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男孩留了1年多长发,不为时髦只为制一把可用20年的漆刷

2017-05-24 15:21:11来源:成都商报编辑:彭焘

手里磨着漆器

心里磨着性子

23日下午,在漆器厂二楼楼道上见到吴劲松,他正在用砂纸打磨十数个葫芦。“表层有釉,需要打磨粗糙,才能吸附好漆。”而在室外打磨,是因为室内操作间有漆,沾不得半点粉尘。“漆很光滑,干了之后杂质就很明显。”

漆器的内胎是木头,经过成型打磨后,揉入生漆,表层裱白布,经历粗灰、中灰、细灰三次做灰,每一次做灰后都需要仔细打磨,然后是上漆,底漆、中漆后,装饰部会对半成品进行精描装饰,上最后一道漆,打磨,推光。不起眼的木头,华丽变身成沉稳大气花瓶、餐盒,或精致秀巧的茶杯、棋盒。

最耐性子的是等待。从漆树上刮下来的生漆,加入矿物质后变成黑漆,仍然保留着大自然桀骜的秉性。“拿调漆来说,你想要什么颜色,会受到温度、湿度的影响,这个太难控制了。”常常因为一场夜雨,原本控制得很好的阴干条件发生波动,功亏一篑,只得铲掉重来。让人“无力”的是,不同的漆树都有不同的“性格”,有时候泛油不干的漆找不出任何原因,“比如说,两个同一排、同等条件下阴干的东西,一个干了另一个就是不干。”正是这些不可控因素,让吴劲松觉得,这就是传统工艺的魅力,全靠经验,让不可控尽量可控,这也让他觉悟,要学会尊重自然规律。

“一次上漆,必须要三四天才能干得了,你没有办法,就得等,出了问题重新来,还是要等。”吴劲松的微信朋友圈里,“不接急活!”被声嘶力竭地发了三次。 一个四神兽围棋盒,吴劲松已经做了大半年,终于要收尾了。“因为上的是透明漆,刚上的时候是黑的,越干越透明,才能刷下一次漆。”坐在老厂房里,周围的一切都还保留着当时的印记,也许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吴劲松慢慢地觉得,自己的性子也静了下来。

在朋友眼里,吴劲松是一个“老气”的人。下班后,会喜欢参加交友平台的同城活动,电影会、读书会或是讲座。“本身我们的工作就是小众的,参加活动能认识更多的人吧。”

90后传承千年漆艺

14个技术工人 6个是90后

刚开始,吴劲松需要向朋友们解释自己的工作。“我在做什么、做的是什么、我要做什么?”这三个问题,吴劲松足足解释了半年。让他开心的是,从一开始的不了解,到不少朋友主动要来参观。“我很愿意花时间让他们明白,漆器是什么。”

由于多种原因,漆器,这个古老的手工艺越来越远离现代人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徘徊在生死存亡间。如今认识、了解和热爱漆器的,多是年长和具有经济基础的一代人。

年轻人对漆器的认识,这两年热度才刚刚起来。成都漆器工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总监李杨平告诉成都商报记者,2014年,漆器厂改制后,才首次招聘了一批年轻人,很担心他们会因为工资待遇、漫长的学徒期而留不住,现在,虽然不能说独当一面,但这批年轻员工,正在初出茅庐。“他们正在学会去掌握、驾驭大漆的天性。”而信息时代,有创意、敢创意的年轻人更擅长新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现在,厂里有14个一线技术工人,出生于1990年后的漆工和装饰工一共有6个,年龄最小的严超今年才21岁。

未来是年轻人的。作为厂里少有的完整地学习了漆器从制作到销售流程的员工,吴劲松认真地想过,要吸引年轻人对漆器的关注,就要尝试改变,年轻人更偏爱简洁、软萌的造型,符合现代的审美观,同时,也要符合当代人的使用习惯,“比如说家里装修是现代简约风,摆一个中规中矩的漆器摆件,合不合适?”

吴劲松清楚地记得,去年9月的一场车展,看到众人热情高涨地围观追捧着豪车,自己突然就红了眼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漆器什么时候也能够有这么好的平台去展示,让这么多人去热爱。吴劲松觉得,这并不矫情。“《兰亭集序》的名句曲水流觞,这个‘觞’就是漆器做的酒杯,漆器曾是中国人生活中重要的部分。”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于遵素 摄影记者 张士博

首页上一页12

    编辑推荐