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大一“数分”挂科 现在准备考研
高中一直学文科的魏晓音考入财大后,进了经济学基地班。在这个专业中,魏晓音需要迎战《数学分析》,这是比“高数”更难的学科,大一她挂科了。
“有挂科的情况出现,就不能保研。”魏晓音是个善于自我宽解的小孩,她说:“保研只能保本专业,我自己考是再次选择的机会。”她反复强调,自己不是“天才少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在经济学基地班这样学霸如云之地,这个17岁的小姑娘谦称自己为“学渣”。她分析自己当年高考成绩上的优势:“我靠语文和文综提分,但上大学后读了理科专业,所以我的优势无法体现。”
由于父母都是中文老师,耳濡目染的魏晓音也喜欢文学,最初她想学中文专业,但“爸妈觉得学中文不好找工作”,学经济的就业情况比较“靠谱”。在妈妈的要求下,魏晓音改了志愿。4年后,魏晓音说,妈妈最后悔的就是帮她选专业这件事。魏晓音正在准备考研,与4年前不同,魏晓音不再想报考中文类专业,她想要选择一个财经类,但是科目稍微简单一些的。
4年前,成都商报曾经采访报道了这个7岁读初中、13岁读财大的女孩,当年的小姑娘将于今年结束本科4年的大学时光,但是她告诉记者“13岁”的标签,曾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带了很大困扰。为不影响她的生活,本文均使用化名
校园外 少年求职路
用人单位看到年龄会提升关注度
魏晓音大二时,进入一家银行实习。负责招募实习生的银行职员看到她简历上的年龄,“会有‘哇’一下的感觉,对我个人的关注度明显提升。”魏晓音笑着说。
当时和她一起实习的是一个研究生姐姐,工作流程熟悉以后,她发现别人能做的自己也都可以完成,工作的环境也能够快速适应。
但年龄在找工作的时候,对于她来说并没有体现出优势。
今年4月,魏晓音以笔试第一的成绩进入某银行的面试名单。HR在面试时也对这个小姑娘青眼相加,但因为年龄不满18岁,虽然HR向总行极力推荐,最终魏晓音还是没能获得这份工作。“我去应聘时,曾有人很真诚地询问我,年龄这么小就要出来工作,是否是家庭经济窘迫。”魏晓音笑着连连摆手,“真的没有啊,我就是想早点和大家一起愉快地‘搬砖’。”
虽然求职受挫,但魏晓音认为,少年读大学的经历带给了她更多的时间。“人们常常说,女娃娃读研出来25、读博出来28,还没毕业就面临婚恋问题。对于我来说,这些问题就不存在。或许这是最明显的好处。”本科4年,魏晓音并未恋爱,她说自己曾被男孩仰慕,但得知她的岁数那么小后,男孩知难而退。“并不遗憾。”魏晓音摇摇头,“年龄不够,妈妈和老师也不准啊,但是读研以后应该就可以谈个恋爱了。”
感悟
魏晓音:常常看到一些少年就读大学的报道,一方面感叹他们是“神人、天才”,觉得很厉害。但另一方面也会希望,这些“天才少年”成长过程中“智商”和“情商”都要跟得上。情商跟上,与人交往才不会出现问题;智商跟上,成绩才能保持与“天才少年”相符的特征。这样的成长经历,会比他人压力更大。长大后过普通人的生活,也很容易被别人形容为“伤仲永”,我如果有了小孩,我希望他不要跳级,能度过一个普通学生岁月。
成都商报记者 梁梁
实习生 王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