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锡智:为民铺就幸福路

2019-08-30 14:07:04来源:四川科技报编辑:彭焘

应锡智察看柑橘长势

应锡智与村“两委”干部规划产业发展

应锡智与贫困户谈心交流

8日24日,烈日当空。记者跟随简阳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应锡智走进简阳市新星乡桐麻岭村,只见平坦蜿蜒的水泥公路旁格桑花开得正旺,满山遍地绿油油的桃树、柑橘树长势喜人,不远处一些村民正在地里忙绿着。看到应锡智村民们纷纷上前打招呼,“应书记好,应书记好”叫个不停。

“应书记来了后,村里修了水泥公路、建了果园,我们也住上了新房子,真要感谢应书记哦!”

……

时间回到2015年8月,全国脱贫攻坚大幕徐徐拉开,建档立卡贫困村迎来了首批扶贫第一书记。应锡智带着重任赴桐麻岭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半个月后,他便走遍了桐麻岭村10个社,面对全村路不通、水不够、地贫瘠、产业弱的现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桐麻岭村的扶贫之路该怎么走?经过一番思索后,他暗暗下定决心,越是困难,越要想尽办法改变落后面貌,用实干铺就脱贫致富路。

倾情融入 实施精准帮扶

“有些村民,家里条件多好的,却是贫困户,这简直是乱整。”初到桐麻岭村时,应锡智在走访中发现,全村贫困户体量大,且存在识别不精准的情况,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于是,他主动牵头,指导村“两委”按政策对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进行核减,坚决抵制村社干部优亲厚友情况。“按照精准识别要求,全村贫困户数锐减了近一半,群众的异议也平息了。”应锡智说,群众没异议了,但被核减掉的贫困户怨气却很大,纷纷责备他。面对他们的责骂,应锡智很淡然地说:“按政策办事,公平公正,问心无愧,相信他们以后会理解的。”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每一户贫困户都顺利脱贫致富。”村“两委”会上,应锡智与村干部达成了共识。全村贫困户致贫原因不一、家庭情况不同,围绕“一超六有”标准,只有因户施策、对症下药,才能确保完成脱贫目标。在应锡智的努力下,桐麻岭村争取到成都市饲料工业协会支持,为30户自愿养猪的贫困户发放仔猪60头;为24户贫困户争取到每户2000元的成都市武侯区因病因残救助金;为5户贫困户争取到公益性岗位,每月实现500元固定收入;积极提供产业发展周转金和小额信贷支持,帮助3户贫困户发展肉兔养殖、5户发展大耳羊养殖;为13户无劳动力贫困户办理了低保;为10户因干旱缺水的贫困户打机井,解决吃水难问题……

“居有其所,是贫困户最关心的问题。”对摸排出的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应锡智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简阳市级住房改造政策,跑项目、选点位、谈征地、搞协调,实施了16户50人的安居工程建设,9户C级危房全面修缮,5户D级危房改建,15户住房补漏,切实解决了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2017年底搬进新房时,贫困户张孝礼紧紧握住应锡智的手,一个劲儿的道谢,久久不愿松开。

三年的驻村帮扶,应锡智对每户贫困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贫困户们也真正把“应书记”当作亲人。

科学谋划 铺就发展基础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桐麻岭村曾经的真实写照。全村各社成树杈状分布,有7个社之间都没有联通路,除村道和4个社为水泥路外,其余道路均为土路,修建水泥路成为村民最大的心愿。为此,应锡智倾尽全力,从最初的路线设计、村民议事商定、路线上报勘定放线,到现场施工监督、占地矛盾协调等环节,他一个不落全程参与,就为确保村社道路能规划好、建设好。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桐麻岭村扩建水泥路6公里,新建水泥路11.6公里,实现水泥路社社联通,“下雨天车开不进,到各社要走回头路”的情况成为了历史。

农业基础薄弱,也是制约桐麻岭村发展的一个瓶颈。为改变靠天吃饭的面貌,应锡智带领村“两委”逐社调研,爬坡上坎科学规划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全村1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田块和二台土以下土块全覆盖整治,配套渠系建设完毕,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基础形成;争取武侯区支持,对全村15口堰塘和2条石河堰清淤整治,增强了蓄水保水能力;合理规划利用财政扶贫资金,各社新建1口灌溉机井和3口蓄水池,提高了抗旱保收能力,全村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得以铺就。

