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万象城13周年庆:持续以艺术为笔 绘就城市生活新图景

2025-05-22 21:14:0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曹湲 王青山


文/泽宇 图片由成都万象城提供

近日,夜幕降临后的成都万象城·中心广场,由7大艺术场景组成的MIXCLAND乐园被闪闪星光次第点亮,市民和游客在这里沉浸式畅玩,现场嬉笑声不断……

在这座城市商业地标中,一座“尽兴乐园”让来宾“看见自己—允许发生—解除束缚—重返天真”,尝鲜“买买买”之外的艺术对话。


这是成都万象城13周年庆之际携手英国装置艺术家马特·霍普,以艺术为笔,在商业空间中绘就的一座复合型乐园,为公众呈献空间运营革新的创新体验,持续探索城市公共空间的无限可能,结合多元的激发消费活力之举,助力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尽兴”构建都市中的“乌托邦”


“这里没有高墙,没有标准答案,更像是一个无限可能的空间。”马特·霍普说,“我们想打造的不仅是无忧无虑的复合型乐园,更是水泥都市中的‘乌托邦’,是与日常琐事说再见的⼀种方式。”


MIXCLAND乐园是马特·霍普特别为成都、为万象城打造的乐园,愿来到乐园的大家,放下被社会所定的“成人”身份,重拾对生活的感知力。


近年来,“像成都人那样生活”成为多个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无数人被成都生活方式所感染。马特·霍普同样颇有感触,为成都定制创作了7个充满趣味和反差的IP形象,组成“尽兴天团”,展现成都和成都人独有的乐观精神——“尽兴生活每一天”,邀请所有人沉浸于乐园经历一次“现实剥离—释放压力—自我疗愈—尽兴而归”的情绪闭环。除装置外,更引入4大“反成熟”乐园联名快闪,涵盖吃、喝、玩、乐四类生活业态。


解码“第三空间”新潮流


以13周年庆为契机,成都万象城通过空间运营革新、艺术事件共创以及城市生活重构,向公众交出一份关于“自在生长,大于想象”的进阶答卷。

回眸“自在生长”历程,是对成都万象城与成都发展同频共振的见证。

从2005年选址布局城东,到2012年一期开业、2020年二期开业,成都万象城总体量达到约32万平方米,以特有的围合式广场优势,打造成都主城区一个融合自然、城市功能与公共生活为一体的全新现代多元化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展现成都在地文化、容纳公众生活日常,为城市与居民创造多元体验和情绪价值的公共生活目的地。


2020年,在世界各地创作了众多LED装置作品的艺术家朱利安·奥培,运用强有力的视觉装置,在成都万象城落地其于西南的首个作品,探索成都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融合。

2023年,经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建筑事务所改造的中心广场,为成都万象城打造“城市封面级”景观作品,奠定了成都万象城利用中心广场在空间运营上作为核心驱动力的基础,打造商业群落,持续为城市带来新的惊喜。


2023年至今,成都万象城充分挖掘场域价值,塑造空间品牌标签,提升空间与品牌活动融合度,增强公众与空间互动感。2024年中秋、国庆期间,“失重派对 登月狂欢”系列活动联动场景氛围、品牌快闪、市集活动,以太空主题为故事线创造梦幻氛围;年末,与艺术家鱼山饭宽合作呈现的“万园”,为市民带来融合了中式美学的立体艺术街区,充满惬意与趣味。


成都万象城持续突破传统消费场所定义,演化为承载市民高频生活轨迹的“第三空间”,并不断通过空间与各类商业业态联动,发展空间与全域业态结合,持续转化空间价值。

向高频公共生活容器蜕变


在融入成都“巴适生活”的底色中持续探索,成都万象城将空间化作“画卷”,将运营作为实施艺术手法的“笔”,持续打造由“空间场景”“品牌组合”“内容运营”共同组成的“大于想象的事件发生地”,助推场内流量逐年攀升。


当购物中心成为最高频的公共生活容器之一,其价值重构必然考虑超越商品交易的维度。今年4月,成都万象城在B馆中焕新呈献“S-Block运动潮聚场”,携手20余个高阶运动品牌登场,并结合打造“Awake Now运动季”系列活动——持续强化“空间内容化、艺术日常化、体验仪式化”的购物中心新型场域关系,实现从交易容器向精神生活容器的本质蜕变。


眼下,为期8天的“13周年庆典大促”正在进行。5月24日—25日,“全场低至5折”“每满1000元返200元通用券叠20倍万象星”等促销活动将精彩上演,不容错过。

(推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