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新添一条电力动脉 将为13.5万人提供双电源供电

2020-06-25 23:26:4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林霜

四川在线消息(文惊涛 姚兴望 记者 钟帆)初夏,在凉山州木里藏区腹地的固增苗族乡海拔3000多米的巴拉耶山峰上,基基铁塔拔地而起,将条条银线串珠成链,在高原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110千伏木里固增输变电工程线路全长93.5千米,分布着238基铁塔,总投资1.8亿元。该工程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2020年“三区三州”电网建设项目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建成后将为木里藏族自治县9.042万平方千米的13.5万人提供双电源供电,助力木里藏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5月16日13时10分,110千伏固增变电站所有设备投运成功,标志着1000多名建设者历时322天拼出来的110千伏木里固增输变电工程结束。自此,110千伏固增变电站开始使用崭新的电网调度命名“110千伏四合变电站”肩负起为木里藏区提供可靠电能的任务。目前该工程设备已正式移交给运维单位。

齐心协力奋战雨林,争分夺秒开展建设

业主项目部的负责人何雨峰,来自凉山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自从2019年3月派到110千伏木里固增输变电工程现场,浑身被虫子咬的红疙瘩直到投运这天都没有消退。

木里固增输变电工程93.5千米线路大多位于80多年前奥地利植物学家洛克穿越木里寻找“香格里拉”的探险之路上。在这个被探险家们视为乐园的地方,何雨峰和伙伴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2019年6月,工程正式开工仅一个月,建设者们就迎来了第一个考验——木里的雨季来了。眼看着雨一刻不停地下,26岁的何雨峰心急如焚,在等了一周后坐不住了。他紧急召集施工各标段的负责人,想办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减少雨季对施工进度的影响。2019年7月至9月,满足施工条件的日子不到20天。这群人靠着“在雨缝中突围”的干劲,一看见雨停了就赶上山去施工。如果中途下雨,只要不是暴雨,大家穿上雨衣继续干。不下雨的日子,大家就不分白昼地施工。土方含水量大,建设者们就晴天把土方翻出来晒,晒干了再回填回去。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不能让雨季把工期耽搁了。

“离乔瓦镇30多公里有个叫蚂蝗沟的地方,一下雨到处都是蚂蝗。运材料的马到了那里,就算打它都不肯前进一步!”何雨峰记得,开挖基坑时,藏区的山上很难找到土,许多塔基要在坚硬的岩石上打基坑,建设者用上专门对付岩石的水磨电转也收效甚微。木里林区不允许爆破作业,一个五、六米深的基坑一天只能挖50厘米。建设者日夜奋战,用了三个月硬是把238基铁塔的所有基坑磨了出来。有的施工人员因为手持电转作业的时间太长,吃饭的时候手抖得夹不住菜。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工程建设从安全防控为主变为安全、防疫两手抓,原定于2月9日的春节后复工推迟到了3月6日。眼看着工期被耽误,何雨峰再一次心急如焚。

复工后,变电站建设进入后期安装阶段。来自不同省份的设备厂家等协作单位纷纷派人赶到建设现场,项目部人员每天为一线施工人员测温、检查身体状况,做好施工人员住宿和工作场所的消毒等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在项目部的统筹安排下合理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争分夺秒开展工程建设。

环境艰难建成电网,脱贫攻坚再添保障

“我们运维人员每顿饭必须吃得很饱。因为这里的变电站都相隔太远,吃了这顿饭,下一顿什么时候能吃上根本不知道。”5月15深夜23时57分,凉山供电公司运维五班的班长景凉军带着3位班员在木里县城郊的110千伏乔瓦变电站完成了对110千伏乔合线的合闸充电操作。

沿着省道227的147千米外,是乔合线的另一头110千伏四合变电站,那里也有运维班的另外8名队员在蹲守,他们下午2点过在一起吃过午饭后就分头各奔目的地。

变电站和线路成功投运,100千伏固增输变电工程就正式移交到了运维人员的手里,这2个多小时的车程,对景凉军他们就是以后工作的日常,而对何雨峰这群建设者,这段山路上留下的是惊心动魄的记忆。

由于地质脆弱、生态原始,连绵上百千米的工程建设战线上,随时都有发生塌方、落石的危险。去年10月,何雨峰与同事途经一处垮方路段,路旁岩壁上掉下的岩石占据了一大半道路。何雨峰乘坐的车跟在一辆当地的拖拉机后面正小心翼翼地准备快速通过,不料拖拉机的一个车轮被卡住了。乱石之中,进退两难,何雨峰一边紧张地盯着还在掉落的小石头,一边祈祷着拖拉机能尽快开动。最后他们终于平安驶出了危险路段。

“你看,这个塔基所处位置是悬崖,上去施工得攀岩,没有好身手不允许去”何雨峰的手机里保存着一张张令他印象深的施工场景。虽然是有些艰难,建设者们都清楚,这建的是一张民生之网,关乎着整个木里藏区的经济发展和灾害应急防控。

“田所长,你看我这申请安装三相动力电,30个千瓦够用不?”5月16日,在利念村村长徐永海家中,附近变电站建成投运的好消息让这个40岁的男人脸上笑开了花儿。抱着“经济作物与畜牧养殖”“两手抓”的想法,徐永海打算今年在村中带头开展黄牛养殖,养殖黄牛与村里之前种植的花椒和核桃不同,打草机、磨面机、牛圈照明、取暖……处处少不了“电”的帮忙。

四处考察了好几种牛,徐永海一直没有下决心,听说要建又一条电力大动脉,他终于行动起来,建起了一个能养近30头黄牛的牛圈。看着眼前已经初具规模的牛圈,来自木里县供电公司瓦厂供电所的田小平开始手把手地指导徐永海规划负荷容量。

(图片由国网乐山供电公司、国网凉山供电公司提供 摄/曾林)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