电压低、用电难,也是村民普遍反映的问题。应锡智积极向帮扶单位汇报,争取到简阳市电力公司到村调研,优先将桐麻岭村列入低压电整村改造项目,2017年底全面完成建设,电压低、用电难问题彻底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和产业发展用电有了坚实保障。

发展产业 推动富民强村

发展致富产业是脱贫的关键。面对全村以传统农业为主,种植收益低的困境,针对村内坡地多的实际,应锡智多方走访,请来农业专家把脉,确定把发展水蜜桃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第一步。通过组织村民外出参观考察、议事会决议等程序后,成功引入简阳龙头企业——四川天保果业公司合作发展“晚白桃”,由公司负责种苗、技术和产品回收销售,2017年初全村种植晚白桃600亩,明年即将开始挂果,产业转型和致富增收指日可待。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锡智也充分认识到龙头公司在发展农业产业方面无可比拟的作用。2017年5月,在武侯区的推介下,桐麻岭村成功引进四川腾达投资有限公司到村建设1100亩稼荷(简阳)现代循环农业科创基地项目。10月项目进场后,每天用工量达50人以上,到年底短短的3个月,村民在基地的劳务收入就达了7万余元。2018年初,桐麻岭村又成功引进两户业主,流转400余亩土地分别种植柑橘和砂糖橘,桐麻岭村正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农业观光旅游方向转变。

为扩大规模,发展壮大全村产业,应锡智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别到社开坝坝会,给老百姓分析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对一些思想保守的村民,以“三顾茅庐”的工作作风终于做通了工作,鼓励大家流转土地。现在,村民看到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气象,纷纷积极谋划下步发展计划,由“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

不忘初心 筑牢坚强堡垒

桐麻岭村原村“两委”班子老化,一直是制约全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应锡智深刻认识到,有一个好班子是脱贫攻坚事业成功的关键。2017年1月,应锡智当选为桐麻岭村党支部书记,并搭建了一个学历高且平均年龄只有34岁的党支部班子;进行村委换届,培养并推选一名有能力的年轻同志担任村主任,村“两委”班子成功搭建。同时,他带领村“两委”成员逐社召开社员大会,公开推选社长和村民代表(议事会成员),一批负责任、群众信任的社长和村民代表被选出,为桐麻岭村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第一书记兼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外来户”,应锡智深知要取得班子支持、群众信任十分不易,必须身先士卒。为此,他规范了村“两委”班子运行,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明确了班子成员职责分工。在具体工作中,抓好统筹协调,每天在村工作10余个小时,坚持每天到村推进项目、监督检查、现场解决群众诉求困难。在修建社道时,桐麻岭村6社村民卿文金要求社道建设挨着其房屋的边坡要硬化,但设计中没有此项,故而施工方不同意,致其阻挠施工。“接到此反映后,我立即到现场查看、了解情况,并向施工方协调,经过前后4次沟通,达成了双方一致认可的解决方案,问题迎刃而解。”应锡智说。在2017年,就类似的矛盾诉求,应锡智协调处理了35起,处理结果也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有事就找我们的应书记”时常挂在老百姓口头。很多村民都直言不讳地说,“应书记,你是真正为我们办事的干部,要一直当我们村的书记哈!”

为发挥村民议事会作用,应锡智坚持村“两委”工作议事会通报制度,村内重大事项和涉及人财物的事项均由议事会讨论通过,严格做好“三务”公开,全村工作在一个透明的环境中受到村民监督,村民有了更多知情权,了解了全村大事和运行情况,也就有了更多建议意见。同时,应锡智善于利用议事会加强村民教育引导,制定了桐麻岭村村规民约“八要八不要”,村风文明的氛围进一步形成,桐麻岭村曾经“棒客村”的恶名一去不复返。

在应锡智的带领和感召下,村“两委”班子及社长一改原有的软弱涣散作风,纷纷主动作为,积极为老百姓办事,群众对班子认可度迅速提升。2017年桐麻岭村在全乡8个村的年度考核中,由上年度的末尾成功升至第三位,并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应锡智也因出色的表现,2016年、2017年连续被表彰为简阳市“优秀第一书记”。2018年7月,他完成驻村帮扶工作,回到了简阳市科协。临走时村民们纷纷挽留,对他万分不舍。

“在桐麻岭村的三年间,我用真心实干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所有的付出都值!”应锡智满含深情地说。

(本报记者 张跃明)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