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全面启动机构改革

2019-01-23 14:44:30来源:资阳日报编辑:邓强

1月22日,我市召开机构改革动员部署大会,全面启动全市机构改革。机构改革后,全市共设置党政机构47个,包括纪检监察机关1个,市委工作机关12个,政府工作部门34个。

机构改革总体部署

深化机构改革,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以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坚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

深化机构改革,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指示要求,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理顺职责关系,市、县(区)主要机构及其职能必须同中央保持基本对应、与省级机构改革有效衔接。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促进各方面改革有机衔接、协调联动,发挥改革整体效应,全力落实省委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深化机构改革,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省委部署下,由市委负责,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

机构改革时间表

机构调整、职责划转、干部安排、集中办公、新部门挂牌、人员转隶、下属单位划转等工作在2019年2月底前基本落实。 市、县(区)机构改革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机构改革后共设置党政机构47个

(一)对应中央和省级机构改革调整优化相应机构和职能

建立健全和优化市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

●组建市监察委员会。不再保留市监察局。

●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

●组建市委审计委员会。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 员会。市委宣传部对外挂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子。

●市委财经领导小组改为市委财经委员会。

●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

●组建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市委职能部门的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

●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 公务员管理职责划入市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对外挂市公务员局 牌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再挂市公务员局牌子。

●市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工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新闻出版、电影管理职责划入市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对外挂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牌子。

●市委统战部统一领导民族宗教工作,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与市委统战部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

●市委统战部统一管理侨务、台湾事务工作,不再保留市外事侨务 台湾事务办公室。

新组建和优化职责的机构

●组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挂市林业局牌子,不再保留市国土资 源局、市林业局、市城乡规划管理局。

●组建市生态环境局。县(区)生态环境部门作为市生态环境局的派出机构,不计入县(区)机构限额。环保垂改具体工作,按中央有关改革部署实施。不再保留市环境保护局。

●组建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局的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市交通运输局。事业单位市水产渔政局更名为市水产服务中心。不再保留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市农业局。

●组建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挂市文物局牌子。不再保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组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挂市中医药管理局牌子,不再保留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组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组建市应急管理局,不再保留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新组建市司法局,市政府办公室不再挂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牌子。

●优化市审计局职责。

●组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挂市知识产权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组建市医疗保障局。

其他不再设立的机构

●不再设立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市委维护社会稳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有关职责交由市委政法委员会承担。

●将市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职责交由市委政法委员会、市公安局承担。

(二)与中央和省级机构基本对应的其他机构和因地制宜设置的机构

与中央和省级机构基本对应的其他机构

●市委工作机关:市委办公室、市委政策研究室、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政府工作部门: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和体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统计局、市信访局、市金融工作局。

●组建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委办公室不再挂市委政策研究室牌子。

●市政府办公室挂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牌子。

●优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挂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牌子,不再挂市粮食局、市物价局牌子。

●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更名为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挂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牌子,不再挂市中小企业局牌子。

●将市教育体育局更名为市教育和体育局。

●组建市科学技术局,不再保留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

●组建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财政局不再挂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牌子。

●组建市信访局,不再保留市委群众工作局。

●组建市金融工作局。

因地制宜设置的机构

●市委工作机关:市委老干部局、市委保密机要局、市委目标绩效管理办公室。

●市政府工作部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扶贫开发局、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政府研究室。

●市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

●组建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

●市委老干部局由市委组织部管理的机构调整为市委工作机关,归口市委组织部管理。

●组建市委保密机要局,对外挂市国家保密局、市密码管理局牌子。

●组建市委目标绩效管理办公室,归口市委办公室管理。

●市城市行政执法局更名为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更名为市扶贫开发局。

●组建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挂市港澳事务办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市投资促进局。

●组建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

●组建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不再保留市政务服务中心。

●组建市政府研究室。

●市档案局(市档案馆)的行政职责划入市委办公室,市委办公室对外挂市档案局牌子。市档案馆作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不再保留与市档案馆合并设置的市档案局。

(三)统筹推进其他各项改革

●深化市人大、政协机构改革和群团组织改革

●深化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改革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

●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深化县乡机构改革

●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

文字整理/雷彬 制图/任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