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宜宾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强市

2017-08-17 06:07:54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记者:伍雪梅

兴文县九丝城镇的蚕桑产业。梁俊摄

宜宾的茶园。宜宾市委宣传部供图

宜宾的养牛场。伍雪梅摄

宜宾篇

品宜宾茶,饮宜宾酒,赏宜宾美景,尝宜宾美食。在宜宾,每一片土地,都有其独特的代表产品。美食和美景的融合,产业与旅游的结合,让游客流连忘返;特色产业的改革发展,让企业不断壮大,市民生活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目前,宜宾市正紧紧围绕“茶、牛、猪、竹、桑和酿酒专用粮”等5+1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促融合,加快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打造“宜长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引领现代特色农业强市建设,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一步,还将以“建基地、创品牌、强加工、促融合”为重点,打造一批高标准产业基地,做响一批宜宾农产品品牌,做强一批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强市建设。

抓规划引领 优化农业供给布局

“改革中,首先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供给布局的优化。”宜宾市农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从彰显优势、错位发展等方面入手,紧抓规划,优化布局。

在立体循环农业发展上,宜宾市修改完善了《宜宾市向家坝灌区立体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在重点产业发展上,修改完善了茶叶、肉牛、蚕桑等重点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细化了包括粮油、林竹、茶叶、蔬菜、水果、蚕桑、烤烟8等大种植特色优势产业,牛羊、禽兔、生猪、水产等4大养殖特色优势产业和1个休闲观光农业等在内的,共13个特色优势产业三年调结构促转型发展实施方案。

此外,在农产品加工上,修改完善了《宜宾市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发展规划》;在“三园一体”的示范引领上,编制了《宜长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规划方案》,涉及5个县(区)分别编制了具体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抓市场引导 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近日,在宜宾市兴文县五粮液酿酒专用高粱一个基地内,红高粱已经熟透了,村民正忙着的收割,享受丰收带来的喜悦。今年,宜宾市为了加快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供给结构,在全市发展酿酒专用粮基地37.7万亩,其中五粮液酿酒专用高粱基地9.85万亩、专用水稻基地5.91万亩。

该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改革中,宜宾市以市场导向决定基地建设方向和财政投入取向,围绕“茶、牛、猪、竹、桑和酿酒专用粮”等“5+1”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基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宜叙高速沿线林竹粮游、三江沿线粮猪菜、高筠珙公路沿线茶牛桑”等3条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

目前,宜宾已建成茶叶基地109万亩、产量达到5.05万吨、综合产值达100亿元、面积产量居全省第2位;出栏肉牛13.4万头、居川南第1位;出栏生猪480万头、居全省第6位;林竹基地面积达800万亩;蚕桑种植面积达43万亩、蚕茧产量达到1.7万吨、产值达4.2亿元、居全省第2位。

抓龙头带动 提高农业供给效率

实施“排头兵”工程是宜宾提高农业供给效率的举措之一。通过强化扶持培育,以龙头带动产业和企业发展,每个产业培育1—2个重点龙头企业,发挥旗舰性带动作用,目前,宜宾已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龙头企业。

这些企业包括以五粮液、叙府酒业为龙头的28家市级以上白酒饮料企业;以和久集团、黄桷庄粮油为龙头的26家市级以上粮油企业;以川茶集团、川红集团为龙头的29家市级以上茶叶企业;以徽记食品、庶人坊为龙头的5家市级以上豆腐干企业;以碎米芽菜、富康芽菜为龙头的14家市级以上蔬菜加工企业;以好耕农业、江安德康为龙头的18家市级以上生猪养殖加工企业;以长宁九牛、筠连好牛旺为龙头的2家市级以上牛羊养殖加工企业;以南溪鹅天歌食品、特驱养殖为龙头的8家市级以上禽兔养殖加工企业;以宜宾纸业、四川天竹为龙头的36家市级以上林竹纸企业;以珙县智溢茧丝绸、高县立华蚕茧为龙头的7家市级以上茧丝绸企业等。

目前,全市22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50亿元,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达到44家。

抓品牌质量 提升农业供给质量

如今,一年一度的“中国宜宾早茶节”早已有口皆碑,首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更是获得外宾点赞;已成功举办3届的宜宾市农产品迎新展示展销会,独具特色。“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市农工委负责人说,按照该思路,宜宾统筹谋划、大力培育,积极构建区域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等多层次品牌体系。

目前,全市已拥有“宜宾早茶、川红工夫、屏山炒青、筠连苦丁茶”等5个公共区域品牌、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筠连县成功创建为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正在整市开展“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市”创建工作。

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527个、居全省前列,十个县(区)已有8个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珙县获得了部分产地认定,长宁、南溪相继成功创建了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201户企业加入网上质量追溯平台,全面提升了宜宾市农产品品牌和质量,为绿色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抓招商引资 激发农业供给动力

扩大农业开放合作,加大“引进来”力度是宜宾激发农业供给动力的“大动作”。

宜宾强化招商引资,通过战略合作、重组,引进华西希望·德康集团、江西正邦集团、广东温氏集团、九牛公司、天伦食品等全国知名大企业、大集团,组建北大荒粮油集团、川茶集团等企业、集团,打造生猪百亿产业、肉牛百亿产业和宜宾早茶产业。据了解,近三年,宜宾农业企业招商签约项目262个,签约金额46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13亿元,激发了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加快了现代特色农业强市建设步伐。

抓要素整合强化农业供给保障

此外,宜宾市将强化要素保障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和整合力度、金融支持和创新力度,完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创新资金整合模式,满足产业需要、企业需求。

宜宾集中财力重点保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将中省市未明确投向的财政资金整合集中投入到“宜长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并设立3000万元奖补资金,在“五选三”竞争中胜出的县(区)各给予1000万元奖补支持。

同时,宜宾全面实行补助改基金、补助改贴息、补助改担保、补助改股份、补助改购买服务“五补五改”财政投入模式,通过“五补五改”直接撬动社会资本60亿元、金融资本45亿元投入“三农”。实施“洼地政策”,整合工业、农业专项资金1.5亿元,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用电、用气进行补贴,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组建100亿元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金搭建融资平台,成立宜宾市农业融资担保公司为145户涉农企业提供600多笔信贷担保支持,坚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投放与监管评级、市场准入等挂钩,强化激励约束,“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长。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伍雪梅实习生黄莹莹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