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家园一起成长

2017-04-19 06:35:10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记者:吴亚飞 游飞

  雅安雨城区多营镇藏茶村已成为一个集旅游、休闲、生产、体验、参观、购物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集散地。 本报记者 郝飞 摄

  援建者的“高徒”张淑莹:

  向援建者学习“真本领”

  与来自南充的援建者一起奋战,张淑莹身兼多个职位,忙得不可开交。当有一天那些熟悉的身影离去,张淑莹突然发现,自己有了接过“衣钵”的能力。

  4月18日,张淑莹起了个大早,她如今任天全县农业局天全河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汛期即将到来,她一天的任务表排得满满当当。对她来说,这样的节奏,早已是家常便饭。这种适应能力是在重建中“学”来的。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她调到天全县农业局新成立的园区办工作。当时南充对口援建天全,她就与南充农牧专家们并肩作战。

  “地震前,天全农业发展的定位还未明晰,这些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张淑莹意识到,天全农业不缺资源,缺的是技术、资金和市场。

  灾后重建启动后,天全将重建和产业发展有机融合,规划了冷水鱼、山葵、林竹、猕猴桃、中药材等十大生态产业。

  南充市农牧业局及西充县农牧业局援建团队指派专人指导有机农业发展技术,引入龙头农业企业,搭建有机农业质量保障监测体系,并为当地村民传授专合社管理知识。

  震后的天全汇聚着社会各界的目光,来的不仅有农业专家,还有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以及一批龙头农业企业。

  张淑莹肩头扛着多个农业项目,她跟着援建团队下田地、跑市场、对接部门。她一边工作一边学,“旁边有高手指点,不怕失误。”

  这几年,张淑莹经历了天全县许多个“首个”:首个玻璃蔬菜大棚、首个农业文化创意中心、首批入驻的全省龙头农业企业、首个现代农业科技园……重建完成,张淑莹也有了新使命:向纵向深耕,将全县十大生态产业之一的冷水鱼产业发扬光大。

  去年,张淑莹调任县农业局天全河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辗转在天全县农业局各个部门任职,她笑言,自己是天全农业发展的一块“砖”。

  社区支部书记姜宪云:

  参与重建是这辈子最有意义的选择

  放弃做生意,回家搞重建,姜宪云最初的目标是大家有房住。房子修好了,社区党员却选他当支部书记,他于是又有了待下去的理由——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

  4月18日,在雅安市宝兴县灵关镇毓秀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姜宪云向记者演示新安装的智能睡眠监测系统,“这个是360度旋转的摄像头,我们通过电脑和手机随时观察老人们的情况,预防意外出现。”

  “4·20”芦山强烈地震前,姜宪云是个生意人,在外地经营石材,小日子过得幸福且滋润。

  命运的转折点,就是那场地震,有一幕深深触动了他,“在临时安置点,湿气太重,大热天必须开着电热毯才能睡觉。”他看着身边辗转反侧的老父亲,难受极了。姜宪云做了一个决定,放下生意,留下帮着干,直到大家都有新房住。他是党员,便加入赵家坝安置点临时党支部。

  毓秀社区的重建规划,让他憧憬:宅基地规划安置受灾群众679户,统建统分小区楼房安置1383户。

  从选址规划、建设,到水电气等配套设施的安装,姜宪云全程参与。为调解老百姓的矛盾,他没少花心思。

  当时,许多老百姓并不满意小区设计,认为自己原本是独门独院的小楼,怎么现在变成了几户连在一起?蔬菜水果在哪儿种?

  姜宪云等支部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虽然少了独立的院子,但多出了商铺,各家都可以做些小生意,这可不比种地要轻松多了,挣得也更多。

  随着小区功能逐渐完善,大家慢慢体会到了好处。社区居民张素云自家的一楼出租出去做超市,每年能有一两万元的收入。“这可比原来种点东西强太多了。”张素云说。

  姜宪云兑现了承诺,准备回归原来的生活。但群众舍不得,社区党员也都愿意选他当支部书记。姜宪云选择再次留下。

  如今,毓秀社区也有了许多现代化的设施:在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可以用上专业的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在社区电商中心,本地的特产销往成都等各大城市……

  “这还不是我的目标。”姜宪云的目标是将社区打造成集居住、公共服务、商贸流通为一体的综合体。

  姜宪云说,能够参与社区重建并带着社区腾飞,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

  情侣社工贾剑波、宋承欣:

  做有行动的“理想主义者”

  辞去大城市体面的工作,共赴芦山当社工,28岁的年轻情侣贾剑波和宋承欣说:“这是我们最大胆的决定”。

  4月17日傍晚,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蜿蜒的青衣江穿村而过,河边一群六七岁的孩子正在贾剑波指导下学习武术。孩子们整齐列队,“哼、哈、嘿”地呼着口号,把一套拳术打得有模有样。

  课堂上,贾剑波和宋承欣是孩子们尊敬的老师;课堂外,则是亦师亦友的“大哥哥”“大姐姐”。乡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志愿服务的感激,让两个人内心充盈。

  他们来芦山5个月了。此前,贾剑波在成都一所知名中学任体育老师,宋承欣在四川省中医院上班。“很多人问我们,‘工作稳定又安逸,为什么要折腾’?家人批评我们是十足的‘理想主义者’。”

  这颗理想的种子,早在2013年就埋下来。贾剑波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他跟随大爱武术文化传播中心创办人武雅迪一起来芦山做志愿者。

  暑假结束,贾剑波赶回成都上班,武雅迪却没有回去,而是在那里设立了一个基地持续开展公益项目。项目一做就是几年。去年底,贾剑波听说武雅迪的基地还在芦山,“意犹未尽”的公益心再度跳个不停。

  这个想法一流露,家人纷纷表示不理解。但贾剑波坚信,他一定会获得一个人的支持。

  “贾剑波问我愿不愿意跟着他一块儿去芦山,为当地的残疾人和留守儿童做点事。”宋承欣说,她没有太多犹豫便答应了。

  来到芦山后,贾剑波教留守孩子武术,宋承欣指导残疾人创业培训。宋承欣介绍,要真正帮助残疾人自强自立,需创造工作机会和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他们在2014年牵头创办了芦山县大爱残疾人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已吸纳18位残疾人社员,每人每月平均增收2000元。”贾剑波和宋承欣无比欣慰。

  贾剑波说,坚守在乡村,的确需要理想支撑。开心的是,自己能成为理想的行动者和实践者,而非空想者。本组稿件撰写 本报记者 吴亚飞 游飞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