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指挥平台
急救资源是一个城市医疗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生命线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宜宾市的急救资源情况如何,参与急救任务的工作人员现状如何,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急救中心全年受理无效电话太多
“我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调度全市范围内所有医疗急救资源,负责”120“急救指挥平台的建设和”120“急救号码的使用与管理。”宜宾市紧急救援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紧急救援中心全年受理电话总数290951次,日均受理数797次;有效接警数64414次,日均受理数176次,占受理电话总数22.14%;处警电话总数 210629次,日均处警数577次;派车总数33343次,日均派车数91次;共处置伤病人26752人。
该负责人介绍,有效接警数占受理电话总数 22.14%,意味着226537次来电为咨询、骚扰、虚假等无效电话,占用“生命热线”的情况比较突出。2006年曾有一名男子闲得无聊,拨打120热线,谎称发生矿难,紧急救援中心紧急指派当地3家医院赶赴现场,当数名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现场一切正常。公安机关介入调查,该男子谎报矿难,被拘留并处罚金。
该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接线员的工作压力很大,需要每天24小时职守,一旦接到求助电话,立即按照急救原则,指派相应医院的急诊力量赶赴现场。经常会有小学生,或无聊的市民拨打120电话进行骚扰,占用了“生命热线”,影响了接线员的正常工作。
出诊一线急诊科医护人员委屈多
“2015年,急诊科出诊7000多次,平均每天出诊20多次,医护人员加班出诊是常见的事情。”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张秀容说,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每天24小时职守,接到紧急救援中心的指令后,驾驶员会立即驾驶120急救车,载医生和护士赶赴现场接送病人。由于急救工作特殊的性质和不可预测的特点,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很大,一天24小时都有可能出诊,高风险作业的同时,受委屈也是常有的事,而医护人员更多只能是解释和安慰。
“一次我们到黑塔山出诊,当我们赶到山上,经过联系,病人在半山腰,我们只得赶到半山腰,把病人又抬到山上,那一次出诊足足花了3个小时。”一位护士说,部分家属对急诊认识不够,并不是根据病情,随意性很大,把急诊医护人员的主要作用当成是抬送病人,特别是市区的部分市民,当医护人员赶到后,发现只是没人运送病人,家属还埋怨没有派出“五大三粗”的医护人员,让医护人员哭笑不得。
“除了部分市民没有理性利用急救资源外,还有部分市民对急救工作不是太理解。”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何世娟说,很多市民到了急诊科,都希望先给自己处理,或者认为应该按照先来后到,但按照急救工作原则和性质,应该先处理急重和危及生命的病人。
同时,病人家属的期望值很高,都希望得到治愈。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家属的不理解,医护人员受委屈是常有的事情。
参与急诊任务的工作人员呼吁市民,珍惜有限的急救资源,正确使用急救资源,对医护人员多一点支持和理解。拨打120电话救助时,把地点描述清楚,不容易找到的地方,尽量安排人接车和指引道路。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