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早报记者段祯实习生马家文
清明小长假将至,不少市民准备利用假期祭祀、出游,途中,或许会有人拿起铁锹去户外挖鲜嫩的野菜,回家凉拌或蒸着吃。记者了解到,清明节前后,发生腹泻的几率较高,主要原因就是出游时为尝鲜而误食有毒的野菜、野果。
进食后不适 通过催吐自救
成都市三医院临床营养师余婉婷表示,虽然不少野菜口感好,也有一定营养价值,但绝不能乱吃。除了吃野菜过敏之外,很多人因为对野菜不熟悉而食物中毒,出现持续呕吐、心慌等症状。
成都市三医院急诊科主任魏鸣提醒,市民出游时不论是自带食物还是到农家乐等会餐,都应当注意食物的保鲜程度,以免发生食物中毒。若进食后发生不适可采取催吐、洗胃等方式自救。若症状无法缓解,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并妥善保留剩余食物、容器等,以备核查中毒原因。
吃野菜有讲究 一洗二泡三焯
余婉婷说,采摘和购买野菜的时候必须要谨慎,不认识外形、不了解来源的野菜都不要吃,“不宜采集路边、工厂区域、矿区等存在污染源的野菜。”采摘后要及时食用,久放易生成大量亚硝酸盐。“因部分野菜有生物碱和涩味,建议食用时需焯水,做到一洗,二泡,三焯。”余婉婷提醒,野菜改善口味尚可,不宜多吃,“大部分野菜性寒凉,建议脾胃虚寒的人群少食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