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女教师裴丽娟一家三口一起赴丹巴援藏

2015-09-28 08:21:39来源:成都晚报编辑:林霜林姝霏

比起行政工作 她更喜欢教书

这样的生活,给了裴丽娟喘息的机会。“以前我是个只知道玩的人。”裴丽娟在家中排行老三,父母与年幼的女儿有大姐帮忙照看,什么都不需要她操心。自从2006年起父母相继患病,大姐夫、表弟陆续因病去世,裴丽娟不得不“长大”,把两岁的女儿与父母接回身边照顾。在此期间,她先后在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熊猫路小学、双庆小学担任德育处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务。比起行政、迎检等工作,裴丽娟更喜欢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感觉。

当援藏的机会出现,裴丽娟立刻抓住。“我承认我自私,但这次错过,至少得再等8年。”裴丽娟眼眶微红,仰起头吸了吸鼻子,好在丈夫、女儿紧随,让她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17年前,刘云洲与裴丽娟相识、相恋于北站小学。刘云洲是学校的体育老师,裴丽娟是音乐老师,偶尔也教语文。2007年,还在成华区教育局任职的刘云洲到泸定县看望援藏队员,当地相对落后的教育条件让刘云洲暗暗发誓,有机会一定要到藏区支教。2014年,在妻子一通电话后,时任青龙街道办事处投促部部长的刘云洲当即主动请缨,申请与裴丽娟一同援藏,“只希望能够带来滴水石穿的影响。”

裴家有三姐妹,都是老师,因为母亲肾衰竭腹透已近6年,父亲患帕金森综合征多年,家中大小事基本由大姐裴安蓉拿主意。裴安蓉记得,去年6月一天,裴丽娟在电话中试探性询问,“小妈,区上有个援藏教师的名额,我想去,可是我放心不下爸妈。”语毕,电话那头传来妹妹的啜泣声。裴安蓉只提了一个问题,“父母有我照顾,可小侄女怎么办?”

裴丽娟回应,会带着女儿一起进藏区,她希望这两年能跟女儿共同经历,让刘馨雨有机会更多地了解藏区,了解藏族。

考虑到女孩成长需要父母陪伴,本不同意的裴安蓉松了口,并帮着妹妹游说父母。刘馨雨倒是豁达得多,“爸妈去哪我就去哪。”她书包一背,就跟着父母进了藏区。“要到丹巴,需要先走一段高速公路,然后经过映秀到卧龙的一段20公里的碎石路,即使开好的越野车都会抖得很凶,之后还要爬山路,翻过海拔4800米的巴郎山,经过小金县,才能到丹巴,需要将近一天时间。”刘馨雨双手在空中比划着,一年来她数次跟随父母往返于成都、丹巴之间,行车线路早已烂熟于心。

很不张扬 她就把一堂课上得很精彩

初到丹巴,裴丽娟在位于步行街上的丹巴县城区小学任副校长,分管学校德育和“网管中心”工作,同时也是二、三年级学生的音乐老师。女儿刘馨雨进入该校五年级继续学习,丈夫刘云洲则在当地组织部挂职副部长。

城区小学是当地条件最好的学校,共有18个班、1037名学生、59名老师,使用北师大版教材与成都市实验小学的课件教案。学校配有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硬件设施的现代化程度甚至超过了很多内地学校。但上课时,老师还停留在将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的阶段,上课氛围严肃,学生端坐,师生几乎不会互动。学校主抓语、数、英等科目,有一名音乐老师,不会弹钢琴,孩子们从没学过节奏、音高等乐理知识,只是张嘴跟着老师唱,计算机老师招了两年都没招到。

裴丽娟的第一堂音乐课,着黑白的格子衬衫、牛仔裤、运动鞋,过肩的长发随意地束在脑后,“我是裴老师。” 一句简单的自我介绍,一脸笑意,声音轻柔。见孩子们将双手拘谨地叠放在课桌上,她就站到孩子们中间,用孩子们向老师问好的节奏,与自己说话的节奏做对比,打拍子,演示何谓“节奏”。用逐级的楼梯比喻音高,将陌生的乐理知识第一次带到孩子身边。她搜集破铜烂铁,教孩子们打击乐,一节音乐课上得叮叮咚咚。

“裴老师能够很不张扬地把一堂课上得很精彩。”三年级三班班主任杨晓丽说。为了调动学生的气氛,杨晓丽会扯起嗓门,让自己的情绪尽量亢奋,张牙舞爪,但学生仍旧拘谨地坐在座位上。杨晓丽旁听过一节裴丽娟的课,刷新了她长达17年的教育观,随后,她就常把裴丽娟在音乐课上的教学方法搬到语文课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外,裴丽娟尽量多地和当地老师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尽力改变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每逢周六,她便和丈夫、女儿一起,乘坐驶向深山的绿色乡村小巴,到周边村小送教。蒲角顶山脚下,只有一只脚宽的山路,需要步行上山。下过雨,泥浆踩起来有些湿滑,云母矿颗粒在泥土里闪闪发光。攀爬约40分钟后,一家人抵达山顶的蒲角顶小学。裴丽娟给四年级学生上音乐课,并把从朋友处“搜刮”来的《儿童文学》送给孩子们当礼物;刘云洲教体育,送上10几个朋友“赞助”的足球;刘馨雨则根据事先做好的PPT,与同学们分享自然小故事,讲蝴蝶的蜕变。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