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明常温储运方法 脐带血储运将变得更简单

2017-05-17 14:19:2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彭焘

根据纽约血液中心的数据统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已经用于80多种疾病的治疗。正因如此,截止2014年底全球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储存数量已超过483万份。

以往,为了保障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生物活性,会将它装进-196℃的深低温液氮罐进行运输,设备要求高,流程较繁琐。今年5月初,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徐仁和科研团队发明了一项新专利技术,能令干细胞在常温下可储存7天以上而不失生物活性,不再依赖费用高昂的冷冻保温设备和繁琐的冻存手续,开启了干细胞常温储运的新篇章。

这项题为“人干细胞聚集成球可在常温下长时间储存和运输”的研究发现透过悬滴法或其它方法制备人间充质干细胞球,可增强细胞活性。即使没有氧气供应,这些细胞球在封闭并充满常规培养基的存储管内,常温下可保存长达11天,细胞存活率达90%以上。此法普遍适用于各种来源的干细胞。

目前,干细胞的培养环境和保存方式要求甚高,如长时间(24至48小时以上)暴露在不宜的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下,细胞会逐渐失去功能和活性;长途运输主要采用冷冻运输,但成本高昂,动辄可达数百甚至上千美元;而短途运输可以细胞悬浮或贴壁培养进行,但携带的细胞数量有限,且细胞活性在48小时后均显著下降。澳门大学的新技术将打破上述传统细胞运输的局限,只需数美元的普通试管和培养基便可储存及携带任何可聚集成球的干细胞和非干细胞,适用温度范围为10℃到37℃之间。

截至2015年,全世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临床移植数量已超过40000例,随着使用的日益频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储运行程也变得十分密集。在我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奔赴大江南北救治患者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这项新技术有望彻底改变存储和运输细胞的方式,有利于推进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据悉,这项研究得到著名干细胞专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程临钊,斯德尔研究所研究员李凌衡和北京大学教授邓宏魁的高度评价并已申请了专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