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首次集中展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成果

2017-11-10 07:01:2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刘波

  茂县中国古羌城内,羌族非遗文化展示。

  本报讯(记者 吴晓铃文/图) 11月12日,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暨羌年庆祝活动将在茂县举行。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受损的羌族文化,历经9年保护之后,将首次集中展示成果。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四川是我国最大羌族聚居区。然而在9年前的地震中,羌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保护成果严重损毁。为抢救保护羌族文化,2008年10月,文化部批准设立了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今年4月,保护实验区顺利通过文化部组织的第三方评估组评估验收,被评为优秀等级。9年之后,保护实验区的羌族文化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建设成果斐然。

  据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四川在保护实验区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文物和非遗资源普查,为羌文化的研究保存下一批珍贵的财富。同时,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非遗专家和工作人员深入保护实验区开展田野调查,涉及30多个羌寨的拉网式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基本掌握了羌族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濒危程度。在保护实验区成立以后,四川将区内非遗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整体保护有效结合,茂县古羌城、北川巴拿恰羌族风情一条街等非遗基础设施拔地而起,理县桃坪羌寨、茂县黑虎羌寨等大批羌寨得以重新修葺,为保护实验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据介绍,仅茂县中国古羌城,去年就接待游客90余万人次,解决了1200余名当地百姓就业,并带动了周边乡村旅游发展。与此同时,传习所的建设也令羌年、羌绣、羌族口弦等非遗项目实现了活态传承,非遗进校园等活动的开展,更为非遗传承打下了基础。

  据了解,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已拥有丰富的非遗项目。其中,“羌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此外,保护实验区还拥有1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50个省级项目、219个市(州)级项目和354个县级项目,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人、省级80人、市州级179人、县级333人。在此次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暨羌年庆祝活动上,大多数非遗项目都将得以精彩展示。从11月12日起,羌语、羌族口传史等传习班将在茂县中国古羌城举行,羌族传统技艺活态展以及羌族歌舞展演也将分别于17日、18日在古羌城现场献艺。此外,大型羌族歌舞剧《羌魂》也将在18日晚演出。18日至20日,阿坝、绵阳等地的羌族同胞还将在各自的县城及村寨举行精彩纷呈的羌年庆祝活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