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东西部扶贫协作 缙云与南江“联姻”将致富产业引进来

2020-09-24 15:47:1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曾沧海朱荣杰

  巴中频道 朱荣杰

  “这是一门好手艺,是个挣钱的好路子!”近日,浙川东西部缙云-南江2020年第4期“缙云烧饼”技能培训班开课,南江县八庙镇肖家观村3社的村民张海艳第三次来参加培训。

  通过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缙云县把“缙云烧饼”制作、茭白产销等技术带到了巴中市南江县。截至目前,直接带动南江32800多人受益,其中贫困户15616人增收,户均增收2800多元。

  “缙云烧饼”让贫困群众掌握致富门路

  “缙云烧饼”是浙江省缙云县传统小吃,是当地的品牌致富产业。2019年6月,缙云县围绕“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把“缙云烧饼”富民产业引入南江县。

  同年6月18日,南江县组织多名群众前往缙云县学习“缙云烧饼”制作技术,张海艳正是其中之一。通过3天集中学习,张海艳很快掌握了这门技术。

  三天后,南江县红光镇举行2019年杨梅采摘节,人潮攒动。师傅现场指导“缙云烧饼”制作技术,“甜的卖3元一个,肉的卖5元一个,当天就卖了600多个。”当天,张海艳粗算了一下师傅一天的收入,觉得经营“缙云烧饼”很有前途。

  于是,十天不到,张海艳在南江县沙河镇洛坪街道的“缙云烧饼”铺子开张了,面积约50平米的小店,开业仅5天,收入就达到了8000余元。曾经因家中老人生病致贫的她,开启创业之路,“现在哪儿有节庆,我就到哪儿去卖烧饼。”

  2019年情景剧《梦境光雾山》推介期间,张海艳在光雾山景区1天销售最多能达到1000多个饼,“7天销售额就有3万多。”

  截至目前,参加南江县“缙云烧饼”培训的贫困群众共182人,学员学成后先后在成都市、巴中市、南江县城、沙河镇、长赤镇等地成功开店创业。

  “缙云烧饼”技能技术培训,仅仅是缙云县与南江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成功案例之一。

  “南江美人茭”让一方百姓发家致富

  采茭、收茭、选茭、运茭......

  9月初,巴中市南江县红光镇柏山村(原茨竹村)220余亩茭白产业园喜获丰收。每天,这里都有5000多斤茭白被收割然后交易。

  “今年能产值70万余斤,收入150万余元。”产业园业主马明算了一笔账,按40%的利润算:今年他能净赚60万余元。

  红光镇柏山村是传统的农耕村落,村民祖辈种植传统水稻收益很低,部分烂泥田连水稻也种不了成了撂荒地。

  2018年4月6日,素有“茭白之乡”之称的缙云开展“千里送茭苗”活动将茭白引进南江。

  “我们那儿的环境适合种植茭白。”马明告诉记者,时任茨竹村主任(现柏山村副主任)的他,在去缙云县培训学习时,被当地茭白产业所吸引,从种植到采茭,再到市场销售,他都认认真真记在心上。

  回到四川后,马明就第一时间带领村两委干部到成都、西安、遂宁、巴中等周边蔬菜批发市场考察调研,在市场上看到茭白销售后,他就暗暗下决心,决定引入缙云茭白产业,先试种再整村推进。

  2018年,茨竹村的茭白种植喜获丰收,挣了10多万。2019年,茨竹村种植茭白300余亩,年产130万余斤,实现收入260余万元。

  2020年,南江县发展茭白近3000亩,分布在6个乡镇,三年来累计发展茭白5100亩,带动8600多贫困群众增收受益。

  目前,南江县打造的“南江美人茭”品牌,除了在巴中市周边城市销售外,还销往成都、西安、重庆、上海等地。

  南江县委常委、副县长汤碧荣介绍,将“缙云烧饼”引进到南江,通过全免培训传技能、全程跟踪优服务、全面宣传助推广、全面激发强动力,多措并举,授人以渔,激发“源头活水”,切实让南江的群众分享了缙云烧饼富民产业的红利。

  自缙云县与南江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两地坚持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创新打造了千亩“茭海”“梅海”“竹海”“花海”,形成“水种茭、旱种竹”的立体产业扶贫模式。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