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煤炭业过剩产能 雅安一年完成五年任务

2017-01-09 05:30:18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刘波

  本报记者 游飞

  本报制图/卢浩

  □徐玉婷 本报记者 游飞

  1月5日,记者在雅安市雨城区观化乡看到,雅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雅能煤矿矿井口已被封上了厚厚的水泥,上面清楚地标注着封井日期:2016年9月27日。2016年,和雅能煤矿一起被关闭的,还有雅安市其他26家煤矿。

  2016年以来,雅安市抓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在煤炭行业坚决减产量、去产能。截至2016年底,分两批共关闭煤矿27处,产能264万吨,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就完成“十三五”计划关闭煤矿数量的123%,产能数的126%,提前和超额完成雅安市“十三五”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任务完成率居全省前列。

  1

  困境

  停产煤矿还要亏损

  雅能煤矿自1998年开办以来,已陪伴法人代表刘开成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当眼看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煤矿就此画上句号,刘开成感触万千。“说实话,对这个煤矿我付出了很多心血,光矿区建设方面就投入6000多万元,最后建成这样一个标准化矿区。但由于煤价下跌、煤质下降、煤矿债务沉重等因素,从2014年开始煤矿就停产了,这种状况对于我们这个年产9万吨的小煤矿来说十分糟糕。”刘开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停产的情况下,这三年土地占用费、租赁费一直在交,之前的债务也没有减少,还得支付工人工资、伤病残补贴等等,整个矿区每年都要亏损500余万元。”

  与雅能煤矿情况类似的,还有荥经县富蓉煤业有限公司六合煤厂。这个同样也是年产9万吨的矿井,甚至比雅能还要早两年开办。煤厂负责人刘星富坦言,由于行业不景气,六合煤厂竞争力逐渐下降,生存空间日益狭小。最近两年,煤厂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在某种程度上,这两家企业代表着雅安市多数煤矿企业的生存现状。”雅安市安监局煤管科科长马运江介绍,雅安是全省14个产煤市(州)之一,全市此前保留煤矿67家,其中生产矿井45家、建设矿井22家,核定生产能力753万吨。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煤炭企业效益下降,雅安市煤炭行业逐步走向衰落。由于市场竞争力下滑、安全生产成本增加、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的问题滋生,煤炭行业生存都十分艰难。“在这种行业形态下,选择退出,对大部分企业而言,是明智而理性的选择。”马运江说。

  2

  脱困

  奖补资金确保关停

  关闭煤矿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导致不少地区化解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工作进展缓慢。为何雅安市仅用一年时间,就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三五”关闭目标任务?

  “除了大力引导宣传,雅安市还充分考虑企业的后顾之忧,落实奖补资金;明确时间节点,将目标计划层层分解。”雅安市安监局局长黄熹释疑。

  雅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不仅成立了市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和脱困升级工作领导小组,还将此工作列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十三条政策措施》的重要内容,并研究出台了《雅安市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实现脱困发展工作方案》,本着“政府主导、企业自愿、能退则退”的原则和“引导主动退出一批、政策淘汰关闭一批、扶持优势企业发展一批”的思路,逐步化解,稳妥推进。

  为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雅安市认真制定落实奖补政策。“我们不仅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省政府化解过剩产能‘早关多奖、多关多奖’奖补政策,还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继续沿用2013年关闭煤矿的奖补标准,从市级工业发展资金中保证专项资金进行奖补,保证了政策和资金的延续性。”黄熹说,光是市级的关闭奖补资金,生产(设计)能力9万吨及以上煤矿就可获得200万元/处,生产(设计)能力6万吨的煤矿可获得150万元/处,从2017年开始每关闭一处煤矿,奖补资金减少50万元/处,以此类推。奖补资金优先用于职工安置,解决企业后顾之忧的同时,确保化解煤炭过剩产能过程中的社会稳定。“多方发力、多管齐下,最终成就了雅安市化解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工作的速度和质量。”黄熹说。

  3

  技改

  支持煤企转型升级

  “政府出台的关闭奖补政策,确实对我们有序退出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去年8月,雅能煤矿申请成为第一批退出者,由此获得中央、省、市三级奖补资金共1200余万元。尽管有诸多不舍,但刘开成还是庆幸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尽管近期退出市场的煤厂越来越多,煤价有所回升,但是淘汰落后产能始终是大趋势。在各级政府和安监部门的引导下,我们选择了抓住政府出台淘汰落后产能奖补政策的机遇,主动退出。”六合煤厂顺势成为第二批退出者之一,“在这种严峻的大环境下,与其苦苦挣扎,还不如另谋出路。”刘星富说,关闭煤矿后,他想利用废弃的煤矿工业广场及周边地区发展养殖业,“现在我一方面在积极找寻适合的项目及合作者,另一方面也期待政府给予我们退出者更多的政策支持确保行业转型。”

  煤炭作为基本燃料,其产能过剩不代表市场无需求,而是要使供需达到平衡。“去产能并不代表盲目地做‘减法’,在淘汰落后的、不安全、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产能时,更应注重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转型升级,增加有效供给,做好‘乘法’。”马运江介绍,雅安市一方面通过关闭和限产化解过剩产能,另一方面则支持符合条件的煤矿骨干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升级改造实现脱困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有效供给。

  对此,雅安市去年首次从工业发展资金预算安排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支持煤炭企业技改创新。全年全市共有12家企业享受到政策资金支持,雅安市大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树煤矿就是其中之一。

  大树煤矿是雨城区唯一一家生产能力达到年产15万吨的煤矿,为了提高资源开采效率,大树煤矿对矿井进行了技改扩建,于2015年5月底建成投产。技改扩建后的煤矿开采机械化改造程度走在了全市前列,生产效率、安全生产水平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由此,大树煤矿被列入2016年煤炭行业市级工业发展资金扶持项目。

  2016年底,大树煤矿顺利通过技改验收,获得88万元的工业发展扶持资金奖励。这让大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屈宏明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将利用这笔扶持资金,深化机械化设备的改造力度,减少人力生产环节,加强安全生产。”

  记者手记

  稳增长还需换思路

  五年任务一年完成,雅安市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也为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雅安市在此项工作上,想了不少办法,从制定政策,到相关奖补经费的保障,可以说是成功的。

  不过接下来的工作,又会面临着新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煤矿兼并重组、关闭退出和产能化解工作,国家现行政策已非常透明,煤矿关闭已进入了瓶颈期,按“梯级奖补”政策,奖补资金会逐年减少,煤矿企业该关的已经关了,剩余的已经没有太多关闭意愿了。此时需要的就是转换思路,按“政府引导、市场淘汰、企业自愿”的原则,按“自然法则”引导煤矿企业自愿退出,减少社会矛盾。

  实际上,去产能,不是说封了多少煤矿、关了多少企业那么简单。去产能是为了调结构,调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稳增长。该关的企业关了,但市场需求还在,剩下的企业该怎么办?肯定是要继续发展,通过技术改造、人才引进、创新管理等各种方式,来实现绿色发展和良性发展。

  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还面临着诸多如流动资金不足、技术人才紧缺、职工如何妥善安置等问题,所以,去产能除了进行资金奖补外,政府还应多站在企业角度,制定更多接地气的政策,从融资、税收、社保、土地等多方面,撬动杠杆,鼓励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市场竞争,不断发展壮大,这样才能保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最终促进经济持续稳增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