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小金县“牛倌”徐华普:摸索7年 独创牦牛标准化养殖术

2018-11-01 06:53:06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

现在徐华普专门致力于牦牛标准化养殖。

这两天,徐华普刚从浙江回到阿坝州小金县。在绍兴市举办的一场展览上,他带去了4头牦牛,现场宰杀销售,让当地人大开眼界。从事牦牛养殖十余年,徐华普摸索出了一套科学养殖方法,并带动全县养殖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如今,他也成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典型。

独创“4218”模式

牦牛在低海拔地区能吃能长

今年33岁的徐华普,是个牦牛养殖“老手”。从小他就跟随父母放牧牦牛,初中毕业后成了全职“牛倌”。

2007年,有感于传统放养牦牛弊端太多,徐华普决心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标准化养殖方法。

牦牛是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动物,怎样在低海拔地区圈养?徐华普开始了探索。

从2007年到2014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吃住在牧场。“最困难的时候,不晓得流过多少泪水。”徐华普说,最缺钱时,自己积攒的钱亏完了,还向亲戚朋友借了30多万元,才渡过难关。

7年的淬炼,让他在即将30岁时,终于摸索出了一套系统而科学的牦牛养殖方法。他将这套区别于传统放养模式的养殖方法,称之为“4218”养殖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将牧区天然草原放牧生长到4岁左右、体重达200公斤左右的牦牛,转移到农区进行100天左右饲养,体重增加80公斤左右后出栏销售。”徐华普说,期间还会用中草药给牦牛调理身体,驱虫健胃。通过这一养殖方法,让牦牛在低海拔地区能吃能长。

成立专业合作社

以代养寄养带动贫困户增收

2014年5月,徐华普带领牧民成立了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两年后,又注册成立了新桥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致力于牦牛标准化养殖。

徐华普自己致富了,他又想帮助高原藏区不少贫困牧民。具体办法是,他以12元/斤的价格将小牦牛卖给贫困户,饲养100天后,贫困户再把牦牛卖给他,增重部分按13元/斤回收。“一般来说,牦牛100天可以增重70-80公斤,贫困户能净赚600元左右。”

而对于家有牦牛但缺少饲料、技术的贫困户,可以“寄养”方式,交给徐华普管理。经过标准化养殖,贫困户的牦牛长得更快,每头牛可以多卖400元。而他收购牧草、秸秆等,也给农户带来了收益。仅回收牧草,就给220户贫困户带来39万元的收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董兴生 王攀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