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大英白寨村:“四好”建设带来新风新貌

2017-10-17 16:34:5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彭焘蒋林蕊

  四川在线遂宁频道(袁野 实习记者 蒋林蕊)10月16日,大英县隆盛镇白寨村党支部书记田东平正忙着整理村民向村上提出的“四好户”评选申请书。至2016年11月“四好村”创建工作开始以来,大英县隆盛镇白寨村村民的精神面貌、及生产、生活条件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精神面貌是最大的变化,以前搞个活动主动参与的人很少,现在大家都会非常积极的参与进来。这不,你看7月启动的四好户评选活动,现在四好户申请书已经收了267份了。”在被问到村里最大的变化时,田东平这样说到。

  过去,当地村民求富意识相对薄弱,全省“四好村”创建活动启动后,大英县通过完善“农民夜校”等系列制度,依托远程教育中心、“农家书屋”等平台,结合“感恩奋进”、“遵纪守法”等主题教育活动真正唤醒了当地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四好’创建我们把握了四项原则:尊重、引领、激励、维护。脱贫攻坚也好、‘四好’创建也好,主体是老百姓,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民风民俗。”隆盛镇党委书记岳宁在大英县四好村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这样说到。

  “愁面”少了“笑容”多了

  “现在的日子真的比以前好过多了。”白寨村10社村民黄兴明笑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黄兴明一家四口人,有两个小孩都在读书,自己和妻子也只是靠种点庄稼维持生计。

  在2016年以前家里条件不宽裕,总是“掐”着钱过日子。在村两委了解情况过后,正值县上推行产联式合作社建设,大力发展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的契机。在村两委的帮助下,2016年7月,黄兴明家中修起了470平米的养猪场。2016年底养猪场出栏生猪237头,纯收入5.74万元。

  “真是应了村办公室外面的那句话,我们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村民养成了好习惯,村里形成了好风气。”村里干净舒适的环境及和谐的邻里关系,让黄兴明和村民格外舒心。

  站在村口举目望去,田里的水稻长势喜人,“再过几天就统一收割。”田东平介绍到,村里多数是中老年人,劳动力下降导致大部分土地常年撂荒,现在利用产联式合作社农机耕地、收割,土地利用起来了,粮食产量也高了。

  “截止目前,白寨村已发展粮油种植768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136亩,利用了撂荒地466亩,建成“五谷丰登”“数一农机”两个产联式合作社,受益农户2169人其中贫困户68户116人,实现人均增收635元。”田东平说。

  “陋习”减了“文化”亮了

  “村里的生活这么幸福,一定要让邻里更和睦、环境更优美。”作为白寨村以前的老村主任,王正伟在村里组织了一只由24名妇女组成的舞蹈队。

  “逢年过节,我们都会组织搞活动,让大伙儿来看表演,并时常参加乡镇组织的文艺表演”。“以前看着村上妇女农闲时打麻将、在家无所事事,便决定将其组织起来,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王正伟说,虽然自己已经退休了,但还是要为建设和维护美丽家园出一点力,希望可以将文艺活动扩展开,传递文明和文化。

  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2016年11月,村里建设的老年人健身活动中心已成了村里的农闲生活的聚集地。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乱贴乱画…如今,白寨村的每个村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观念不断转变,通过“四好户”给村民发挥的示范引领,村民都养成了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大家都自觉爱护卫生,生活垃圾都是倒进垃圾池,看到路上有人乱扔的垃圾,大家还会主动去捡。”王正伟说,村里新建了垃圾池8个,并由垃圾车定期来清运垃圾,村内环境始终保持着整洁漂亮。

  “钱味”淡了 “乡愁”浓了

  “制定具体餐标,每桌酒席费用不得超过300元,随礼金不得超过200元。”田东平表示,白寨村成为“四好村”得益于村里的精神文明创建。

  “白寨村要以农村的特点,注意乡土味道,让村民记得住乡愁,保留最质朴的乡村风貌,村民的幸福指数才会节节高升。”为了营造良好的风气,村上修订完善村规民约10余条,多途径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积极开展了“文明村庄”“文明家庭”“四好户”评比活动,让文明新风“进院坝、进家庭”,,树立了农民“讲文明、讲礼貌、爱清洁、守公德”的新风尚。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