃螃蟹者”。2014年8月1日,南充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通过了由省住建厅组织的评审会的技术审查,被视作我省发布导则后,首个城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