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井盐矿山恢复治理示范工程在自贡竣工 井盐矿山上演“变形记”

2017-06-20 06:38:25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记者:寇敏芳

    切片

  “没有臭味了,我们跳舞更舒心。”刘月红是自贡大安区大山铺镇的居民,由于居住地离大安盐卤矿山较近,常年受臭气折磨,如今,她终于可以和老姐妹们在户外放心跳舞了。

  6月初,位于自贡市大安区的盐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竣工,这是全国首个井盐矿山恢复治理示范工程。曾经臭气熏天的矿山摇身一变成为了树木丛生的绿山,它是如何“变形”的?

  □本报记者 寇敏芳

  过去:

  废弃矿井如定时炸弹或造成环境污染

  自贡市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井矿盐生产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因长期盐卤开采留下了13000余口废弃盐卤(气)井。

  自贡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因历史和岩盐水溶开采兴起等原因,部分废弃盐卤(气)井没有进行规范封井,有些甚至没有封井。

  “以前总能闻到一股臭味,尤其是天热的时候,根本不敢开窗。”刘月红家在矿山附近,正对几处废弃盐卤(气)井 ,正是臭味的来源,附近的居民都怨声载道。

  矿井带来的遗留问题并非只有产生臭味这么简单。“废弃盐卤(气)井内长期有卤水浸泡,比较容易腐蚀,井壁普遍有穿孔现象,缝隙会成为卤水、伴生气上串、泄漏的通道。”自贡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地下承压卤水和天然气等伴生气通过这些裂隙进入潜水循环带甚至溢出地表,造成二氧化硫、硫化氢泄漏,造成浅层地下水和附近河水咸化、土壤盐碱化及附近空气污染。

  这些盐卤井仿佛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成环境污染事件。2016年1月,经过近4年的准备,治理工作正式启动,省级下达资金980万元,对重点污染隐患盐卤(气)井进行治理。

  为何需要长达4年的准备时间?自贡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4年时间主要用于方案制定和勘查、施工图设计、施工单位公开招投标等。由于是全国首例,并没有经验可以参考,在治理方案设计方面花费时间较长,“污染涉及土壤、水、空气多个方面,一方面要治理污染,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今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

  整理土地面积1.062公顷污染矿山变生态园林

  自贡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最终形成的方案涵盖盐卤(气)井封堵、土地恢复治理、地质环境监测等三大方面,并选择了污染较重5口井作为治理对象。

  治理的第一步是封堵,这是为了阻断地下卤水通过破裂套管浸入地下水源、地面及地表河,避免盐卤(气)井对环境的破坏。根据5口井的实际情况,分别经过拆井口、通井、地球物理测井等近10个步骤,终于堵住了污染气体和液体外流的通道。

  堵住了隐患,治理加速推进,自贡通过土地整理、种植经济林地等措施进行土地恢复治理,矿山生态环境逐渐恢复,整理土地面积1.062公顷,矿区内林地、耕地、建设用地面积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过去又臭又脏的矿山,正在变成清新绿色的公园。下一步,自贡将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将整治后的部分矿区打造为公园和绿地,为居民生活增加一抹绿色。

  此次治理中还强化了数据分析。分别设置了水文观测和大气观测的点位,用以监测地下水变化和污染情况、天然气泄漏情况,为今后其他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情况提供基础资料。

  “作为全国首个井盐矿山恢复治理示范工程,该工程为同类型的矿山提供了经验。”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还表明我省矿山修复能力再上一层。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